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世人印象中最深刻的应该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候就被删减的片段——“淫丧天香楼”,她美丽、风骚,一说她和她的公爹贾珍关系混乱,在天香楼和贾珍偷情时被人发现,含羞带恨上吊自尽。但是,秦可卿远不止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么简单。在《红楼梦》刚刚开始的时候,作者就花了浓墨重彩的好几笔来描写她的葬礼,后来的贾敬还有贾母他们的葬礼都远不及她这个小辈、晚辈来得体面与盛大。由此来看,秦可卿这个人是不简单的,她的身上是有秘密的,更确切的说是,她的身上背负着一个巨大的政治秘密。那这个秘密是什么呢?历来红学家众说纷纭,但是谁也不能得出十分准确的结论,而正是作者有意无意之间地留下了这样那样的空白,小说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就显得弥足珍贵,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
第一,秦可卿的身份。秦可卿是谁?宁国府贾蓉的媳妇儿。那她娘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书中没有具体的交代,只说是一个穷官家(营缮司郎中)的女儿,还是抱来的养女。可以说,秦可卿是没有什么大背景的,除了生的一副风流人物的模样,她其他什么都没有。
第二,秦可卿的人品。她的人物品格,应该是贾家东西两府加起来风评最好的人,怎么个好法?且看贾母对她的一个评价,你就知道了:
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然是放心的了。(《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说:“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说着,一阵心酸……(《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到底什么样的人品在贾母的眼中心中能够称得上是“第一个得意之人”,秦可卿的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连蓉哥儿我都嘱咐了,我(尤氏)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儿的养几天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屋里来取。倘或他有个好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儿,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格儿,只怕打着灯笼儿也没处找去呢!’他这为人行事儿,那个亲戚长辈儿不喜欢他?……”(《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是贾珍和尤氏,也就是秦可卿的公公婆婆对于她的评价,可以说,贾府里的男女老少是快把秦可卿捧上天去了,她的好都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在读者看来都甚至是好得有些不真实了。而细细品味揣摩这些人对于秦可卿的“溢美之词”,我们隐约之间可以感受到,秦可卿的身上应该是怀揣着一个秘密的,这个秘密震撼到,所有的人不得不夸赞她,因为有了她才会有了贾府的一切。
第三,秦可卿的身世。那么,秦可卿的身世到底是什么呢?在她死后,为了出殡时好看,贾珍也是不惜重金为秦可卿的丈夫贾蓉捐了一个官——龙禁尉。这该是让读者们都惊到的,历来都是妻凭夫贵,这里怎么会反过来了。而一些细心的红学家也曾做过大胆的假设,秦可卿的原型可能就是康熙废太子的女儿,清朝时候的公主。
且说贾珍恣意奢华,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意。可巧薛蟠来吊,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总是铁网山上出的,作了棺材,万年不坏的。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的,原系忠义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用。现在还封在店里,也没有人买得起。你若要就抬来看看。”贾珍听说甚喜,即命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声如玉石。大家称奇。贾珍笑问道:“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着一千两银子只怕没处买;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银子作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连忙道谢不尽,即命解锯造成。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殓以上等杉木也罢了。”贾珍如何肯听。(《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坏了事”的“忠义亲王老千岁”,这里莫名其妙地交代了棺材木的来历,让人也就不得不疑虑,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恐怕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虽然这样一些蛛丝马迹不能够完全佐证秦可卿就是当朝公主,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她的身份绝对不简单,她的身后一定有一个秘密隐藏着。
第四,秦可卿的见地。标题里笔者就提到:秦可卿——一个巨大的政治秘密。前面我们说了她的秘密,这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讲她和政治之间的联系了。政治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绝对的界定,但是,我们说秦可卿是有政治意识与政治见地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说的那一段话:
凤姐方觉睡眼微蒙,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进来,含笑说道:“婶娘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娘,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只管托我就是了。”
秦氏道:“婶娘,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不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娘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所能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以常远保全了。即如今日诸事俱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无患了。”
凤姐便问道:“什么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罪,己物可以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若不早为后虑,只恐后悔无益了!”凤姐忙问:“有何喜事?”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娘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短短几句话就把整个贾府的形式分析得一清二楚。她有一双“拨开历史风尘”的智慧的双眼,更有着一颗心系百年大家族荣衰的赤子之心。
秦可卿托梦于王熙凤,可见二人对于贾家的前途命运都是有着真知灼见的,可惜,无奈她们都只是理家的女人,而非管家的实权男人,就算是洞见了家族的弊病,她们也无法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后来的探春也曾在大观园里实行类似“联产包干制”的措施,也是不痛不痒的小打小闹,到底是“治标不治本”了。说到三小姐探春,她也应当算是“红楼脂粉英雄”中的一个响当当的女政治家,她的眼界与心胸比起王、秦二位也是毫不逊色。只因本章是概说,她的故事咱们后面单独留出篇幅好好说。
这里除了概说贾府的女政治家们,笔者更是想要为她们正名——王熙凤并不是刁钻阴险毒辣之人,秦可卿也并非淫乱浪荡的红颜祸水。她们的身上都承载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因此有些事是无奈之举。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实属无奈,命之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