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是:赚点钱,被别人知道?

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这话是作家王朔说的。

说这话的背景,是他接受媒体的采访,说起孩子教育这事:

记者:这是不是太溺爱女儿了?
王朔: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S~B们知道吗?!

他说的这段话,其实是表达了对两种行为的观点。

一是子女教育,二是独立个体。

但归根结底说的是一个:独立个体。

因为尊重个体,所以尊重孩子,因为尊重孩子,所以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施压,不强迫,给TA自由,TA快快乐乐过完一生就好。

想起梁启超的家庭教育。

如果用时下的“子女成龙成凤”作为家庭教育的成功标准的话,梁启超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他有9个子女,个个成才——

梁思成与梁思永以建筑学和考古学上的开拓式研究,同时当选为第一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后来二人又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
三子梁思忠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在淞沪会战中表现突出;
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
四女梁思宁受三姐影响,也投身抗战。
五子梁思礼在梁启超去世那一年,只有5岁,1993年,研究火箭控制系统的他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对于梁家子女来说,父亲的“遗传和教训”乃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梁启超的“遗传和教训”究竟是什么呢?

一、勉励子女首先做一名负责任的国民。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第一等人物……便是天地间堂堂地一个人。”

二、勉励子女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三、主张趣味和乐观。

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像你有我这样一位爹爹,也属人生难逢的幸福,若你的学问兴味太过单调,将来也会和我相对词竭,不能领着我的教训,你全生活中本来应享的乐趣也削减不少了。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

“专门科学之外,还要选一两样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

四、职业可以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机会。

可以“暂时随缘安分,徐待机会”,因为“若专为生计独立之一目的,勉强去就那不合适或不乐意的职业,以致或贬损人格,或引起精神上痛苦,倒不值得。”“纵令归国后一时未能得相当职业,也不必失望沮丧。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生不许他侵入。”

从梁启超的教育理念看来,而今的思想反倒是落后了不少。

我们的教育,是从以前(无暇顾及)的不闻不问,”进化“到现在的不甘人后,你追我赶的“填鸭”。

结果得来的,却是孩子越来越大的压力,家长越来越多的迷茫。

如果真的希望儿女不负所望,请细品梁启超说过的话。

而今,我们的生活形态仿佛只处于两个极端:

这边厢——

是被悲观主导,自觉弱势,苦闷难消,于是肆意发泄,再严重一点,则把怨气发泄在陌生人身上,如素不相识的网友,如公众人物,如陌生人,甚至是社会。

那边厢——

则以乐观自傲,树榜样,拜偶像,用虚无的营养来给自己打鸡血,一门心思向前冲,有的甚至为此不惜动用旁门左道,只为树立另一个神坛,成为别人的崇拜。仿佛不优秀,就不配活。

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登上神坛的那一份被别人尊重甚至崇拜的光芒吧。

要么去跪舔,要么求跪舔。

仿佛除此以外的生活形态,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

很多人,其实不是为自己而活。

我们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与别人的比较里,活在别人的苦口婆心里,也活在别人的爱恨情仇或者自己的爱恨情仇里。

一些家长对孩子照顾得可谓无微不至:

学业,要越俎代庖;工作,要亲自钦点;婚姻,也要来个苦苦相逼。

一些家长,因为子女嫁不出去,娶不到老婆而天天催逼,逼到天天有新闻报道出现恐婚族,催到儿女过年连家都不敢回,而其中的原由,有不少竟然是因为“我在亲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为了那些个几个月才见上一次面的好友亲朋,却置自己子女的婚姻质量于不顾——

宁愿让子女随便找个男人嫁了,找个女孩娶了,也一定要给亲朋好友一点“颜色”看看。

用子女的前程,婚姻,来堵旁观者的嘴。

呜呼哀哉。

我们活在各种需要里,家人需要,社会需要,唯独少了自己内心的需要。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这句话想明白的人不少,但是矢志改变,坐言起行的人大抵不多。

昨天刚看完鬼脚七的书《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都是些杂文,写的是他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对禅修的体悟。

说句不要脸的话,他写的东西让我不断地产生共鸣,或许因为都是学佛之人,彼此思想非常接近吧!

当然,在现实中,人家是牛逼哄哄的前阿里巴巴高管,事业有成,身价千万的同龄人,而我,不过是一个穷酸写手罢了。

我佩服他,一是因为他在两三年前主动放弃了高薪厚职,开始专职做自媒体,同时禅修。

二是因为他居然愿意放下一切,剃发出家(短期),不带分文,冒着严寒一路化缘,乞食,从五台山走到峨眉山,徒步行走2000公里:

从白到黑,由冬至春,自北往南;

跨过黄河,翻过秦岭,走过蜀道,越过汉江;

挨过饿,露过宿,受过伤,迷过路;

后来,他写成书《人生所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在序言中,他写道:从浮躁走向宁静,也从迷茫走向坚定……整整九九八十一天。

是的,活着是为了体悟,人生所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而我们很多人,却把多年的行走江湖,沦为一次随波逐流式的盲目沉沦与自我放逐。

这两年流行讲断舍离,说的大抵只是扔掉家里的杂物,去掉一些无谓的应酬。

再升华一下,则斩断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

但人需要真正做到放下的,倒应该是功利,贪婪,嗔恨。

因为它们,才是人生最大的负重。

而上文所说的,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与别人的比较里,无疑是贪婪和嗔恨的聚合体。

有一句话说得好:20岁时,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法,40岁时,已经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想法,60岁时,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

所谓四十不惑,说的应该就是这个。

到四十还没活明白的人应该是极少的,除非他没有真正地进入过社会,也没有真正地思考过人生,或者从未与自己的内心对过话。

于是,我们才把本该是“体验”的活,生生地演变成了有“目的”的活。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不止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不到,还把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复制到孩子的身上。让他们像我们一样,活成我们喜欢的样子,而未必是,他们喜欢的样子。

扭曲可怕,而比扭曲更可怕的是南辕北辙,导致无力回天。

他们的挣扎?请看新闻。

他们的反抗?也请看新闻。

深思。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祝诸位周末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就是:赚点钱,被别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