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中国培训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6“我是好讲师”和“我有好课程”。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在易虹导师的辅导下获得“全国五十强”和“最佳微课奖”的称号。同时又因为比赛结识很多职业培训界的大咖前辈和新星讲师。
“我是好讲师”大赛连续四届之后果然影响力非凡,回到成都以后就陆续接一些线上平台和线下机构的约课,寻求合作机会。
线上有CNTMclub、培友汇、上海培大、博锐管理在线。
线下受邀成为罗秋兰老师首届导师训练营的PPT导师、成都公益组织高校大赛决赛的路演PPT辅导、四川大学职来职往决赛导师等。
同时也被很多老同事、老朋友们约茶,这些都是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行业精英,说想找我聊聊“如何在短短2年就从一个管理软件行业的老兵成功转型为一名职业培训行业的新兵”。我的回答永远是下周约,结果下周又因为忙给忘记了。
于是,想写一篇这两年的回忆录,来统一回应大家的好奇。
不知何时,“建构主义”已经融入骨髓。以问题为中心,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
1、为什么2年时间就完成转型?
2、如何开发出好卖的课程?
3、不忽悠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单日课酬超过8K?
现在我也许能够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但事实上很多问题都不是事先想好的,都是机缘巧合与贵人相助。
当然,我也不否认十多年的管理软件行业工作经历,经历总结成经验的重要性。再加上我迎来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在工具使用方面的天赋(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工具)才获得贵人相助的机会。
书归正传,以下回答仅供参考,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为什么2年时间就完成转型?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1)朋友想了解我在2年内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才能顺利转型成为职业培训师。
(2)完成转型的定义是我能获得比管理软件行业时更高收入、更大自由、更受尊重、更光明的未来。
(3)这个经历他们是否能复制,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在回答上面问题之前,我首先想申明:这2年的经历对于一般人并不容易,送到面前的钱不赚,期间拒绝好几个能够赚钱的软件项目,把所有时间放在蹭课、学习、比赛、实践上面,完全不考虑赚钱的事情。
直到2015年通过”我是好讲师“大赛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然后开发出原创课程《一天驾驭PPT2016》后才通过公开课赚钱。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追踪我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
我最后一份工作的公司是北京致远软件,这是国内OA协同领域的第一品牌、连续10多年销量全国第一。
当年辞职之后,我在致远软件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独自创业,主营业务是OA软件的销售与实施。同时也会接软件定制开发项目。
由于之前我主导和实施过的项目都是相对成功的,圈子中有一定口碑。很多有销售能力的朋友听出离职,就联系我一起合作。他们拿单,我负责咨询、实施和售后。创业第一年情况蛮好,头年就接了4个项目开始赚钱。
年底把4个项目实施完后,总是感觉有哪个地方没有对劲,自己应该是越顺利越不安,越曲折越安心的人。
我根据当年情况,推测了一下:
第1年接4个项目,售后服务周期是3年;
第2年再接4个项目,要维护8个项目;
第3年再接4个项目,要维护12个项目。
我接的那些项目在以前公司里面都由一个团队来做的。现在却由我一个人完成前期的调研咨询、中期的产品设计和实施(软件开发外包)、后期的售后服务。销售只是负责维护关系和收款。
一年维护12个项目肯定会被累死,就算不被累死也会因为大量时间经历消耗在售后,无法做新的项目被饿死。
因为这些项目周期太长,都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也不敢招人,怕徒弟学会饿死师父。
同时也还预感到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就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一个大型软件项目周期最少持续6~9个月。当我把一个项目做完后,外面的世界可能已经就全变了,自己的能力已经落后了。
至此,才深刻感受到“大公司流程分工的重要性”,也理解了“为什么大公司喜欢用零件,而不喜欢用机器”。
我不是一个太会坚持的人,也没有什么情怀,所有工作都是混口饭吃。发现风险后,我就立即让自己失业了,准备重新找工作。
网上搜索了一遍,在致远和金蝶这种大公司待过之后,那时已经没有办法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和岗位。当时也不好意思再回到原来公司,虽然离开时致远的陶总说过我随时可以回去。
跟随谢老师学习两年传统文化后,和认识到人的念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
我在参加一个高端茶会时候偶遇职业培训师生涯的第一位老师,带我出道的曾蓉华老师。
在闲聊之中得知曾老师讲一个人讲一天上课收入是3万,听得我眼睛发亮,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职业,不聘员工、不租场地、不买设备,只凭个人能力就能实现。
于是就问曾老师需要助理不,表示拎包、开车、做PPT我都很擅长。曾老师见我如此主动积极,也就答应了,反正找个有能力的助理也不用发工资。
那时候一些老同事知道此事后为我担心,说:“杨隆恺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在软件行业混了十多年,随便找家软件公司都比拎包强。”
现在回头看来,如果没有当时的“选择”,也没有现在的自己。
第1个经验:“选择”很重要!
在当助理期间,曾老师安排我到成都很多培训课堂蹭课学习,帮我快速了解培训行业的现状和见识各类型的讲师,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差异性。
在蹭课的过程中发现讲互联网的讲师多数是讲营销的讲师,少有能够从软件设计和功能去思考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价值。
很多课程讲的时候学员听激动,但是学员及其团队学习后自己无法执行,无法落实到行为,还得花很多钱外包给讲师背后的运营公司。
隐约感到这是一个机会,但却无从下手。
那段时间也开始大量的买书和学习,老师买什么书,我就买什么书。虽然至今为止,很多书还未拆封。但是光是书中的标题、前言、目录就能让我们有所收获。现在更加方便,参赛时易虹导师推荐加入了樊登读书会,又多了一个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的机会。
因为有了蹭课和买书的外缘刺激,所以才会引发自己持续不断地思考。在我讲原创课程《自我成长的思维导图》时,会和学员分享思维运行方式是触发的,大量获取外在信息、创造外在刺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思考。
第2个经验:“思考”很重要。
一年多的时间,曾老师说你可以开始讲课了。我问了两个问题:“讲什么?谁来听呢?”曾老师说:“先讲免费沙龙,主题自己决定。”
我选择了当时热门的“微信营销”为主题。蹭过很多微信营销的课程,感觉一些讲师还是在讲故事、打鸡血、引欲望、卖托管。
于是,开始以“微信营销”为主题做免费沙龙,希望学员能够学会自己做微信营销,整个免费沙龙开了近一年时间,也吸引来了很多有合作机会的朋友。
那时候还不会专业的课程开发,我先是从百度上面下载课件来改,在沙龙中讲了一个月后发现不对。
开始开发自己的原创课程,也就是我现在在各大平台分享最多的《与众不同的微信观》。我认为与学员在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是进行后面的系统学习。
在此,也非常感谢醒职场的袁敏茜老师邀请我到“醒职场”做线上分享,我对于微信营销的全新定义也受了群内很多朋友的认可,增强了信心。
线下沙龙在面对面的时候,很多学员考虑讲师的面子和后期希望获得讲师持续帮助是不会提出负面意见的,而微群中却不一样了。
第3个经验:“从0至1”很重要。
在持续开微信免费沙龙的过程中,通过朋友圈发布课宣和总结,以及写些观点文章,慢慢获得周围朋友认可。
德阳的好友兼知名茶人雲山先生说想跟我学微信营销,我说:“一个人的课怎么讲?”
于是,我和雲山先生就商量开一期“微信营销”的公开课。我先把自己所有掌握的微信营销技术全部整理出来,发现至少得讲三天才能讲完。(现在看看那时的课件是那么不专业,纯粹就是内容堆砌,没有结构。)
于是出发了“三天学微信营销,只收300元场地午餐费”的课宣,限8个名额。想看朋友圈还有没有想学的,结果很快就报满了。
也因为这堂公开课,吸引来我职业培训师生涯的第二位导师李莲老师。
李莲老师听完三天之后,她说:“我想推你的课。”之后才知道李莲老师是电子科大孵化园的战略合作伙伴,后面真帮我把课推到电子科大学孵化园,给里面的企业讲微信营销。
从那以后,正式开始和其他机构合作开课。这些机构敢找一个新人讲课的主要原因是,电子科大孵化园里面的企业大多是科技类企业,他们都认可的课程,其他客户也应该能够认可。
第4个经验,“被他人发现价值”很重要。
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袁敏茜老师发布的格诺威CTTT培训班招生的课宣。当时正是是2015”我是好讲师“大赛报名期间,里面说如果是参赛选手,800元就能获得4天线下学习CTTT的机会。
为了能够便宜学到CTTT,我报名参加2015“我是好讲师”大赛,也因此结缘职业培训生涯的第三位老师格诺威的周敏老师。
4天CTTTT培训结束后,我进行了第一次”10分钟课堂呈现“录像(这也是”我是好讲师“大赛的比赛形式)。
周敏老师说:“你的课程内容还不错,通过初赛问题不大,好好努力一下。”这个鼓励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现在才反应过来里面可能隐藏了另外一句话“你的课程呈现还不行”。
于是又放下手中事情,全力一起备战好讲师大赛,在重庆参加初赛、在成都闯过复赛,最终进入在上海的全国大赛赛场,接受国内培训领域大咖导师的辅助。在全国大赛上认识了职业培训生涯的第四位和第五位老师,段烨老师和李安老师。
最后,我获得“全国百强讲师”和大赛单项奖“最佳课件奖”。在“我是好讲师”大赛过程中发现PPT是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而且课程会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于是,暂时放下已略有口碑的《微信驾驭术》,开始研发《一天驾驭PPT2016》,卖给职业培训师和创业路演企业。在2016年好讲师大赛中又遇到职业培训生涯的第六位易虹老师,在易虹老师的辅导下,从另一个角度对于课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被易虹老师点燃,做职业讲师不再是混口饭吃,而是用自己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全国百强讲师”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头衔,其中一个原因是初赛、复赛、决赛都会全程跟踪报道,并在其官方微信发布。
现在通过百度去查任何一位通过复赛的老师名字,都能看到选手的参赛经历。如果想验证一下,可以百度“杨隆恺”。
参加完”我是好讲师“大赛,持续举行公开课,学员愿意付费学习,才算正式开始成功转型职业培训师的道路。
第5个经验,“平台”很重要。
总结一下,用2年时间成功转型职业培训师5点经验。
1、做出选择:职业培训师的道路并不轻松,就如我经常发朋友圈“有一种自由,叫做全日无休”。
2、独立思考:大量获取外界信息,独自思考自己的差异性,自己先要了解自己的价值,再放到市场去验证。自己为自己负责,这也是鹰文化里面的“独立作战”。
3、从0至1:一定要让自己尽快行动,在行动中试错和修正,积累经验。就如很多前辈说,讲师是站出来的。
4、被他人发现价值:以恰当的方式在合适的平台,把内容展示出来。好内容是别人偷不走的,很多老师不愿意给学员课件,而我却主动给学员课程。
5、借力平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要想办法爬上去。
2、如何开发出好卖的课程?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1)课程具有差异性。
(2)学员觉得有价值,愿意付费学习。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培训行业也面临转型。能讲通用类课程的讲师越来越多,能够分到每个人课量越来越小,而且是全国竞争,课酬越来越少。
培训机构更愿意找有潜力的讲师合作,说直接点就是能够讲课、价格便宜的讲师。因为通用类课程感觉谁讲都差不多。培训机构始终还是一个企业,需要追求利润。
随着4G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线上课程的学习不更需要电脑,只是需要手机。学员有更多时间上网,所以未来通用类课程可能会被线上课程所代替。
所有事情都是一体两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巨大的机会。
如火如荼的线上微课引爆全国人民的学习热情,但是线上微课的最大挑战是无法看到学员真实的反馈,学员在线学习的自律性很差,没有导师的及时辅导,还容易走话。
所以我认为线下课程永远不会消亡,只会改变形式。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训练类课程和以“提升能力”为出发点的技能类课程的需求量持续增大。
经过一年多的磨课,我在众多老师帮助下,利用驾驭工具的天赋开发出《转智成视,一天驾驭PPT2016》的原创课程,并希望持续升级为“原创版权课程”。
3、不忽悠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单日课酬超过8K?
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
对于其他大多数行业来说,单凭个人能量一天收入超过8K是难以想象的,但真正的职业培训师,这个收入应该算是入门水平。毕尽几年前,曾蓉华老师的出场费就是3万。
2016“我是好讲师”大赛,由置信大学承办了成都赛区,经过初赛和复赛的筛选,推送13位选手到决赛,这13位选手全部获得“全国百强讲师”的称号,在其他赛区这个情况少有。由此证明川渝讲师的综合水平现在已经不落后于北上广的讲师了。
回到成都后,我们13位选手有幸被置信大学纳入其兼职讲师名录。工作人员在问我到单日课酬,我报出8K~12K。结果被告知这个报价在成都地区来说已经很高,建议我是否要再考虑一下。最终我还是请对方按一天8K这最低报价来登记。
有同期百强讲师问我:刚刚出道2年,为什么敢报出单日课酬8K。当时,我反问:觉得8K很高吗?并且说出自己的秘诀。
我觉得职业讲师一定要自己开公开课,由市场来认可自己课程价值,并且持续提升课程品质,让其配得上这个价格。这些也最初跟曾老师学到的。而不是单纯的把讲师介绍挂在很多很多的平台,报一个没人认可的价格。
过去一年内独自开了30多次的公开课,参与了10多次内训课,还有受邀参加2016年3月在重庆举办的“格诺威学习嘉年华”会后工作坊,还获得“我是好讲师”大赛的“全国五十强”,“我有好课程”大赛的“最佳微课奖”。同时,还被纳入工信部《互联网营销工程师》能力证书课程研发团队。
由于上面经历的加持和课程品质的提升,现阶段的原创课程《转智成视,一天驾驭PPT2016》在市场上已经有学员愿意花980元来学习一天,掌握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用PPT可视化,帮助受众理解自己的想法。
让我们算一笔帐,每期开班如果能够招到30学员,讲师一天的收入就是29400元。就算只招到20人,一天的收入就是19600元。这样单日课酬报价8000~12000元就一点都不高了。
当然有个前提是每位花钱来学过的学员一定要觉得980元花得很值,确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花980元一天来学习一个技能的学员水平本身不低。我现在开发课程的原则,就是学员学习之后要么提升赚钱能力、要么提高工作效率。
也有讲师质疑我的这个算法,说你凭什么一期能够招到30人?如果没有30人,不是就没有这么高的收入了。
其实是这位讲师不太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有个特点,即:有价值的产品不缺乏市场,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找到这些人。
互联网世界不缺善于营销推广的大牛,自己不会可以和大牛合作。
但我们得知道,如果你是大牛,都是推广课程,你愿意卖200元的课,还是愿意卖1000元的课。如果都是分成20%。
前者成功销售一个赚40元,后者成功销售一个赚200元。
如果想做一名不忽悠又赚钱的讲师,就要自己掌握定价权。
如果您看到这里,应该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篇软文,但是我保证保证真实。
首先感谢你能看完这6000多字的文章。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可以点赞,或者赞赏。
如果你有疑问可以评论,或者加我私人微信,通过审核的口令是“职业培训师”。
2016年11月11日,鹰隼部落成都部落正式启动,并且入驻西南交通大学的黑马孵化器。通过上述我个人经历,想要告诉大家:
1、职业培训师很赚钱,很自由。
2、成为职业培训师需要机缘,而你看到这篇软文就是我当年在茶会上遇到曾蓉华老师的那个机缘。
3、积极参加鹰隼部落线上微课和鹰隼成都部落的线下活动,你能获得更多外界刺激,帮助成长。
4、加入鹰隼成都部落能够帮助你完成“从0至1”的阶段。
5、加入鹰隼部落,在线上线下的活动中,你能更容易被他人发现价值。
6、段烨老师创立的鹰隼部落,目标是打造职业培训师中的特种部队,是一个全国性的职业培训师社群。你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必须得先爬上来,唯一方法是参加“精品课程开发(公开课)”的培训,通过考核,成为拥有鹰隼部落徽章和编号的正式会员。
7、我不做任何承诺,通过近6千字的文字,我表达的是:只要你有强烈的意愿和独特的经验或能力,职业讲师之路是可以复制的。(2016成都赛区获得“全国百强讲师"、“最佳风采奖”的梁万红老师就是一个正在复制的案例,她通过大赛获得成长之后,已经进入高校授课。)
鹰隼成都部落非常欢迎和我一样想转型成为职业培训师的伙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