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

多图预警,流量慎入。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1张图片
ShanghArt Gallery, 上海

所谓的展览,从较为广义的角度上看,可以泛指一切用于展示摄影作品的场合。包括但不限于画廊、公共空间、活动现场、线上平台、街头艺术、摄影比赛、出版物等——实际上,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最大的展览,就是每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2张图片
我的朋友圈随机截图

但是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我们为什么要参展和看展,参展和看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入时:康泰纳仕百年摄影展,UCCA, 北京

它并不会立刻、立竿见影地提升我们的审美,这是首先可以确定的。从来不存在一个展览,可以让你在短短的观展时间里从法师变成艺术家。但是与此同时,不管是作为拍摄者参展,还是作为受众观展,都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提起艺术展览就是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

诚然,我们必须承认两件事情:第一是以目前国民的平均美育水平,指望中国人在展览这个事情上有多高的平均水准,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展览、或者看展时候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是很难避免的(所谓“国内很多展览,只是把照片挂起来而已”);第二,虽然平均水平有限,但既然我的读者都是摄影爱好者——或者说至少是愿意看看艺术类的东西的人,那么我们应该和random pick出来的路人有所不同。

这次,我尝试着从“参展”或曰“策展”的角度出发,跟大家一起聊聊一次展览如何才能操持出来,相信对于大家理解如何“看展”也不无帮助。囿于篇幅和我个人的经历与精力限制,很多东西不能也没办法讲得很细,但是希望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点的原理和一些简略的介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展览,学会参与和观看展览。也因此,很多社工类和商业类的操作过程,这里就不作过多介绍(因为我也真的一窍不通),更多专注在展览本身与“观看”产生关系的流程上。

在正文开始前,还是希望大家注意: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介绍,或者说对展览的“祛魅”。策展,是单独的、体系化的一门学问,这里除了帮助大家快速地建立对展览的一个大致的印象和概念之外,并不能提供太多东西。

一 为什么办展/不办展

办展带来了什么:

1.更理想地呈现作品。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各样的屏幕色域范围、色彩空间、校准程度、面积甚至包括观看环境的亮度等因素都有所不同,同样一张照片可能给许多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看体验——这对呈现作品其实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而办展,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传播的广度——肯定不如微博、朋友圈流传得更快,但确保了参与者的观看体验:在统一的观看环境、光线照度和场馆设计内感知物理上的同一幅作品。而且经过空间环境的设计和作品顺次、展品尺寸的选择,可以确保每一个观者,都在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符合艺术家和策展人展览目的的环境下观看。必要的时候,一些搭配的文字描述和说明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观者与作品的互动,促进对作品的理解。

2.出售作品。对,实际上有很多展览应该是为了销售的——虽然目前你在国内可能比较少见到这类展览。

3.摄影师的自我论断——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某一些特殊时间节点上,“展览”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对摄影师个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其必要性。最常见的,比如回顾展、追思展等。

4.获取反馈。一次艺术项目的表达效果到底如何、一个作品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艺术家的思想,在很多相对传统的艺术家看来,其实是有其意义的。

其他。例如为了出名、建立人脉、认识朋友,等等。


德国制造:从十九世纪到今天的德国摄影,SCOP,上海

那么同样的,有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建议摄影师办展呢?

1.你的作品不值得办展。我们在国内会看到很多非常奇怪的展览——比如说我个人曾经在北京见到过很多有点家底的摄影师强行办展——当然这固然符合出名、建立人脉之类的目的,但不要忘记,作品才是艺术家真正的生命,名气、金钱这些,都只是附带的产品而已。这方面,罗红近年的展览可能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极端案例——当然如果我们考虑上这位摄影人是自己搞了个展馆做展览,在现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可能也不全是坏事?最近有一位我不透露姓名的肖像摄影师,满世界要找策展人给自己的名流肖像办展——我不确定他最后有没有找到策展人,但是就算找到了,相信策展人会面临跟我一样的迷思:我怎么才能把你这些杂志用大头照弄成一个展览?

2.没有找到合格的策展人。这个话题后续会提及,这里就不展开了,考虑上现实国情,优秀的策展人其实并没有那么稀缺——但是资源怎么分配,这是另外一个故事。

3.摄影者没空。

4.环境和作品不协调。我举个例子,之前在北京的金宝街有一次展览,展出了包括一灯大师Joe McNally的作品在内的众多“中国”主题的照片。购物中心里用KT板隔起来的一个不大的空间里,各种作品密密麻麻地堆砌在一起,也没有专门的光照设计。这种逼仄的环境里,实际上主办方输出的作品尺寸并不算太小,就容易给人拥挤的感觉,而不愿意、也无法静下来欣赏作品。

5.没钱。

6.全是已经展出过很多次的老作品。此处我不点名批评某些国内的网红摄影师或摄影马斯特,阿不,大师。作品既然不是影史留名的佳作,每次宣传自己的时候还是稍微更新一下作品,老是守着一张照片一两次事件吃饭,吃相可能不太好看。

二:策展人

策展人,如果大家不够熟悉这个职业,不妨试着转换为电影的制片人、动漫的监督类似的角色来看,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按照展览的规模、策展人是否全职等因素,策展人会分为很多种——但无论如何,TA一定是对整场展览的体验和效果负直接责任的人。一般来说,大的画廊里,策展人的工作范围会相对限定一些,主要是提出展览概念、联系艺术家和挑选作品,并监督展馆展厅的布置——但是小画廊、或者独立策展人,经常还需要自己动手做一些裱框、悬挂、刷墙之类比较民工的活计。但是不论大小画廊,策展人往往还不得不兼有一些职能:创意管理,和行政。实际上,行政是一个非常琐碎但重要的职能,比如你有一个很好的展览,但宣传做得太迟——就会很尴尬。

策展人,既要理解展览的作品——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站在比艺术家更高的位置上看待一个展览,因为摄影师和作品之间太过紧密的联系,容易让他忽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需要策展人提出;同样,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未必熟悉策展的流程,甚至可能并没有很大的圈子,这时候就特别需要策展人站出来统筹全局。

比如说,摄影师看待自己的作品,往往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很容易使得他们希望在展览里增加展品的数量——但实际上这未必有利于观展者的体验。

这时候,也许需要策展人有一点沙考夫斯基式的沙皇气息——就像布莱顿双年展的负责人John Gill所说的,“这是你们的作品,但这是我的展览”。

总体而论,策展人的压力有二:一是搞定艺术家、画廊老板、媒体老师、藏家和观众这么一大票人;二是解决物料、装修、工程、账务等,很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一次展览,其实也是一次穷经皓首的系统工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一些看起来并不是太有创意、或者对艺术品味一般、或者缺乏琐碎工作的能力的人,却可以承接大量的策展任务了——可能他们手头握有比较丰富的关系资源,可以搞定很多人。

也同样的,认准一些金牌的策展人,就变得极为重要。现代社会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对于我们来说,认可一个优秀的策展人,可以有效降低自己看到劣质展览的风险。此处我需要隆重推介北京see+画廊的画儿女士给各位可能观展经历还不那么丰富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如果你们在北京想看展或者收藏原作之类的,找她没错。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3张图片
John Szarkowski,MOMA摄影部二代目主任

三 挑选和编辑作品

明确了自己的办展目的或参展目的,找到了合适的策展人,接下来,对于摄影师而言就是挑选和编辑自己的作品了。关于这件事情,马格南摄影师Sebastiao Salgado是这么说的:“我首先从接触印相样片中做初选,然后制作很多工作样片。之后,我从每卷底片中平均选出六张照片。最后我将图片减少到需要的量。”


假杂志,宁波

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其实是很难的——摄影师很难跳脱自己的身份,站在观者的视角上去看待自己的作品。这有时候会导致摄影师在选片时选择了自己情感或者工作量倾注更多的作品,而不是更有趣、更符合展览需求的作品。

总体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从海量的作品里,挑选出最适合展览主题、数量并且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形成视觉上的内生连续性的作品。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4张图片
杉本博司在展览现场接受采访

当然这里要注意,挑选图片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排序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来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是一个很稳妥的方式,但是如果艺术家有着强烈的视觉追求或者艺术主张,那么采用其他的方式也未尝不可。


“德国制造”展,SCOP,上海

这里就牵扯到了看展的人观看时候的一个要点:就像你在翻阅手机照片一样,很多展览的照片,不妨带着“翻阅”的态度,先去寻找策展人和艺术家着力表现的视觉和艺术氛围,当然这里就会提出一个要求——在我们的鉴别能力还相对比较弱的时候,可以先从一些比较大牌的展览看起。确定了,或者说开始模糊地感知到了一场展览的要旨,不妨再逐渐往下挖掘具体的作品和展览文字介绍的趣味性。

照片是非常表层的视觉艺术,然后才是触及心灵的艺术思考。如果一个照片在视觉上都很难吸引你的眼球——那你很难寄希望于它表达的思想可以被接收到。

四 选址和展览设计


HS Gallery, 上海


有茶会馆,成都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5张图片
西岸艺术区,上海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6张图片
不知名涂鸦墙,芝加哥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7张图片
32HOW咖啡馆,厦门

选址上,是选择画廊、博物馆、公共空间、商场,还是自己的小房间?

这里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展览的规模大小、面向的目标受众特性、展览主题是希望公开讨论,还是引发观者安静的沉思,包括经费和一些社工类的许可,都是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因素。

一般来说,我们在国内能看到比较多的,是博物馆、画廊的大、中型展览,和一些私人小画廊或者工作室的小型展览,商场、公共空间的展览这几年逐渐多起来,但在品质和数量上,尚与前述的展览类型有所差距。

但无论如何,很重要的一点,特别作为摄影师很容易忽略的一点:空间本身,是承载展览的实体,它对展览的表现效果的意义不亚于展览的影像内容。一个好的展览,空间和内容需要形成良好的配合和呼应。如果只在意自己的作品而忽视了空间,很容易造成观展体验的失调,最终影响展览的效果。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面对这个空间,解决几个问题:空间多大,空间的潜在人流量和方向,以及空间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天花板会不会漏水。展览现场天花板漏水,其尴尬窘迫可想而知。

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比如说面积大小,实际上我们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墙壁的多少、墙壁的面积和高度、包括电源的分布——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画廊内没有射灯来辅助我们观看展品。同样,如果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空间,那么容易引致观者产生恢弘、空旷、渺小等感觉,而小空间,则容易产生私密、隐蔽、窥探等情绪。面积以外,室内的配色是否适合展览,是否需要重新粉刷墙壁,是否需要重新铺设地板,墙面的材质如何选取如果有门窗的话光线会如何进入展厅,这也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Jacob GIls: 斯堪的纳维亚新摄影,HS Gallery,上海

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引导观者按照设定的顺序进行参观了。使用一些箭头和指示标志固然可以——但可能会显得比较跳戏。如果按照时间、视觉关系、内生连续性等要素来引导观者主动地寻找并迈向下一部分,就会显得非常精妙。

通常来说,完成了以上的内容之后,我们会思考几个问题:作品应该放多大,展出多少幅照片,照片的可能位置,和照片排序。敲定了一个初步的方案之后,我们会进入调整,直到最终真正进行“布展”这一行为的时候,确定下最后的方案。最终布展完成后,我们希望见到的是一个充分利用了空间,也充分展示了作品的体验。

以木木美术馆承办的Andy Warhol作品展为例。在一个天花板较矮、空间相对较小的空间内,策展人展出了大量Andy Warhol的宝丽来作品组合,而在相对宽敞、高大的空间里,展出的则是一些幅面相对较大的布面油画作品,和Silver Cloud这种需要大空间的交互式展品。

当然,我们还需要做出很多选择——比如,一些非常具有冲击力或者情绪太过于强烈的作品之间,可能需要留出一点空间供观者缓和情绪,比如第一张或最后一张作品,可以是比较戏剧性、或者有很强烈的暗示意味的作品,这种空间需求也会影响到输出的幅面和展品数量——比如说,森山大道的作品并不适合用于做大幅面的放大,那么如果选择了大空间来展览,可能就需要用更多的作品数量来填补,这方面,三影堂的森山大道展“太宰”无疑是做得很好的。

同样的,墙面本身也可以设计——展品是按照照片的那条线进行对齐?还是以网格式或者其他的形式进行组合?这都是非常消耗策展人和摄影师脑力的事情。

五 宣传品和配套文案


来自薛冰的收藏:Wolfgang Tillmans,池社,上海


“德国制造”展,SCOP,上海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多次提到,实际上文字对摄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展览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展览中的文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前言、艺术家自述、标题、图片说明、致谢等。这里对文字的把握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文字既要可以很好的辅助观者理解展览和影像的内容,但又切不可喧宾夺主——否则就成为了博物馆的藏品介绍。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8张图片
SINGULARITY·源,白鹿纪,北京

就像Roland Barthes所说,我们理应慎重地审视图像和文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包括语言信息在照片中的呈现方式。而在观展时,这种关系尤为需要我们谨慎处理——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观众而言,他们如果缺乏了对作品自身的理解,很可能会求诸展馆的文字来释放自己的这种压力。这固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可能考虑到中国的受众特性,会显得更突出一些——于是也就要求策展人和摄影师尤为慎重。


“德国制造”展,SCOP,上海

固然也有一些摄影师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诠释故事,不需要额外的文字解释——但是就如我在文章《一张好照片会自己说话吗》 中所述,实际上特别是在一些艺术性、抽象性比较强的作品中,适当的文字是有利于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我的。


“德国制造”展,SCOP,上海

我们来看看《德国制造》展览中这张作品的图片说明——介绍了作者、尺寸、标题等,有时候还会选择加上制作工艺——比如是“明胶银盐照片”或者“铂钯印相照片”之类的。以前的展览里,经常会采用一些卡纸或者标签纸打印图片说明,粘贴在作品附近,但现在也出现了很多像这种新式的醋酸片、贴纸等其他工艺的图片说明。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9张图片
SINGULARITY·源,白鹿纪,北京

宣传品和图录,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以桑拿团的“源”展览为例,shone叔切合这个展览的“群展”和属性和拍摄者的身份特征,采用了明信片+画册的印刷品,这样既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避免了商业类展览图录所需要的大量编辑时间,又可以确保传播效果,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

六 布展及相关

有了以上的步骤(我略去了所有比如邀请嘉宾之类的商业和社工环节,因为这个可能对于业余摄影者,包括普通观展者来说,不那么贴近),最后就是输出作品、裱框并悬挂布展了。

首先跟大家聊聊输出。


Jacob GIls: 斯堪的纳维亚新摄影,HS Gallery,上海

首先,输出不是你直接用打印机打印一张照片那么简单。作为照片来说,输出工艺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彩扩、现代的微喷、最近比较时兴的数字中间底技术带来的一些其他工艺——这种方式使包括蓝晒、铂钯印相等工艺焕发了新的生命。一张作品,适合用什么工艺输出,如何输出,都是很讲究的,要选择最适合的工艺。纸张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比如说相纸,含银量的高低、光面还是绒面,包括其他的很多性能指标,都会对最后的成品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之前和朋友聊及,捷克有一批高含银量的柯达相纸库存,确实可以使得展品的影调控制和细节展现,有一个新的高度——大家如果关注原苏东地区的摄影家,普遍就会发现这个特征。

同样的,即使是微喷,图片也还会需要摄影师在输出的地方盯着——或者至少是小样往来,确认画面的颜色调校和是否因为尺寸太大需要进行插值处理。

实际上高档艺术用纸都必须进口,收藏级的印刷设备国内奇缺,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品。

我在福建的某个地方看过一个小展览,展品有着非常严重的色偏——细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印刷方用的是CMYK色彩空间,而策展方对这件事毫无察觉,直接将SRGB色彩空间的照片交付输出,无怪乎最后悬挂上墙的与其说是展览,不如说是一场灾难。

输出完了之后就是裱框和悬挂了。沙考斯基说摄影就是“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点把人类的部分视锥框取下来”,可见裱框的重要意义了。这个环节包括了密封作品、选择相框、选择玻璃,嵌条的选择,等等。裱框有很多种选择方式,但是我想着重强调的,是目前在国内很普遍的一个问题——玻璃。


入时:康泰纳仕百年摄影展,UCCA, 北京


“德国制造”展,SCOP,上海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展览,即使是Conde Nast主办的展览,都很难避免因为使用的玻璃反光太强大大降低观众的观展体验。比如说众所周知我长得特别丑,结果看摄影作品的时候框里出现了一个巨丑无比的倒影,这是很烦人的。如果还有射灯形成的白斑——那就简直是一场灾难了。尤其是对幅面相对较大的一些作品,如果用了不合适的玻璃,很可能无法在相对较远的距离上全面地观看作品,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实际上,如果是成本相对宽裕的展览——还是不得不提到了钱的问题——可以尝试选用有机玻璃或者无反射玻璃,可以有效降低反光。如果是一些名家展览、或者大型群展,还是会建议策展方在这方面稍微多投入一些成本,否则观展体验上的损失就显得太大了。

最后,就是悬挂了。在墙面充裕的地方,可以使用固定在墙上的方式——也是大部分展览使用的方式。但是如果空间内墙面并不那么充裕,那么线悬也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


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_第10张图片
SINGULARITY·源,白鹿纪,北京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进入了最后的实际布展了。要注意作品悬挂的高度——一般以155cm左右为最佳(方便各种身高的人观看),墙角留下一些空余的空间避免观众相撞、预留好图片说明的位置、注意地板导致的水平变化,等要素。鉴于我不是专业的策展人,这个方面我并不能给大家提供太多帮助,只能是有多少算多少地说出我知道的东西供大家参考。

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灯光。通常来说,画廊会选择射灯+普通灯的范式,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在限定的照度范围内提供最好的观展体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更均匀的光线环境。总的来说,环境光线要适中,并且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图片上,如果能利用这种方式引导观众按照观展预定的顺序进行参观就更好了。这个环节,包括清理展品和展馆,在展览中也是需要日常维护的工作。

以上,就是一个展览诞生的一个极为粗略的过程。还是那句话,鉴于我不是专业的策展人,更多的是从“观展”的角度来试图理解策展,可能一些观点有偏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恳请各位斧正。但是这篇文,主要是为了向大家简单传输一下一个“策展”的过程,也希望以后如果有更多的中国业余摄影爱好者想有更多、更有趣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照片的时候,有条件把展览办得更有趣。也希望大家能对展览感兴趣,观看和了解展览,学到更多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观展的视角——业余摄影师如何参与一次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