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

昨天头图,炸了。

如某位毒友所说,可能是Sir文章意见分歧最大的一篇。

感谢所有理解的,也接受所有批评的。

Sir特别想回应的,是下面这个毒友。

很佩服这个公众号能将评论区的留言选成讨论区,让读者在接受作者的引导之后重新思考。希望这个号能一直做下去。@好名字

嗯,言论自由比言论正确重要得多,只要你们支持,《毒舌》会一直做下去。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张图片

好,进正题。

今天,Sir想聊聊近期朋友圈另一个热点——房地产

比如有这么一则新闻: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2张图片

连孕妇都要坚持离婚……

还有一则国字头的媒体发表题为:《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的评论文章。

文中提到:

有人感叹:美的、海尔、苏宁、国美做地产,娃哈哈、喜之郎、五粮液做地产,连长城床垫都在做地产,房地产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

看完后,是不是感觉更不好了?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3张图片

我们对房子的挫败感,总让Sir想起一部香港电影,彭浩翔导演,何超仪主演的《维多利亚一号》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4张图片

英文名《Dream  Home》

故事大写的绝望。

女子郑丽棠为了实现儿时梦想,拥有一间能看到维多利亚港的房间,不惜靠杀人制造凶宅来对抗疯涨的楼价。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5张图片

当然,这是夸张的戏剧效果。

相比之下,Sir更想推荐那些通过影像,更深入审视现实的作品。

这些,才算经典。

最近,又有一部经典在TVB深夜重播。

当年追得Sir三魂不见七魄,今天再看,依然心潮澎湃。

超五星推荐——

《创世纪》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6张图片

《创世纪》是TVB1999年出品的台庆剧,分两部,共107集。

导演戚其义,编剧班底以司徒锦源为首。

主演囊括香港无线老中青台柱,包括罗嘉良、陈锦鸿、郭晋安、郭可盈、汪明荃、秦沛、古天乐、蔡少芬等等,林峯、刘恺威、黄宗泽等新人也有出演。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7张图片

从题材上来说,《创世纪》是TVB的传统强项,商战加家族戏

在港剧的黄金时代,这类题材的剧集一直都很敏锐地号准香港社会变迁的脉搏。

某种程度上,《创世纪》可以说是同样经典的《大时代》的PLUS版。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8张图片

后者说股市,前者是房市,不管是哪个“市”,骨子里都是讲疯魔的欲望——

传统家族里的人伦道义如何被金钱巨轮碾压,还有没有人能守住初心。

《创世纪》堪称港剧的高峰之作,耗资1.5亿港币,迄今为止,仍是TVB成本最高一部。

不仅如此,剧中几个角色叶荣添、许文彪、霍景良、方建平,都可以说刻画入骨,金句不断。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9张图片

尤其对房地产的超预言,再一次印证了Sir的“邪门歪理”——

电影来自生活,又将反哺生活。

不信?

走着瞧。

比如,为什么要买房?

我们先来看一段台词,来自大反派许文彪:

我不是没有尝试过,我尝试安分守己,拼命干活!挣那么一点点钱!我试过!

但是外面那些人,外面那些人!他们懂建筑懂盖楼吗?他们只是拿一点点钱出来,花一点点时间,把房价炒高不断的赚大钱!

这叫做公平吗?

你去问问他们!随便问一个人!问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他们的答案你很简单,只想要一间很普通很普通的房子!为什么他们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供一间房子呢?

因为是那些有钱人在耍他们!越有钱的就越玩的起!

这个世界公平吗?这个世界公平吗?!

这段话其实是编剧司徒锦源,借许文彪之口说出来的。

也是他自己的心曲。

司徒锦源,这位曾经为杜琪峰写出《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非常突然》等经典剧本的编剧,在1999年回归香港无线,创作了这部《创世纪》。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0张图片

45岁的他没有买房,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为何用真金白银买楼,建筑商只给你七成实用面积,你也要接受这近乎骗人的行为?”

在他看来,政府是保护极少数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实力雄厚的房地产财阀,比如剧中的奸商霍景良。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1张图片

霍景良曾经说过:

“你看外面的大楼,我敢说十栋有九栋是骗回来的,就看你是做骗人的那个还是被骗的那个!”

司徒锦源应该是倾向于赞同“为富不仁”四个字。

房市就是这帮人的游戏场。

还不够清楚吗?陈锦鸿扮演的许文彪,正是司徒锦源的代言人(是的,并不是罗嘉良扮演的叶荣添)——

从外形上看,都戴着眼镜。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2张图片

许文彪天生遗传母亲的哮喘,想通过跑马拉松来锻炼身体。

司徒锦源,天妒英才,48岁因为肺癌在香港过世。

或许,司徒锦源在许文彪这个角色里寄托了不少个人的情愫。

也正因为此,许文彪成为TVB剧里思想最丰富的反派。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3张图片

他的“变坏”是一个本来打算安分守己,相信天道酬勤的有志青年。

在不断被挑战做人的原则,被冲击道德的防线后,最终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轻松”的道路——

投入到翻云覆雨的房产交易中,成为叶荣添的幕后师爷。

而一旦羽翼丰满,又站在好兄弟的对立面。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4张图片

读懂许文彪和叶荣添的关系,也就读懂《创世纪》了。

与从小凄惨的许文彪不同,叶荣添的家庭,是半路中落的。

所以,他是达尔文主义的绝对信徒,相信适者生存。

有人的地方就有变数,有变数就还有机会。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5张图片

这个角色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不是滥好人,但也不是大奸大恶之辈。

他做生意时可以说不择手段。

但是做人又恪守对家人、朋友的忠诚,对恋人也算有情义。

是真正把职场和生活分得很开的男人。

还记得叶荣添的第一桶金是怎么赚出来的么?

盖屋村。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6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屋村就是公房,是港澳一带对于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廉租房的称呼。

如果经常看港片的,对屋村的环境应该不会陌生。

不少电影都有过展示,《天水围》系列、《窃听风云3》,还有麦浚龙的恐怖片《僵尸》。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7张图片

屋村是时代产物。

相对逼仄、沉闷的建筑环境,在香港发展的早期却成为部分房地产商人掘金的战场。

可以说叶荣添的发迹也是有“原罪”的,也是在灰色地带里摸爬滚打过来的。

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他悟性高,很会学习。

在《创世纪》的后半部,他想到了一个故事,并且拿这个故事作为自己的毕生梦想——建造一个无烟城。

这个梦想并不是他的。

是他的好朋友兼敌人,许文彪。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8张图片

把中国人一步一步地带向全世界,在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是下一个世纪。

为中国人提供最好的民生设施,把全世界最理想的城市规划融汇一体。

有没有发现,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构思的“无烟城”,神似上海浦东,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19张图片

而此时,真实的“无烟城”房价飙升。

在要不要买房的问题上,我们其实是为所谓的“安全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奸商霍景良有一句台词,太戳真相。

他说香港人有“一窝蜂”的毛病

省吃俭用玩股票,妄想一朝发财,他们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赢家是什么人。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20张图片

眼下,到处可见“一窝蜂”。

如新闻报道,因为担心限购政策,上海市民也纷纷涌入民政局办起了“离婚手续”。

这,应该不是叶荣添所能想象得到的“安居乐业”吧?

说白了,无烟城,其实寄托了香港人崇尚自我奋斗,创造理想家园的信仰。

整部《创世纪》,其实一直在强调"家的概念”。

还记得叶荣添最后震撼人心的演讲么——

我记得我爸爸曾经说过:“万丈高楼从地起”,当时我爸爸希望我明白“做人要务实”这个道理。

但是到了今天,我从中领略到另一番的意义:每个人都有他来的地方,就是他的家,所以,如果我们不珍惜这个基础的话,我们所走的路就不会宽敞,也不可能攀得更高。

但最后真正赢得“家的幸福”的,不是聪明的许文彪,也不是自信的叶荣添,恰恰是“三兄弟”中,最傻乎乎的马志强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21张图片

他说不出那种听起来振聋发聩的强者金句。

马志强的名言是:

做人真正的精神,首先是要让身边的人开心,然后自己才会开心,这种才是做人真正要享受的意义。

他用简单消解复杂,用善良抵御心计,活得很坦然。

但也正因为此,马志强没有疯狂投入到尔虞我诈的商战中。

与叶荣添、许文彪相比,他是唯一做成了自己的那个。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22张图片

这是不是在暗示:无为,有时候是一种保护机制。

在Sir看来,《创世纪》的本质,是反英雄主义。

它不经意呈现的,是理想主义者在失败,或成功后不可避免的绝望与茫然。

有一场戏,Sir至今想起来,都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感。

这段情节讲的是“放弃”——

许文彪得知自己的恩师、人生导师坚叔也在收黑钱,为地产商贩卖内部信息。

本来就遭遇家庭压力的他已经到达崩溃的边缘,他照旧打算靠跑马拉松来发泄。

但是随着他超过一个又一个跑友,脑海里却浮现着曾经经历的一切。

他突然开始怀疑自己如此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赢了又如何呢?

于是,在即将到达终点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然后“潇洒”地掉转头离开跑道。

终于,他放弃了之前坚持的所有原则。

选择成为他最不想成为的自己。

当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像许文彪那样,面临大善大恶的选择。

我们经常面对的选择往往是很具体,甚至是很庸常的,比如要不要买房。

坦白讲,很多人都说过,我不要买房,我打算租房,租房多好啊,不想住了就搬家,可以尝试不同的地方,不同风格的房间等等。

可是,当年这样说过的这些人坚持下去的越来越少,看房买房的越来越多。

怀揣着诗与远方的我们,或许曾经鄙视过为几块砖瓦所累的现实生活。

但随着亲密关系的稳定,家庭成员的加入,社交圈子的更迭,拥有自己的房子越来越成为刚需。

而讽刺的是,很可能,我们开始像许文彪那样选择了被欲望裹挟得更紧,更喘不过气的生活。

这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我们反对媚俗,希望获得身心的自由。

但是这种“自由”所带来的失衡、无所适从又是我们不能承受的。

相反,媚俗反而是容易的。它只需要你放下个人意志、个人追求去迎合大多数的意志,于个人来说又是轻松的。

这就是轻与重的悖论。

可惜,在此之后,Sir鲜少看到对人生困境如此精确描述的TVB剧集。

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_第23张图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疯的不是房价,是买房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