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去数别人兜里有多少钱│研究生入学考试、导师与学生,及其他

原创 2017-07-28 姜汪维 经典新知生活

永远别去数别人兜里有多少钱│研究生入学考试、导师与学生,及其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是导师选学生,这一关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只要导师相中你,一切都不是问题。——排除特殊情况,这个观点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我带的学生每年都有1/3以上考取研究生,经过他们的反馈,以及自己的亲身体会,基本认同这个说法。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导师“相中”你呢?

1

很多人急功近利,总想听过来人的“干货”,然后以为按图索骥,照葫芦画瓢就能行,实际上这很危险。就像书贩子经常出什么指南之类的,并不是为了“指南”,而是忽悠你的钱。所以,咱今天不这么玩,先平心静气学学人家大牛是怎么做的。

公元1056年,四川眉山人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一起去河南开封准备进士考试。当时他们有两个问题需要克服:一是导师不熟,需要去毛遂自荐,甚至登门拜访;二是整个宋代在朝廷做官的江西、浙江人比较多,圈子不大,而三苏是四川人,如何进入人家那个层面,获得别人的认同和接纳,需要好好思考。——这两个问题与今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情形是不是有点相似?

所以人家老苏带着两个儿子头一年就出发了,然后在京城混脸熟,让人家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那时候没有微信、qq,见面机会也很难,只能是写信。于是苏洵就写了一封信给欧阳修,因为欧阳修是当时的主考官之一。这个信就相当于书面面试的材料,其内容就显得相当重要。他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结合现代语境,可以这样理解以供我们参考:

一是讲现在的学术研究动态以及标志性成果,以及对几位代表性人物的认识,最后归结到对归入导师门墙的渴望已久。

二是将导师的研究成果放到整个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中去认识和评述,同时,讲与自己志趣、方向的耦合程度。

三是讲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挑选两三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汇报。

整封信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导师高抬贵手,为之后的正式考试多给点分,但是却没有一语道破,只是讲自己的求知若渴、十几年如一日的砥砺前行。那时候,苏洵年龄偏大,年轻时没有养家之类,因此四处悠游,荒废光阴较多,他自己说25岁才开始好好学习。因此在那么多应试考生中,前期基础不占优势。

第二年,他两个儿子同榜及第,轰动京师,连皇帝都知道了这父子三人。老苏一看给儿子的道路都铺好了,做父亲的尽力至此,此生无憾!于是不想考试了,后来只是经人举荐,做做文化部门的几任小官而已。

但是,经过对比苏轼和苏辙的自荐信和录取之后给导师的感谢信,比如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轼《上梅直讲书》,你会发现,兄弟二人应该是受父亲指导过,基本内容都有相近之处。基本上都是讲自己对某一研究方向的见解,相当于给导师汇报自己的研究基础和今后的研究计划。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浮言吹捧就行。——导师何等智慧之人,能让你那么哄?

前段时间,网络上疯传袁劲梅教授写给自己被开除的研究生的信,其中有几句话值得我们深思,由此来深入认识导师与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关系:

“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一个教授,一辈子培养不了多少研究生。”

“要想从我这里得到学位,你必须达到这些标准,我不卖学位。我的知识可以无偿贡献给愿意跟着我一起寻找真理的学生,但不做交易。”

“做学问的人所必需的聪敏。这种聪敏就是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的无知。”

“我不培养产品推销商(不会),也不培养哗众取宠的网络编辑(没能力)。”

“学术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想用社会名人来衬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么是骗人,要么是骗自己。”

2

第二个问题:如何让人觉得你有培养潜质?这当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其中有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看有没有运用专业思维探索专业问题的能力。

因为专业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技术活,一是要学会专业语言,会运用专业的符号系统去进行表达;二是要体现专业思维,跟前辈学人能在一个频道上对话。比如我们经常讲“隔行如隔山”,明明写的都是中国字,但若不是一个专业的,你就是看不懂,个中的原因大概即在于此。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得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克服平时写总结、讲故事的工作习惯,认真学习学术论文的基本表达和行文规范。老实讲,写总结主要是套路,就像算盘珠子似的,上面讲什么,下边就应什么,强调的是任务完成情况,不需要那么多创新创造。偶尔看见一些“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五个抓手”所谓“一三五”工作机制之类的总结,实际上其内部构架之间毫无逻辑可言,只是一些貌似花哨而实为平庸的罗列。讲故事也是如此,侧重于现象描述,并非一两句“卒章显志”就能揭示规律。写学术论文实际上是用专业语言将对某一问题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文章的水平直接显示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这显然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讲故事。如果一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欠缺,除非他的直观能力超群,否则只能看到眼光所及的部分,永远看不到眼光未及的部分。而且,对眼光所及的部分,很多也是熟视无睹。

二是学会问“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大概是导师向申请人,以及申请人自己都应认真思考的一个貌似简单而实则深刻、严肃的问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是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资格申请人),提出一个好问题,比口若悬河引述这个那个的观点更会让导师觉得孺子可教。我们很多人都在讲“问题意识”,其实仅有“意识”显然不够,还需要学会选问题、提炼问题、掂量问题(此处受北大周其仁教授观点启发)。换言之,经过大量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感悟,我感觉这是一个好的问题,但是之后得见很多人,读很多的东西,慢慢拉升视野,于是就开始提炼问题、掂量问题,接下来根据一个个小问题搭建构架,逐渐形成一个大一点值得做、足够做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导师是指导我们“选问题”的,其他的事情得我们自己来做。

三是专业阅读不同于日常阅读,得带着学术追溯的意识去读。清人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作为目录学和校雠学的研究方法,但对其他学科研究仍有指导意义。顾名思义,“章”有条别阐明的意思,“辨章学术”,就是将千头万绪的各科学术条分缕析,辨别清楚;“镜”即鉴照比较,“考镜源流”,就是撮取古今学术发展的史料,通过比较鉴别,溯其源流正变。这八个字就像一个坐标系,启发我们要将研究对象放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一横一纵两个维度去考量,由此找到准确定位,才可以读出有价值的东西,做出有价值的成果。有很多人写不好综述,大概是这方面出了问题。

3

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就喜欢打篮球,我们周围喜欢运动、健身的朋友不少。运动不但给我们做事的好身体,而且顶级运动员的成长也会像朋友一样给我们人生启迪。所以,最后我想借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的一句话来做今天思考的总结:

“你永远别去数别人兜里有多少钱,你要做的就是挣好你那份钱,并且好好管理它。”

库里在过去4年时间里,他一直只能拿中等偏上一点的工资,而他却是MVP,NBA总冠军获得者,理应获得最高年薪。可正是因为他的专注和牺牲,熬过了被质疑、被低估的时期,如今的事业如日中天,未来5年内,平均一个赛季就可以入账前四年的总和。

——这虽然不是一个事,但是道理可观,不是吗?(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永远别去数别人兜里有多少钱│研究生入学考试、导师与学生,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