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沉默的大多数》有感(1)

       后来,书架上出现的书越来越安静……

       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安静的呢?能想起来的最早的是初三班主任的评语。当然,也不是从此就远离了话语世界,只是沉默的时候偏多。外婆家曾经养过一只狸花猫,数月大时,上串下跳,对于躲猫猫、抓尾巴、抓手指极为热衷。人与之玩闹,起码要疯一个。一段时间后再见狸花猫,除了肥硕的体态变化外,性格反转让人猝不及防。以前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两句,仿佛只一秒钟,它“噌”地一声就出现在眼前;再见之时,即使站在狸花猫面前,对其耳朵呼啸,它都能忽视你的存在,或者用阴沉沉眼睛侧目一下,表示不要打扰大佬的休息。小孩子长大了!这个是当时的感受,可能是见的猫少了,现在也是这般认为。

        所以,我觉得人也是一样,年岁增长,愈发吝啬于言语。不仅猫见得少,人我也见识得少。后来,很幸运有了小姐妹,才知道闺蜜间的窃窃私语可以是说不完的;生活到女生寝室,才知道夜聊这个事情可以如同幼时妈妈的晚安故事,不知不觉将言语带到梦中。应该有很多人就像王小波描述的那样吧: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长时间独自沉浸于生活的一角,性格使然,喜欢在角落中观察人间烟火。有时候也幻想自己是扫地僧,在某个重要时刻,爆发一身精湛武艺,拯救住地球。无聊的臆想可是自得其乐。这样子的性格,大概是相当不讨喜,然而年岁增长,依旧愈发不想言语。

       关于信仰,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坚持人应该有之,无论是宗教也好,还是科学也罢。当然,不一定要精于其道或者皈依其门才算信仰。如同老家的日常拜神,有点佛道兼容,袅袅香火中跪拜的人,也不乏有大字不识的阿嬷或者立足于三尺讲台的老师,等等。如今谈信仰,准确一点说,应该是谈信念。王小波说信仰可能会被滥用,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这种可怕情形不用想象已经发生。那么关于信念滥用呢,是否也应该要有所警惕?历史发展中出现很多很多思潮,有的人给其命名,定其褒贬,划分正确与错误,再引领更多的人去追随他们认为正确的信念,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的评判标准在相同的思潮中诞生甚至趋同。没有反对的声音,只有满堂喝彩声,窃以为这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

       王小波在《知识分子的不幸》一文中写到:“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或许,保持住好奇与困惑,不断探索与思考,永远处于破与立的状态,是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跳出手掌心》一文中,王小波描述到:“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看到这一段话,突然有点脸红,因为我更追崇历史沉积的文化遗产,毕竟是经过时间洗涤。犹记得,在当时我系文学专业方向上,私底下存在着一条时间鄙视链:上古神话>先秦散文>两汉辞赋>魏晋南北朝诗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曾有一同学吐槽,有一个理科男跟她说:“你们中文系的想必看了很多书吧,不如我们来聊聊诗歌。”同学吐槽到:“他跟我聊诗歌?可我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呀!聊诗歌也就罢了,乐府民歌很美,唐诗宋词也不错,可他偏偏不是,聊的是现代的,现代的也就罢了,可他聊的是他自己写的!”自己写的,写的,的……当时年少无知众人笑翻,如今这种乐事已少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今天很好,明天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随笔|《沉默的大多数》有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