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

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科学研究说起男人也存在“生理期”现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无心工作,也不愿意和人交往,身心感到疲惫,找不到原来的状态这一系列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男人应该怎么做呢?
流行歌手们声嘶力竭的告诉我们: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可是哭完以后又能怎样?
成功学大师们则用“坚持”、“奋斗”之类的词语给我们打鸡血。
可是鸡血打完以后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美国盖洛普公司全球咨询业务负责人汤姆·拉斯却写了一本名为《你充满电了吗》的书来告诉我们:

怎样保持人生“充满电”,顺利度过“那几天”。

关键一:找到意义,告别无趣

电影《失恋33天》中的黄小仙介绍自己的工作时说:

不知不觉,这一天又白白过去了,而我,什么也没有做!

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找不到工作意义的人,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很沮丧,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似乎工作就是为了工资而不得不到这里做事而已。汤姆·拉斯建议我们进入低潮期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就是:

从内在获得能量

所谓从内在获得能量,其实本质上就是说要找到你工作的内在动机。驱动人们进行有意义工作的是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源于你自身工作所蕴含的意义。它可以令你渴望做某件事情,即便无法获得丰厚的回报或者报酬。
很多人或许会说:

废话!我要是从事着有意义的工作还会陷入低潮吗!

其实大多数人的工作性质都差不多的,没有谁天天肩负拯救世界的神圣使命,也没有谁每时每刻都能在工作中获得别人的感激和赞美。意义不会自己上门来,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
这并不是让我们制定一个改变世界的宏伟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太过宏大以至于工作职责hold不住,如果你用尽洪荒之力也无法改变世界,你的目标反而会让你更加沮丧,更加认定自己当下的工作没有意义。
事实上,所谓找寻工作的意义,可以用三个问题去探寻:

  • 你的角色为什么存在?你当下的工作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价值,大多数情况下,工作的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或产出人们需要的东西。
  • 想一想怎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设置一个比当下高一些的标准,给别人提供稍微超出期待的服务,你和服务对象都可以收获惊喜。
  • 想一想自己如何开始行动最有效?找到可以落实的具体行动,然后果断的实施它,会让你立刻得到正向的反馈。也就确定自己找到工作的意义。
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二:积极互动,保持清醒

很多励志类书籍都鼓励人们时时处于一种积极心态中,并且保持这种正能量状态。但事实上,盲目的积极和长期消极有很多共同特点,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他人感觉沮丧、恼火或失去兴趣。本书建议人们想要克服低潮状态,不需要时时给自己打鸡血,而是尽可能保持80%积极状态和身边的人进行有效互动即可。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

参与者重述人生中最积极和最消极的经历时,所有参与者都认为和他人共同经历的活动比他们的独处经历更有影响力。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

情感力量源于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

从这个结论出发,想要对抗自己内心的低潮期,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非常重要。尤其是和配偶、家人、朋友以及同事良性互动交流,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在职场上,良好的互动并不一定自己非得是领导才可以进行,即便是职场新人,给同事甚至领导真诚而具体的认可和赞扬,即便当下没有什么反馈,也可以为将来的幸福感贡献一份力量,给自己,建立一个累积性优势。这份优势积累多了,形成势能,就可以轻易帮你解决低潮问题。

关键三:能量充沛,快乐加倍

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_第4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之前我一直认为人的工作生活状态强调什么能量是一件很“扯”的事情。因为人的精神状态哪里来的能量高低!?而事实上,当人们处于低潮期的时候,就和没有电的手机一样无法有效运转。而人在情绪发作,比如大哭一场以后,会有一种被“ 放空”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精神能量的空。它和身体健康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这也就是人一旦得病就会感觉什么都不想做的原因。
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以至于应该把健康摆在第一位。
健康的身体可以使自己更加有效、更加快速的充满自己的“能量”,这样更容易让自己高效的工作,从工作意义上,更容易帮助到别人,也因此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作者在这本书中为“人体电池”提供了很多充电方式,比如他强调将日常生活建立在正确饮食基础上,多吃能提供每天所需能量的食物,比减肥或所谓的“新食谱”重要的多。

总之,度过工作中的低潮期,让自己电量满格其实并不神秘,只要关注这三个要素就足以。男人也有“那几天”,人人都会遇到“低潮期”,把握这三个要素,让你可以变得:

月月舒心,日日安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人也有“那几天”?学会自己“充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