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或许是年龄大了,一向对历史不感冒的我,因为女儿的一个暑假作业(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始对历史感兴趣,尽管上学的时候也在学,但通常兴趣不大,要么睡觉,要么看小说。现在翻翻中国近代史,算是补课。

为啥学历史?

书中比喻很形象“一早起来你突然失忆了,忘记自己是谁了,想想今后该如何生活___谁都不认识,就意味着忘掉自己历史。”
历史看起来好像没啥用,但实际离不开它。对于一个民族,无论整体还是个人,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是民族的记忆。
很多人现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失忆状态,所以一直安不好自己的位置,在历史长河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不好自己的位置。

对近代史的三妇心态

书中谈到的三妇心态,我觉得对中国近代史的形容挺形象贴切,分享给大家。

第一种,怨妇心态,即凡事以哭闹为主,从头到尾都是你们欺负我们,我们冤的要死,我们苦大仇深,不仅哭闹,还时不时掀起衣襟给人看,我的伤疤是当初你弄的。举例“圆明园水龙头卖出天价,就是这种心态作怪。几个水龙头怎么可能是英法联军抢走的呢?当时圆明园珍宝如山,怎么会抢这种按照西方模式做出的喷头呢?”
第二种,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打不过就挠。我要反抗,把近代史写成仅仅是反抗的历史,反抗过程可歌可泣,但没打过啥仗,也就是挠人一下,还挠不到脸上。但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很推崇。如果当时战斗波澜壮阔,英国人根本进不来,也根本不会沦为半殖民地国。
第三种,情妇心态。在它看来,殖民史也是好历史,不殖民咋进步?但殖民的过程很屈辱,尤其对上层精英来说更是悲哀。但情妇心态抹掉了这一层,只看到了被殖民带来的文明,却看不到殖民本身的掠夺和奴役。好像有点儿变态。

如何看待近代史,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很重要。今天来看,应该冷静的审视过去,看待未来,学聪明些,不能总在一个坑里反复折腾。

晚清历史,其本质就是西方把中国托入他们世界体系的过程。中国当时是处于朝贡体系,是内敛的,而西方的体系是输出型体系,这个体系不断向外输出,能殖民的就殖民,不能殖民的也得纳入自己体系,两种体系的碰撞,我们的朝贡体系就崩溃了。

刚开始,人家逼着我们开放,先开放一小口,再慢慢大口,后来到辛亥革命我们主动开放,这个过程都是被打出来的,如果不挨打,就不会向西方学。

现在我还很难去评价和分析历史,只是知识补充,慢慢融汇贯通吧。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三妇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