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一:
千眼桥
千眼桥建于明朝,总长2930米,石材全为花岗石。每个桥墩由10根左右的松木构成,桥面宽1米,有1100多孔,所以古桥又称“千眼桥”,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并被列为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中文名:千眼桥
位于:都昌县多宝西山的鄱阳湖水底
长度:2930米
年代:明朝
建筑结构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西山蒋公岭脚下的鄱阳湖(古代又名宫亭湖)水底,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930米,宽1 . 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 ,也称“千孔桥” 。
主要功能
千眼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蒋公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明崇祯四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在此横跨江流,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从此,千眼桥成了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1]
历史沿革
2012年4月由于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终于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 。[1]2013年10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位于湖底的一座明代古石桥也随之露出真容。[2]
2014年12月30日,随着湖鄱阳湖由于水位持续下降近8米,一座建造于明崇祯四年间(1631年),距今近400年的“千眼”古石桥露出水面,桥身全部由花岗石制成,总长2930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3]
古时今日
全国最长湖中石桥江西鄱阳湖"千眼桥"修复完成 已对公众开放
央广网南昌2月18日消息(记者谢元森)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千眼桥”是江西鄱阳湖上的一座古桥,修建于明代,丰水期沉没在鄱阳湖底,枯水期时才露出“真容”。近日,这座桥建桥以来首次大修宣告完工。
历经两个月的时间,江西鄱阳湖“千眼桥”维修工程日前正式完成,“千眼桥”位于江西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至九江庐山市的湖床上。桥长2657.2米,是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桥面宽0.82米,由长条形的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桩深深地插入湖泥中支撑桥体。因为泄水孔多达948个,所以被称为。“千眼桥”这座桥始建于明代,是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在古时候,千眼桥是鄱阳湖两岸的必经之路。在桥建成之前,两岸百姓往来,涨水时可以渡船,枯水期时则只能靠淌水踏泥通过,可以说苦不堪言。明代崇祯年间,都昌籍官员钱启忠提出集资修桥,一呼百应,历时五年终于落成,后人又把这座桥称作“钱公桥”。明清时期这座桥是两岸民众便捷来往的交通要道。
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两岸群众往来早已不再依靠“千眼桥”,它却变成枯水期时鄱阳湖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各方游客前来参观。
江西文物部门表示,每年鄱阳湖进入枯水位时,石桥就会露出水面。由于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浸泡在水里,加上泥沙风浪的冲击,古石桥桥身损坏严重。为此,文物部门专们拨款90万元对桥墩、桥面进行维修加固,这是这座古桥自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大修”。维修工程从去年12月就开始,为期2个月,这次维修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仍然采用花岗岩等材料,力图恢复百年古桥的历史面貌。[4]
参考资料
[1] 鄱阳湖里沉睡惊世遗产.中国艺术报.2012年4月6日 [引用日期2013-10-26]
[2] 鄱阳湖水位下降 湖底露出近3公里长明代古桥.中国青年网.2013年10月26日 [引用日期2013-10-26]
[3] 鄱阳湖逼近极枯水位 湖中明代石桥显露.参考消息 [引用日期2014-12-31]
版本二:
今年鄱阳湖枯水期比往年早了近两个月,湖区提前重现了“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象。记者了解到,部分水域湖床裸露,成片的蓼子花海覆盖其上,鄱阳湖变成了游客口中的“最美草原”。
随着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与蓼子花海一起展现在游客面前的还有湖中那座始建于明代的千眼桥。据介绍,丰水期时,鄱阳湖一碧万顷,古桥隐藏在湖水之下;枯水期时,湖水水位下降,古桥便露出水面,引得一众游人登上古桥,重走前人的“跨湖之旅”。
始建于明崇祯年间
由钱启忠集资修建
多宝乡地处九江市都昌县,其南、西、北三面濒临鄱阳湖,境内既有神秘莫测的“魔鬼三角”水域,也有历史悠久的老爷庙等名胜古迹。在多宝乡西部蒋公岭附近的鄱阳湖水域中,“隐藏”着一座明代古桥——千眼桥。
据都昌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蒋辉芸介绍,千眼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距今已有385年历史。古桥是在当时南康府(府治即今庐山市)官员钱启忠的带领下集资修建的。
时光回到1631年,当时钱启忠作为一方官员,为体察民情来到了今日的都昌县多宝乡附近。时值秋冬,鄱阳湖洲滩裸露,钱启忠踏上泥泞、冰冷的湖床,亲自体验了一番百姓们往来通行的道路。这一次艰难的跋涉使他决心帮助百姓修建一座石桥,以免除泥污之苦。钱启忠当即捐俸集资,提议买石购木,招募匠人,在湖中筑坝修路。他的这一行为得到了南康府内诸多人士的支持,当时的多宝乡大户许君擢等人为此倾囊相助,乡民们更是踊跃出力。
历时2年,众人在湖滩最深的洼泽中建起了一座长约500米的木石桥。为纪念钱启忠的功德,后人将这座木石桥叫做“钱公桥”。到了清嘉庆二年(1797年),时任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令的刘达桂丁忧返乡,亲眼目睹“徒步涉水冻毙者”,于是联络星子县名宦黎世序等人,捐款集资,成立“永济会”,亲自主持石桥修建工程。历时5年,终于建成一座长约2500米的石木桥,与钱公桥连成一体,成为如今人们看到的千眼桥。
全长2930米
因有近千个泄洪孔而得名
据多宝乡昭兴村书记刘志钢介绍,如今的千眼桥总长2930米,桥面宽0.8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水中石桥”。除了特别长之外,桥身还有983个泄洪孔,因此得名为“千眼桥”,当地人又称之为“千孔桥”。
千眼桥是木石结构桥,桥墩用松木木桩辅助支撑,这些松木木桩硕大,且深深地立于湖泥中支撑着整座桥面。桥墩之间并排横卧着2或3块长约3米的花岗石,这些花岗岩石便是桥面。远远望去,桥面连成一线,犹如一条青龙穿越鄱阳湖,十分壮观。
千眼桥的建筑风格有些类似于赣东北婺源古村中的板凳桥,一座座桥墩、一条条长石组成一个个“板凳”,拼在一起便是这座千眼桥。百年来风雨磋磨,如今的千眼桥很多地方都已损坏,铺成桥面的条石多有错位,桥墩和桥面分离,无法行走,想重走古桥的人只好踩在条石的棱角上小心前行,或者在桥旁的湖泥中放入石块垫脚。
虽然看上去只是普通的乡村石桥,但千眼桥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坐落在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底,且其长度近3000米,是我国同类古桥之最,也是第一座跨湖大桥,具有很高的建筑科学价值和考古价值。
连接庐山都昌两地
明清时的茶桑驿道
刘志钢告诉记者,千眼桥历经明、清两代,曾经在鄱阳湖两岸百姓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陆路、水路交通的发展,千眼桥早已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渐渐成为当地人心中的一种故乡情结和地方名片。
千眼桥位于都昌县多宝乡的蒋公岭附近的鄱阳湖中,东起都昌县多宝乡蒋公岭,西至鄱阳湖主航道,与庐山市隔湖相望。自宋至清,南康府衙设于星子县(今庐山市)南康镇,当时的南康府辖都昌、湖口、星子三县,蒋公岭则是都昌至星子去浔阳(九江市古称)的重要驿站。千眼桥连接着蒋公岭和星子县城,是都昌至星子、浔阳的茶桑驿道,也是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往来的主要通道。
每逢秋冬时节,鄱阳湖水位下降,石桥便露出水面。两岸的商人、农民从各自的岸边乘小船登上湖洲,再挑着货物、农产品踏上石桥,往来于两地之间。这样通过石桥穿越鄱阳湖,大大地缩短了人们往来两地的时间,既方便又快捷。
在千眼桥建成之前,当地百姓若要往来都昌和庐山、九江,夏季时,尚有船可渡。冬季时,人们便要踏着淤泥,蹚着刺骨的湖水而行,常有行人冻伤甚至冻死的惨事。如今站在这座曾造福一方百姓的古桥上,还能感觉到它的厚重、沉稳。远处的庐山市若隐若现,夕阳下,仿佛能看见数百年前对岸百姓挑着行李走上石桥,踏着欢快的步伐缓缓而来。
桥体用木桩固定
至上世纪仍可使用
千眼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鄱阳湖上第一座跨湖大桥。由于鄱阳湖水位呈季节性变化,当时人们建桥时只能选择在冬季枯水期,加上建桥工程浩大,条件艰苦,明清两代都是历时数年才建成。
据蒋辉芸介绍,为了使这座千米长桥稳固不倒,建桥的匠人们将桥分为3层。最下层是松木桩,将松木大桩深深打入湖泥中,作为支柱。每5根支柱上支撑一块横放的短石头作为桥墩,桥墩和支柱之间还设有一块两边带阻痕勒住边口的长条麻石,如此便构成了一个较牢固的桥墩。最后,在桥墩上铺上并排悬放着的2或3块长条状的花岗岩石形成桥面,每根条石长约2米,有的能达到3米,石头重约600斤,可承载行人、货物,十分坚固。
由于百年来风吹雨打,年久失修,千眼桥的桥面受损严重,有些地方只剩下一根条石,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俨然一座“危桥”。刘志钢称,“上个世纪还有不少人从石桥上来往,那时昭兴村人从千眼桥到庐山市,比到都昌县近得多,我年轻时也曾走过石桥。”后来,随着交通的发展,鄱阳湖大桥建成,千眼桥终于不再承担供人通行的重任。
湖底多砂石
可固定桥墩
泥沙沉积在湖泊中,被水流带到各处。在没有现代化技术的古代,仅用木桩支撑桥墩、桥身,很难想象石桥是如何屹立不倒的。为何这座历经数百年的古桥依然能够承载行人通过呢?
记者了解到,千眼桥位于鄱阳湖南北湖分界线——松门山岛以北的水域,此处湖水狭长,实际上是鄱阳湖的入江水道。刘志钢告诉记者,鄱阳湖底并非只有淤泥,还有许多砂石,砂石与淤泥混合,使湖底地面更为密实,足够桥墩受力而不下陷。
刘志钢称,每年冬天昭兴村都会有人对千眼桥进行一番小范围地修缮,曾有人把桥孔细细数了一遍,竟然有1180眼之多。其实还远不止这些,在靠近沙山处还有不少被湖水、泥沙流冲毁的桥体掩埋在淤积的泥沙之中,难以觅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