①马太效应
--------------------------------------------------------------------------------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圣经·马太福音》
这一句话后来引申成为一种社会效应,叫做马太效应,意思是好的会变得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优秀的人会变得更加优秀,有钱的人会变得更加有钱,有名望的人会更加有名。在社会生活中,不乏这种实际的例子,一个演员由于偶然的原因演了一部电影,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从来带来更多的演戏的机会,带来更大的曝光率,获得更大的声誉。最佳的例子莫过于《冰与火之歌》小恶魔的扮演者彼特·丁拉基,前半生穷困潦倒,后半生因一个角色达到了一个普通演员无法企及的高度,你可以说他努力,也可以说他早已准备十来年,我最想说的是运气和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另一个名字叫积累效应,这个理论很容易运用于从过去成果中获益的人,不说别的,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阐释一下积累效应是多么的可怕,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个同学由于获得了科技竞赛的一二等奖的样子,然后学院为了捧出个典型,就把一些荣誉加到他身上,有了这么荣誉过后,就更容易获得其他的荣誉,到了最后,他因这些荣誉便成为全校杰出毕业生获得校长颁奖,然后进入一个令人羡慕的公司····这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马太效应的现实例子,很多公司也是如此。
除了人,世上的很多事物都符合这种效应,比如英语单词,随着某个单词使用频率的增加,使用频率会进一步急剧的增加,在6万个主要单词中,最常用的就几百个单词,用于日常会话的就更少了,所以现在教英语的都成精了,通过统计分析找出高频词汇让学生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更熟悉的例子莫过于互联网了,google的全球通吃,iphone占据手机市场90%的利润,淘宝的倒立着赢,让马云沉默的微信,互联网世界无时无刻不再上演着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顺着这个逻辑,你就能够看明白为何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战场总是像冤大头般肆意烧钱,美团大众点评相互烧钱、滴滴优步相互烧钱、摩拜OFO相互烧钱、似乎这个钱就像白捡的一般随便烧,因为投资者都看明白了,移动互联网是一个积累效应占主导地位的战场,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战场。所以大家都卯足劲的去成为市场上最后一个站着的人。
马太效应和积累效应貌似席卷了所有的资源,导致社会极大的不公平,那么作为个体和小人物应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需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时代,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安全的,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貌似又展现出了公平的一面。我们不断的看到大公司倒下,远有蓝巨人IBM倒下的身影,近有占据智能手机市场主导地位的HTC卖地求存,我们也看到了当年叱咤风云的ebay是如何被逆袭的,也看到了雅虎是如何从一个庞然大物被啃噬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失败者可能一直是失败者,但是胜者可能被某个凭空出来的人取代,没有人是安全的,任何人都有机会。
②长尾
--------------------------------------------------------------------------------
2004年10月,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长尾(Long Tail)理论,他告诉读者: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在于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
在互联网的音乐与歌曲、新书甚至旧书等等的销售中,尽管单项的热门制品畅销,高居营业额的前列,但是,由于仓储的无限和联邦特快的存在,使得那些看上去不太热门的制品也在创造着出乎意料的营业额,竟然成为这些新媒体销售收入的主要部分!
该理论对于个人的具体应用场景是:虽然你的技能和兴趣是一个受众非常小的领域,但是由于长尾的存在,你也会获得一大批簇拥。
在互联网之前,长尾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产品都需要一个分发渠道,小众的东西是受到渠道的歧视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相互之间连接的成本降到最低,每个人都是分发的渠道,再小众的产品通过巨大的连接网络都能够接触到足够多的人,这群人中必然会有对你感兴趣的,这就是反转点。
我们会在网上发现大量的这种例子,爱好旅游的人通过在网上分享对于旅游的感悟和建议可以积累一大批粉丝,爱好收藏的人可以通过分享收藏心得俘获一大批粉丝,就连很冷门的爱好研究蚯蚓的也能够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从而成为这个领域的大V。这在互联网时代之前是很难想象的,这便是个体崛起的最佳途径。
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随机的世界,每个人都是有机会的,有的人是误打误撞获得逆袭,有的人是看清楚了其中的规律实现了智商逆袭,但更多的人是视而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