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并不遥远,现在是你掌握预测未来这种超能力的时候了。

01、预测未来可能吗?当然!

曾经,网络上有一个心理测试题:如果你能拥有一种超能力,你最想要哪一种?选项包括读心术、瞬间转移、穿越时光和飞翔。

答案是针对人们不同的选项来进行心理解析。这样的测试题,大概也就是供大家娱乐娱乐。

但,要说到超能力,上面的穿越时光和我我今天要讲的内容还有那么一点关联。穿越时光,你可以穿越到过去,当然也可以穿越到未来。到那时,预测未来对你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对,我今天要说的就是“预测未来”的那些事。

你也许会说,预测未来?可能吗?以为是拍科幻片?以为是算命先生算命吗?超能力只是拍电影罢了,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真的吗?预测未来真的不可能吗?曾经我也一度相信,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感慨:如果早知道怎样怎样,我就不会这么做了。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也曾不止一次地这么说过。

但是现在,有人告诉你。未来,是可以预测的。

他把预测未来的能力称为“远见力”。

他认为,“远见力”是一种能力,是可以锻炼和提升的能力。

他认为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就是运用了远见力的其中一个触发器“反其道而行”,从而赢得了数十亿的美元。

他认为,“远见力”拥有七个触发器,一旦你掌握了这些触发器并运用起来,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预测未来的人。

这个人就是美国的丹尼尔·伯勒斯和约翰·戴维·曼。

丹尼尔是一位未来学家,也是科技发展领域的咨询大师,他专注于科学和创新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为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们提供建议,帮助他们发现创新机会、解决经营难题。微软、谷歌、IBM、凯萨医疗、东芝、通用汽车、宝洁、美国运通、西北大 学凯洛格商学院、安永以及迪士尼都是他的忠实客户。伯勒斯还成功创业并妥善经营着6家企业,他的演讲足迹遍布全球,并著有多本关于创新的书。而约翰是一名畅销书作者。

他们还专门为此撰写了一本书,就是这本《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未来并不遥远,现在是你掌握预测未来这种超能力的时候了。_第1张图片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能说我具备了这种能力,因为它需要我们不断的练习自己的思维从而养成分析未来的习惯。但是我要说,我相信了,预见未来的可能。


2、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作者在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远见力的七个触发器,也就是我们预见未来的七个原则。


▶从确定性开始

▶洞察先机

▶变革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反其道而行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

▶主导未来


——从确定性开始

这一触发器基于两队现象的对比。一种关于变化:周期变化和线性变化;一种关于趋势:硬趋势和软趋势。

周期变化类似于心电图或者连绵不绝的高山。它起起伏伏,忽高忽低,循环往复,例如,生与死、日与夜、四季交替等。

线性变化类似于你随手画的一条曲线,但是只有一个方向。它没有起伏,没有交替,例如,人的衰老、信息科技的发展等。

而远见力就是要认识线性变化,发现其与周期变化的关系。但是前提是,我们应该分清,某种现象是周期性的还是线性的。比如,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房价到底是周期变化还是线性变化?房价是否会有低落的迹象还是会一直处于上涨的趋势呢?我们慢慢来探讨。

和变化一样的,还有软硬趋势的对比和定义。

【硬趋势是基于可测量、可感知、可预测的事实、事物或客体得出的推测;软趋势则是根据似乎看得到、似乎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硬趋势绝对会实现,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时可能会发生的、未来的变数。所以,找出硬趋势,就能看到未来;找到软趋势,就能打造未来。】

想要拥有远见力的关键就是学会如何分辨什么是硬趋势什么是软趋势。

我们自己可以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把属于周期性变化和线性变化的事项都列出来,认真分析一下。每次提到未来话题的时候,很多人会抱有排斥心态。会被很多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蒙蔽双眼,忽略了那些我们确定的事。如果我们先从确定的事情着手去做,去分析,很多和未来连接的事就会慢慢浮出水面。

——洞察先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洞察先机的警醒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等。其实这个技能还有一个知识储备的前提。因为洞察先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就像作者在书中讲到海啸来临前所有人的反应一样。只有你掌握了海啸来临前的自然征兆,你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危机的规避。

由内而外的主动改变,就是告诉我们,要主动而不是被动。人们常说:危机即是转机。所以,我们要再危机来临之前,让自己主动拥有更多的把危机转化成转机的能力才行。

——变革

一切的变革都来源于思维和技术的变革。在上一章节作者提到了科技进步的八大路径以及三大数字化油门。在我们每天不断吸收新的科技变化的同时,因为我们身在其中,所以感受到的变化不大,但是,当你跳出来认真分析一下就会明白。科技带给我们的变化真的是革命性的。

至于思维变革,我最喜欢的就是本书中作者讲的一个故事:一只新鱼缸。

【做了一个热带鱼缸,在中间嵌入一块玻璃,将鱼缸分成两个隔间。在其中一个隔间放入一条捕食鱼,在另一个隔间放入一些捕食鱼通常会捕猎和进食的鱼类。开始的几个小时,它疯了似的试图捕食,但每次都撞到玻璃隔板上,一次又一次。最后,它终于停止了尝试。然后,我们移除了玻璃,每一个人都想看到捕食鱼吞噬它的邻居。但是,大捕食鱼始终都留在鱼缸的一侧。】

如今,科技正在消除一切玻璃壁垒。但是,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已经成为了鱼缸中的捕食鱼,在自己的心中建了一道思维壁垒,我们不愿去尝试曾经以为的不可能。我们不知道阻碍正在慢慢消失,自己可以遨游大海。

如果不能打破思维壁垒,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

考试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的13字箴言:先易后难,先会后不会,绝不留白。

跳出你面临的问题就是:先会后不会的另一种理解。但你拿到卷子,一重重的问题都涌了出来,你该怎么办?看着那么多都不会的题怎么办呢?

只关注一个问题,先做自己会的题。到最后,也许你会发现老师和生活有时候都会出现BUG。那就是有些你不会的题的答案就隐藏在你会的题目中。这种情况我在考试时经常碰到。这和人生其实一样。

跳过你眼前的问题,你会发现你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它。你真正的问题会在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像剥洋葱一样的一层层浮出水面,清晰可见。

所以,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在你认为的问题出现时妄下判断。因为那时候你的判断结果往往是:不可能,不行,我做不到。

当一件事违背了我们的习惯和本能时,我们会感到特别的困难。不妄下判断就是这样的不简单。但是妄下判断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清楚真正的机遇和危机。只有认清真正的问题,我们才能各个击破。

——反其道而行

反其道而行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在开篇,最这就提到了股神巴菲特: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

当然,在这个科技数字化高速运转的社会,我们盲目的逆向也不对,这里说的反其道而行也是经过科学分析后的一种行动策略。

书中举例亚马逊的虚拟书店,被别的书店以同样的方式开启后,它反其道而行上线了服装、玩具等各类百货,亚马逊在高度竞争下完美的从虚拟书店转型成为了一个虚拟的百货商店。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网上流传过的一个故事:


【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

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开了一个餐厅。

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

----这片区域很快就繁华起来了。

第一个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非常赚钱。

第二个看到后也跟着开了个加油站。

第三个跟着也开个加油站。

----大家开始了恶性竞争!所以大家都没得玩!】


我们先不论这个故事是否存在种族歧视什么的,单从故事本身来看,反其道而行在商业和未来预测上的运动还是很多的。


未来并不遥远,现在是你掌握预测未来这种超能力的时候了。_第2张图片

——重新新定义和再创造

重新定义和再创造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彻底打破原有的模式,完完全全的创新;一种是在旧的事物上面开发创新,也就是旧瓶装新酒。

书中提到的两点我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持续的去商品化和重点不在工具而在于如何使用工具。

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创新和变革都具备这样一个特征,那就是“去商品化”。就像提到星巴克,你想到的不是咖啡,而是小资情调;提到香奈儿,你想到的不是小套装,而是优雅的气质。所有的广告营销以及品牌推广,只要你能够做到去商品化,注重企业文化的同时你把文化根植于消费者的心里,那么你品牌的责任就大了,意义也大了。

关于使用工具,让我震撼的是作者提到了:微软Word有4000种功能,你使用过多少种?

我瞬间就懵了。所有前人发明出来的工具,我相信都是凝聚了多人的智慧和力量研发而成的。当我们抱怨不好用的时候,也许就是因为我们不会用。所以在旧的工具中发现新的功能,运用起来,未尝不是一种重新定义。

基于眼前已经发生的变化对事业进行再创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力的战略,是一种我们可以主动去改变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

——主导未来

能够主导未来的就是我们的未来愿景。未来愿景不是我们的希望或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实际持有的对未来的预期和笃定,或好或坏。

所以,未来愿景不都是好的,我们要管理好我们的未来愿景,要积极塑造自己的未来。

新未来的特点:沟通、合作、信任。

未来就需要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

未来并单单指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未来也许就是几年后,几个月之后。未来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发生在眼前,现在是我们的关键时刻。反应迅速的人会拥有更好的未来,反应慢的也许就会被拍在沙滩上了。

3、兼容并包原则。

关于远见力,书中提到非常多的变化、变革、发展等现象。那么变革了就意味新的革了旧的命,就真的意味着新的事物出现,旧的事物全部消失灭绝了吗?

当然不是!

书中也不短提出的一个外原则,就是:兼容并包原则。

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包容心的社会。多变同时多样,多样化就意味着每一种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存在即合理。

书中的例子是:虚拟书店和实体书店的并行。

现在,很多人会说开书店会赔钱,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在网上买书,折扣大,方便,可搜索等。实体书店的优势不明显。

然而事实是,实体书店有实体书店的客户群。如今的实体书店很多都会和咖啡店合为一体,主要是为了给那些喜欢来实体书店的文艺青年营造一种氛围,这里可以喝着茶读着书,环境优雅,接人气儿,甚至有很多有趣的活动喜欢组织在书店举行。

虚拟书店在这方面就显得冷清孤单了些。

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价值。所以,对未来预测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一项考虑进去。

最后,我想说说这本书的装帧,真的是美翻了。逼格非常高。太值得收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并不遥远,现在是你掌握预测未来这种超能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