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学习笔记2: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咋眼间,一年一度的“双11”大战又将开启,在这场网购狂欢中,成千上万大小不一的快递包裹将攻城略地。说到快递,不由想起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是讲快递分拣工厂里的智能机器人——它们不知疲倦地来回穿梭实现快递精准高效分拣,在2000平方米的作业面积,可以产生的路径有3000亿条,依靠强大的计算机大脑它们能迅速找到最佳路径,这个大脑五分钟的计算量大体相当于北京最繁忙的首都机场一天航班的起降的计算量。这套系统的效率惊人,可替代约100名熟练分拣工人。

当时看到这个视频被震撼到了,那种感觉就像在看好莱坞大片一般。其实,这只是工业智能化的一个小点而已,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工人的需求量在逐渐缩小。显然,以上文所述的快递分拣为例,智能化程度的提高通常能让生产效率产生大幅增长,同时还能避免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比如我们向往的共产社会,其决定因素之一便是生产力达到足够高的水准。但是,智能化进程也同样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比如《终结者》讲述的机器人把人类灭亡,当然,这个威胁貌似还较为虚渺。但另一个担忧却迫在眉睫——被机器替代的工人如何安置?

这其实就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中讲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影响。书中认为,经济学家的好坏,重要区别便是:能否看见事件背后看不见的影响。比如我们较熟悉的破窗理论,窗子玻璃被毁坏了需要更换,这导致玻璃需求增加,从而玻璃工人规模扩大收入增加,工人手里收入多了便可带动其他消费产业,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一长串推断其实便是看得见的影响。那看不见的是什么呢,是大量的人力投入玻璃生产中,必然导致其他行业资源的减少,那么又会对其他产业造成什么影响呢?

开头提到的快递分拣系统,如果雇佣工人手动分拣,自然能让部分人不会失业,这是看得见的。但这部分被机器解放的工人重新学习和就业,将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貌似谁也说不清楚。

基本上,我们所做的每次抉择都会产生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影响,择业、择偶、买房、买车,无不如此。

很多时候,决定选择高低的往往就在于你对看不见的影响的认知程度上。

既然看不见的影响对抉择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习得提升自己对看不见的影响的认知能力呢?好文章既要对读者进行启明星式的方向指引,还需要给读者提供脚踏实地的方法论,遗憾的事,在这一块书中暂时没有说明——当然,也可能是自己理解太浅,随着学习的深入,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学习笔记2: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