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你在做什么,你从哪里来——谈谈萨特的人学

57你在做什么,你从哪里来——谈谈萨特的人学_第1张图片
萨特和波夫娃

57.1 你在干什么?前反思的我思

一说到了萨特,中国人并不陌生,1955年,萨特和他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来中国参观,登上中国天安门城楼,共同观看新中国成立六周年的庆典活动。

当代著名的作家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之中写到他在法国塞纳河北岸德弗罗郞咖啡馆,寻找当年萨特写作的地方,去体验萨特是怎么样的心情在咖啡馆进行工作的。

前几年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也曾经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受到萨特的影响。

在今天,很多人依然认为,萨特是二十世纪的马克思,是当代的伏尔泰和雨果,为什么萨特有这么大的名气呢?

首先,萨特是一个典型的法国知识分子,他身兼二任,既是思想家,更是斗士。

另外,他也是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重要的思想是不断以人的名义,以人的自由的名义,对现实世界提出抗议,希望还人以真实的价值,正是萨特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把人和其它东西,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萨特对自由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是这种回答是跟中国式的回答是不一样的。

前面我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提到,真正的哲学家在中国是保安。他要问中国人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那么,海德格尔非常好的回答了,人要从哪里来,他的回答是被抛这种方式,其实萨特对这三个问题,同样做出了自己系统的回答。只不过他的命题稍微有所变化。

第一,他不是问你是谁?他在问,你在干什么。

第二,你从哪里来?

第三,你往哪里去?

当然,对这三个问题最核心的回答,萨特是用自由选择进行总结。

说到自由选择,既有选择的问题,也有选择面临的障碍和困难的问题,那么最后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冲突与纠纷,怎么样去和解,萨特提出人学辩证法的解决方式。

57.1.1首先第一个问题,你是谁?你在干什么?那么这里涉及到萨特一个命题叫,前反思的我思。

一说到你在干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回答方式。

在今天这个信息的世界,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有手机,大多数人都会发短信,我们可能收到的短信之一就是在问,你在干什么?

比如说有位男生给女生,他们发短信,男生收到一个短信,女生问,你在干什么,男生说,我在看书,女生接着问,这个男生就要想一想她究竟想问他什么,她的潜台词,可能就是女生想他了。要跟他去逛大街或者什么之类的。

我们看一下警察的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当中,你在干什么,是怎么回答的?

有一天,一大早在一个早点的吃饭的地方,有一个警察拿着一根警棍,冲着一个小伙子问,你老实交待昨天晚上十一点钟,你究竟在干什么?

小伙子回答,我没有做其他什么东西,我只不过是在仓库,别人的仓库里偷偷拿了两条烟,然后碰到旁边这个胖子。

警察接着问,胖子你老实交代,昨天晚上你在干什么?

胖子说,我没有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我昨天晚上去找一个公司的老总,给他偷偷的塞了八千块钱人民币,希望他帮助我的儿子解决工作,在大街上碰到了旁边这位女士。

然后警察接着问,这位女士你老实交代昨天晚上十一点你在干什么?

女士说我其实也没干啥,我只不过是在大街上把我们家只有几个月大那个小孩呢,扔在那里希望别人能够捡走。这样我能够满足我老公的心愿,将来继续生出小孩,生一个儿子。

那么警察呢接着还想问,这时候,来了一帮护士冲上来把警察抱住,把他推到这个医院的救护车上,拉走了。

在车上警察接着问护士,说你昨天晚上在干什么,护士说,你昨天晚上从精神病院逃跑了,我们一帮人找了一晚上,到现在才把你找见。

那么,这个故事在说什么呢?

说正常的人都知道,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但是好像精神病人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么,再看一个现实版的,中国老太太的故事。

在几年前日本核辐射地震发生之后,网上很多留言说,吃盐可以防辐射,所以很多人到超市去抢购加碘盐。

记者在大街上采访一个老太太,一个老太太在那里排队,问,你在干什么,老太太说我在排队,问,你排队干什么,她说我要买东西,问,你要买什么东西,老太太说我不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呢,老太太说,我看别人都在买,都在排队,这东西肯定是急需的,所以我在这排队。

这个是说什么呢?

说很多中国人其实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中国人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跟风”这两个字。

关于你在干什么,萨特是怎么问,怎么回答的呢?

先说一下萨特的现象学哲学的特点,他和海德格尔一样,都对胡塞尔的现象学非常的赞同,但是呢,他们都认为胡塞尔把现象学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缺乏对存在、对人自身的关怀。

所以他们想把现象学往前更进推进一步,那么前面我们介绍到胡塞尔认为,整个传统哲学的缺陷是什么呢?就是缺乏不证自明的开端。所以他的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哲学的不证自明的开端。

再看海德格尔,他说,传统哲学的缺陷,是无根的存在论。

不是缺乏一个不证自明的开端,而是缺乏对存在论的最根本的认识。它是一种无根的存在论。

所以,他提出要寻找存在的根。这个根是谁呢,就是人,就是此在。所以,他提出人要做此在的看护者。

那么,我们看萨特走的道路仍然很相似,萨特说,传统哲学的缺陷,不是没有自明的开端,也不是无根的存在论,而是什么呢,传统哲学都是无根的意识论,为什么呢?

胡塞尔曾经说,他第一次区分了历史和物理现象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分。

就是历史总是关于某物的历史,当我说看的时候,我肯定指向看的对象,那么,胡塞尔接着问另外一个问题说,意识自身是如何存在的(或者说你怎么证明自己有意识)?

其用贝克莱的方式回答,我证明自己的意识很简单,“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认识到,我在意识,比如说,我说我现在意识到一棵松树,然后胡塞尔的方式是什么?就是我现在意识到一棵松树,这是证明我有意识的方式。

胡塞尔这种方式,可靠不可靠?

萨特说,胡塞尔的方式是不可靠的,是错误的,为什么呢?

他说这是以对意识的认识,证明意识自身的存在,虽然区分了对象意识和反思意识,但仍然是二元论,胡塞尔所说的意识,仍然是海市蜃楼一样不可靠。

为什么呢?就是说,我现在我知道我有意识,我意识到一棵松树,我为什么知道我有意识呢?萨特说,你这是以认识去证明存在,这是不可靠的。这仍然是二元论。

为了克服二元论,萨特跟胡塞尔,海德格尔一样,都做了现象学式的回答和努力。

在《存在与虚无》这本书当中,萨特一开始就对二元论做了一番批判,他指出三点问题。

他说传统的二元论,起码有三方面的误解。

第一,认为外在和内在是二元对立的。

因为我们一般说,要把外在理解为掩盖真正内在的东西,把内在理解为隐藏外在下的秘而不宣的东西。所以我们一般人会说,你不要被一个事物外在的假象所迷惑,要看他内在的东西,甚至中国人讲要看一个人,不要看他的外在的美,一定要看他的心灵美,这是强调内在的东西。

萨特说,这也是一种误解。他说,现象不过是自身的一种现象,“力”不是深藏在效用内部的效应,力就体现在效应上。外在跟内在根本不是对立的,外在它就是对内在的一种揭示,其实外在和内在就是合二为一,一体两面的。

第二个误解,活动和潜能的二元对立论,潜能重于活动。

一般人说,我们看一个人看一个事物,一定要看到他的潜能,不要看他当前的样子。而萨特说,实际上活动跟潜能它不是二元对立的,活动就是一切,背后不存在潜在的可能的东西。

他举个例子,他说,到底什么是艺术家,艺术家就是现实的艺术家,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现实的天才,不存在可能的艺术家,和可能的天才。你如果是,早就该显示出来了。

大家在中学里可能都学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伤仲永》,仲永在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大家都觉得他是天才,他将来极有可能仍然是一个天才,但实际上,他仅仅是在小的时候是天才,长大之后,跟一般普通人完全没有分别。

这个活动和潜能,它其实是一回事。所以,萨特说,我们更应该重视当下的活动的东西。

第三个误解,萨特接着说,现象和本质二元对立也是误解。

那我们现在经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萨特说,现象不掩盖本质,而是揭示本质。两者就是统一的。这跟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点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实际上,萨特说了这么多,是想证明什么呢?

意识的存在和对意识的反思,这二元之间如何统一起来。那么,我们意识的存在和对意识进行反思的时候,萨特说我们已经走向二元论了。那就仍然不可靠。

所以,萨特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叫,反思前的我思。或者叫前反思的我思。

近代西方第一个哲学家(又称为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他说过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这句话在萨特看来,是完全二元对立的。他认为,真正要想让意识自身和对意识的这种意识统一起来,我思故我在是不可靠的,那么在这里,他区分了三种意识。

第一种,作为活动的意识。

胡塞尔说,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个意识是指向对象的,比如说我有一个意识,指向我眼前的这个水杯子,那么这个意识它是作为活动的意识。

第二种意识是,作为对象的意识。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那么,我现在我说我意识到我面前有杯子,在我说我这个意识的时候,已经把我这个意识活动作为对象的意识。这是一种反思活动,意识把自身作为对象进行反思。那么,除此之外,萨特提出,新的一种意识的提法。

就是第三种意识,意识对自身的意识。

这就涉及到前面一开始我们问大家的那个问题。比如说,我现在问你,你在干什么?对,你在看文章。

所以萨特说,我问你,你在干什么,你回答,你在看文章,那么刚才你有没有知道自己是在看文章,有没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这种意识呢?

当你说现在我意识我刚才在看文章的时候,这已经是把你那种意识活动作为一种反思,把它作为一种对象在思考,那么,现在你说的意识,跟刚才那个意识已经是有一个差距,有一个距离在里面。

萨特接着说,为什么你知道你自己刚才在干什么?就是说你刚才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所以现在我才能够说出来,也就是说,人在意识到一种对象的时候,它同时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来探讨一下。

第一,萨特说,不能以反思来证明意识的存在。如果那样,仍然是二元论。

第二,没有对自己无知的意识,任何一种意识,都既是指向某物的意识,也同时是指向自身的意识。

第三,意识的存在与对自身的意识是一元论,但是具有两面性。

我现在意识了一个杯子,意识到杯子的时候,我同时意识到,我有这种意识活动。这种活动是同步同时,是一体两面。我的意识既指向对象,同时也指向自身,所以他把这种意识叫,反思前的我思。也叫前反思的我思。

他认为,对自身的意识和意识对对象的意识,它是同时进行的,这就是一元论,不是二元论。

换句话说,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知道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这是萨特他对反思前的我思的一个界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一下,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它是一种二元论,因为我思已经被作为认识的对象,那么萨特的反思前的我思,其实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成为我思即我在,我思跟我在是同时的。

这个叫一元论的一种认识方法。

那么,我们把萨特的这个前反思的我思,跟佛教当中的这个八种认识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大家都知道,佛教当中首先讲,人有五官,人有五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那么,这是人的五官的感觉。在有五官的感觉的时候,我也有这五种认识。

佛教接着讲人有第六种识,就是意识。那么,是对感觉到的事物,有好恶之情和判断,这是第六识。

佛教接着讲人还有第七识,叫末那识。或者叫,污染识,也就是说一个人会长期积累下各种各样的意识。比如说,恩怨,忧喜,爱憎,善恶,好坏,贪,嗔,痴,邪,佛教把这些都叫做心魔。

佛教接着讲,人还有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的发展,人会收藏下来各种各样的识,那么等人转世轮回的时候,所有这些识呢,都会带到你下一个生命体当中,它会一幕一幕重新体现出来。

比较一下,萨特他承认人有五官的认识,和佛教一样,那么现象学讲的第六识是什么呢?

就是胡塞尔讲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这个也叫活动意识,这个类似于佛教的第六识。

然后第七识,现象学当中可以说,我思故我在的时候,我对我的意识的一种反思,但是这个跟佛教的末那识是不一样的,因为现象学的第七识是对自己意识的反思。

而佛教的末那识其实是对长期的一种,各种识的一种积累。

其实,现象学也有第八识,就是萨特讲的,前反思的我思。

这是对意识自身的时时刻刻的当下的一种意识,而佛教的第八识是指代人生命的,人的整个人生当中的,永远不会丢失的这个识。

所以佛教讲八识,现象学也归结起来有八识,但是是不一样的。

萨特说前反思的我思的时候,其实他在问,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他看来人其实时时刻刻都知道,而且能意识到自己在意识什么。

在实际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觉得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不要找借口。但在更多的情况,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前面那几个故事一样,其实很多人就像那个假警察一样,他在做,意识很多东西,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也有很多中国人,像现实中的老太太一样,她看到别人在做什么,她也去做什么,实际上她不知道她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所以,萨特的前反思的我思告诉我们,真正的现象学是对人的,你是谁,你究竟在干什么的回答。

就是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现代中国人,当我们面对自然,面对他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萨特的回答呢,可能对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些启发。

57.2 你从哪里来?存在先于本质

前反思的我思,其实就是意识对于意识本身的反思,这跟我思故我在不一样,为什么呢?

我思故我在,其实是对意识呢,你反过来以一种认识的方式去反思,发现我的意识,也跟胡塞尔的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关于某物的意识不一样,因为胡塞尔的意识,它是指向外在的某物的,那么萨特的前反思的我思,他在强调意识,既是指向外在的对象,同时也指向自身,这是一元论的,也是此时此刻最当下的最真切的对自身的意识。

我们看第二个问题,萨特问你从哪里来?

中国《孝经》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人要对父母负责。

西方的圣经说,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人要对上帝负责。

海德格尔说,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所以,人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佛教说,人从无处来,向无处去,人不需要负什么责任,看空一切。

小孩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

萨特实际上在问,人的存在和本质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来看一下,萨特对人的存在和本质是如何划分的,首先萨特说,人的存在有两种,跟海德格尔不一样,海德格尔说人的存在有三种,在世之世,与他人的共在,还有自我的存在是一种烦的方式。

那么,萨特说,人的存在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自为的存在。英文叫being – for – itself。

第二是自在的存在。英文叫being – in – itself。

怎么区分呢?

自为的存在是有意识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无意识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可以说就是意识,自在的存在可以说它就是一种事物。

自为的存在是一种主观存在,自在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是非既定的存在,永远在形成中,生成中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既定的存在,是不会变化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是真正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说就是“虚无”。

中国古代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春江花月夜》,其中有几句非常有名,“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几句诗当中,它既写到了有意识的存在,也说到了没有意识的存在。

“人生代代无穷已”,实际上就是萨特所讲的自为的存在,因为它是不断在形成中,生成中的存在。而江月,虽然它非常的美丽,但是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它就是一种自在的存在。

那么,正是因为有这种划分,就有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这也是整个存在主义,最核心的一个命题和原理。

第一,萨特说,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先有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呢,她的出场就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其实是一种先有存在,后有本质的一种描写方法。

实际上人与人的认识往往就是这样,先认识一个人的存在,存在之后才有本质。

第二,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

这就是前面我们讲过的王阳明看花。“任何存在都是有意识的存在,任何意识都是存在的意识”。

第三,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

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孔子说,“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我命由我不由天”,“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其实都是在讲人,自我在决定自我的本质,自在在先,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所以,萨特在他的《存在与虚无》当中讲,一个喝水的杯子,墨水,成为自身是不能自己选择的,而人不是事物,不是东西,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在,自为比自在更根本,自为是第一性的,决定第二性的自在,这即存在先于本质,这也成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对于人来说,一个人的出场、露面,是存在先于所再现出来的本质。

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作者,是因为我有一个写作的本质而决定了我的存在呢?还是因为我有写作这么一个行为,这么一种展现,才有了我的作者的这个本质呢?

很显然,应该是后者。所以,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我再解读一下。

对王熙凤的解读,中国人就是说,这个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整个出场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存在主义的方式。

红楼梦当中有一个片断,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然后大家都很喜欢她,那么一般人都来看她,这个说了没有几句话,就听到有人说,“我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

林黛玉很纳闷,说,在贾府当中上上下下个个都敛声屏气,怎么突然有一个人敢如此高声,放荡无礼,她这个放眼去看,发现一堆丫鬟和姑娘们,这个簇拥着一个少妇走过来,这个人呢,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肯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这个存在决定了她的本质,红楼梦对人的描写非常到位,这就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描述方式。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的存在,和对他人的认识都是用存在主义的这种方式,来展开和进行的。

存在先于本质,这是对传统哲学本质先于存在的批判。

萨特认为,本质先于存在是决定论、宿命论的学说,应该被抛弃。

什么是决定论和宿命论?

在决定论看来,有这么几种表现方式。

一种就是因果决定论。就是中国人常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有什么样的付出,就有什么样的收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因果决定论。

道德决定论认为,人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它最后的这个原因是什么,这都是由善在那里指引,一个人做善事是因为善在指引,一个人做恶事也是因为这个人有善的追求,只不过他那个善是局限于自身的一种善而已。

再比如说神学决定论当中,他这么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上帝的自由意识和上帝的全知全能决定的。

当然现在是科技时代,物理决定论几乎决定了一切,它认为不管是物理世界,还是人的各种行为意识活动,都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一个人有什么动机和行为,完全是由他的生理定理决定的。这其实有点机械论,这个就是有点物理决定论的色彩。

决定论把人的自由意志完全抹杀掉了,导致人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

再看宿命论,它指的是人一生的贫富,寿数等受到既定的祸福吉凶的限制。认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命运,在出生之前已由天意注定,人只能服从上天的安排,不能违抗,才能积福除灾。宿命论,在中国古代尤其是下层的老百姓之间比较流行。

在存在论看来,不管是决定论还是宿命论,它都把人的意志,人的自由,人的选择,抹杀掉了。它其实都是在认为本质先于存在,它可能针对非人之物有效,对人是无效的。

所以,存在论者认为,正是自我才决定了自己的本质,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它要反决定论和宿命论,存在主义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那么,这样我们就又对人的本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于人的本质,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回答。但是西方人更多的认为,人的本质其实就是理性两个字。

人有必然的命运,由理性去支配自身,但是萨特说,人其实没有任何本质,如果非要给人找一个本质,那么,这个本质就是,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一种被设想,构想的人,更是他自愿变成的人,一个自己设想,构想的人;人不仅是思想的存在,也是意志的存在。

那么具体而言,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现在的我,不是过去的我,将来的我,也不是现在的我。

看一个人,一定不要看他这个过去是什么,将来是什么,一定要看他现在是什么,所以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这恰恰是反决定论,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回答方式。在《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没有一个是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刘备他本来就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关羽是卖枣的,张飞是杀猪的,但是他们三个却创造了轰轰烈烈的业绩,这就是英雄不问出处。

但是,现在中国人,非常缺乏存在主义的这种观点,现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第一件事问你是不是985毕业的,不是的话,再问你是不是211院校,实在不行,再问你是不是省属重点大学,如果不是就问你的学科专业排名怎么样,中国人往往喜欢用一种外在的东西看一个人,这是非常狭隘的观念。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意识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英雄式的人物,其实就没有过高的教育经历,有的甚至是初中以下毕业,但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些狭隘观念的影响,他们以存在主义的方式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成功。

著名的作词家,蒋开儒,在这个改革开放往前推进的时候,他一看改革开放春风唱想大江南北,所以他五十岁从东北一个人,抛家弃子跑到广州去下海,然后到广州找工作,去应聘,老板问,说你哪个大学毕业的?他说我没上过大学,问那你的学历是什么?他说我初中毕业,老板笑了,说那你有没有什么本事?蒋开儒说,我非常善于写歌词,老板说有没有什么证明?蒋开儒说,我曾经拿到全国歌词比赛第一名。老板很高兴的说,拿你的那个证书一看,他说你说的不对,你这个证书上写着是二等奖,蒋开儒说,我虽然是二等奖,但是你看后面,括号注,一等奖空缺。所以,他拿的是全国歌词征文比赛二等奖第一名,老板说,我们现在需要人才,我不看外在东西,你就在我这里干。

几年之内,蒋开儒写的《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唱遍唱红大江南北,蒋开儒所碰到的这个老板呢,确实他选择人才的方式,不是一种我所批判的中国人的方式,他就是一种现象学的方式去看人。

第二,社会规定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自己规定自己的我。

这和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很近的,海德格尔说,人一定要自己去规定自己,不要拿所有外在的东西来看自己,所以年轻朋友,你如果要找女朋友,不要看她是白富美,或者官二代,富二代,这个风险很大,因为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生成之中,中国自古以来看人就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拿你外在的社会关系,其他东西来看你。另一种方式就是看你自身。

《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它所描写的是齐庄公嫁他女儿的一段场景,就是说看一个女的要看她的这个出身社会关系,描写的这个硕人,其实就是像当年蒋介石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一样,其实这是社会规定的这个硕人,不是她本人的真正的写照。

下一段,我觉得写的最好,开始体现她本人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是对美女的典型描写,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她自己规定她的方面,因为她自己的各种行为,那都是她真正的体现。

我有一个同事,有一天和外国同事夸夸其谈,说他叔叔是个富豪,如何的有能力,那老外同事一听这个就不乐意,说你呢?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叔叔有钱,好像也没有给你一分钱,他再牛,也不是你牛,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一听这老外的意思,不禁想笑,但仔细一想,确实是如此,别人再强和你本身有关系吗?再仔细一想,中国人不就这样吗,老是从别人身上找信心。

所以说,我的社会关系,别人规定的我,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应该是自己规定的我,我有什么能力,我有什么存在及本质,这才是重要的。

第三,被动选择的我,不是真正的我。主动选择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所以萨特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不光是给别人这么写,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就像我正在写的这些文章,绝对不是为别人而写的,而是为自己写的,是为解决自己的思想困惑,心理问题,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时刻反省与总结。所以,我也不太在意是否有读者,以及读者是谁,因为这是为我自己而创造的,为我自己而欣喜的。

我不光这样写,而是我做了之后,体会之后,我才这样写。所以这个写,就不仅仅是瞎写,而是来自我思想与人生,经历的必然结果。

从这一点来看,我对萨特有一种深深的理解,他不光是一个哲学家,他还是一个文学家,戏剧家,当年萨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是中国作家,还是西方作家,谁如果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都是他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无上光荣的事。

但是萨特竟然拒绝了,他说,我就是萨特,我不是诺贝尔奖的得主萨特,我是我自己决定的我,不是外在的东西决定的我,直到现在,在今天,在学者思想家当中,能够做出萨特这样的举动的没有几个人。

这是萨特自身对人的本质的,一种最好的注解。这就是说,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因为这恰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人有选择的自由,社会规定给我的东西,我可以选择不去接受,哪怕是荣誉,就这一点就体现出萨特人格之伟大。

人其实是需要主动的活着,自己选择的去活着。而不是被社会关系,被外在的一切所左右。

我们看一下今天的现实是什么呢?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往往被左右,被选择。

大家看看在这几年,中国网上最流行的一些词。

被自杀,后来发现还活着。

被就业,自己没找到工作,随便找个公司盖章开了证明就业了。

被增长,工资没变,结果报道增长巨大。

被代表,被自愿,被小康,被幸福,被平均,被全勤,被捐款,被失踪,被开心,被高速……

今天这个现实之下,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需要主动的活着,对于我个人,对于每一个人这是多么的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57你在做什么,你从哪里来——谈谈萨特的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