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力量究竟大到哪里?

知识的力量究竟大到哪里?_第1张图片
image.png

读《三国演义》,发现作者罗贯中对谋士群体格外好感。

谋士群体,都是腹有经纶的读书人。《三国演义》中,除了马谡、张松和杨修,其他读书人在罗贯中笔下几乎都是正面的。他们的学识和人品,都是作者认可的。比如郭嘉、荀彧、田丰、荀攸、陈功、徐庶,庞统、诸葛亮、鲁肃等等。

看完《三国演义》,甚至可以肯定的说,作者罗贯中对知识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很可能希望自己可以像诸葛亮一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测未来。可按这个思路写下去,诸葛亮就要统一魏吴,那就与历史不符,只好在他最接近北伐成功之时,设计他死于五丈原。

罗贯中除了对谋士群体的美化拔高外,还对李意、管辂、华佗等几个读书人格外的神化,都到了“科幻”的程度。李意、管辂,就是算命先生,能预知生死成败,他们很厉害,天下几乎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华佗,医疗才能了得,几乎就是神医,天下就没有他治不了的病。

罗贯中对知识作用的偏见,让他对曹操、刘备、孙权等个人才能的认知就有了误区。他们仨能在群雄纷争中胜出,终成鼎足之势,在罗贯中看来,都是谋士的功劳,他们仨,至多算是懂得识人用人的枭雄而已。

事实呢?很可能并非如此。现代管理学上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叫“你的顾问和你一样聪明”。再好的谋士,都很难改变袁绍失败的命运。

即使谋臣的水平真的很厉害,也需要“主子”的信任和认可,否则,发挥不出来。

谋臣的水平再厉害,也需要有“市场”留下的空档任你去发挥,否则,也成不了事。

打个比方,把诸葛亮比作是中国当下很有名的一个市场营销专家,叫叶茂中,或其他谁谁谁,让他帮你做成一个想要的品牌产品,畅销全国,是不是就一定可以做成呢?未必!据了解,没有哪个营销牛人可以确保你做成一个品牌。他们所有的专业知识至多能确保你可以更聪明的去尝试。

天底下所有的知识,都无法确保你可以去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若有这样的知识,那一定会被封锁或垄断起来,阻断传播,只在小圈子内分享,掌握了这些知识的人就可以永远的统治其他人了。

知识会有一些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少走一些弯路,但也未必就如罗贯中所以为的那样大,否则,诸葛亮早就统一了中国。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的力量究竟大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