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基于制造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国家提出要对目前的制造业进行提质增效,为达成这一目标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第一个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成为制造强国,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价值链中地位;到2035年第二个十年,制造业全面实现工业化整体达到中等制造强国水平,重点领域有重大突破,优势行业能够引领全球创新;到2050年左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回归到《中国制造2025解读》这本书,作者交代了《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背景、内容总览、九大任务、十大领域、五大工程和八大政策。在作者看来,相比工业4.0侧重于技术上的引领,中国制造2025更多的是政策上的引导,近似可以认为是互联网+工业。但是两者都非常关注智能制造,核心概念都是信息物理系统(CPS)。

九大任务有: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具体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于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关键在于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所谓“四基”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加强质量品牌建设,需要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主要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在于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优化制造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要求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平台建设,要实现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在于运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利用外资与国际合作水平,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深化产业国际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推动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主要是在以下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要顺利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离不开人才、资金和环境的支持。高端技术人才和高端商业人才的需求会更加突出,技术的突破需要技术人才来引领,而如何将技术真正变现需要商业人才的智慧。高端工业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期待资金向工业领域投资,就需要进一步采取“脱虚向实”的政策,营造可期的投资环境。同时,针对有实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要为其融资创造条件。环境不单指整体层面的相对和平,未来更加突出城市的宜居性,地方政府需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才能保证经济的持久增长。留不住人才的城市,没有发展前途。

就个人的发展而言,未来如果能够前往美德日学习科学技术和商业知识,真正学有所成而不是镀个金身,将来回国发展也是有非常好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国内就无法学有所成,诸如信息技术等实用性技术自身勤于学习,也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制造2025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想顺利的实施,毫无疑问需要人才的支撑,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融进国家的战略发展规划,未来一定不会太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制造2025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