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活

“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我的读书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记忆中从小我家就有很多杂书,不是像那些名著类的书,而是一些名人传记杂谈轶事之类的书,小时候没有和小伙伴凑一块玩的时候,我就读书,当然家里有什么读什么,最多的还是名人故事。因为在同龄人当中我读的书还算是多的,语文成绩就自然很好,特别是阅读理解,语感特别强。到了后来,我从一开始的盲目接受变成了主动选择,也许是那个年纪的原因,特别的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看的书大部分是青春类言情小说,以郭敬明居多。记得上高中那会儿,所有同学和老师对我的评价都是看起来很忧郁,但作文很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会挺幼稚的,但也算有所收获。

对我的读书生涯而言,真正的转折点是大学时期,因为大学时期比较闲,所以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读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书,学会了有目的有选择性的去看书。一开始看的是三毛,我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我被书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所吸引,对三毛书中的生活所向往,特别是《撒哈拉的故事》,让我认识了一个热爱生活,拥有奇思妙想的人的生活是多么有趣。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她与荷西的爱情故事,三毛与荷西的六年,是三毛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岁月的流逝中,三毛发现荷西与她是多么的志同道合。在别人眼里无法理解的,在荷西这里,总是无条件支持的。三毛这个在别人眼中的“怪小姐”,终于找到了一位臭味儿相投的“怪先生”。可荷西还是走了,在潜水作业时出了意外,留下了三毛一个人。天人永隔的这种悲痛常人实在是无法理解,所以对于三毛自杀,我内心深处也是有一份谅解,毕竟那样深爱的人离去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了吧。

读完三毛,我又读了亦舒,几乎所有的书都被我看完了。从师太这儿我学到了太多为人处事和生活的道理,特别是作为一个新世纪女性,要上的厅堂下得了厨房,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独立,不能去依附任何人。最让我有感触的一句话还是“做人一定要静,静静的来,静静的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在这个凡事都讲究张扬的社会,太多人做事浮躁,不知静为何物。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敛,最喜欢哪种凡事做的滴水不漏但从不邀功的人,大家都不傻,都知道谁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如果做了一点事就满世界炫耀,那才是丢了身份。

……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偷影子的人》,这是一本能让人感到温暖,体会到生命美好的书,这本书的小主人公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每个人几乎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回忆起自己那敏感脆弱而又无可代替的童年生活。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最与众不同的那个,整日孤零零的,我们想尽办法去融入集体,试图变得跟别人一样,因为我们害怕自己身上的独特性,它总是会招来大家的嘲弄和讥讽。然而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敏感性造就了我们,使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前行。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有偷别人影子的超能力,那怎么样可以保持这样的超能力呢?我觉得只有爱,也只能是爱。内心有爱,才可以去倾听、去观察、去关心我们身边的人,才能想他人所想,解他人之忧。待人宽厚,用心聆听,随时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些构成了一颗美好的心灵,而心灵是我们人类身上最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触。

  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因为书可以带给你欢乐、感动、甚至是悲伤、愤怒……清风明月之夜,一卷在手,纸页沙沙,书香缕缕,兴起而读,兴尽而止。读书于我而言已不仅是开拓视野,增长才识,而是一种心灵的慰籍,是一种享受。在走上教师这条职业之路后,我也看了不少专业书籍《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读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