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和钢琴的小众与大众

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指古琴。作为中国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汉代嵇康、司马相如,唐代李白、宋代苏东坡、宋徽宗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与古琴的典故。

嵇康琴曲广陵散的故事、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李白的琴诗、苏东坡论琴、徽宗弹琴爱琴留下松下听琴图。

古琴和钢琴的小众与大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为文人乐器,琴是演奏给自己听的乐器,更是修身养性的技艺。

琴的故事,随手拈来都可以做长篇大论。可是,琴却一直作为小众文化流传在今天的社会。

我由钢琴专业转向传统音乐研究,主要研究了古琴的历史与现状。一种西洋乐器,一种中国极富文化积淀传统乐器,让我更多地思考两种文化的差异。

钢琴短短300多年的历史,在当下的中国的传播如火如荼,而提到古琴,却是阳春白雪,人们多数时候连琴的模样都不知道。

古琴和钢琴的小众与大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古琴和钢琴的小众与大众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两件乐器在今天的流行程度完全不一样呢?

我认为背后的原因其一是文化。

古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产物,是文人用于修身养性的技艺。一般是文人自弹自赏的,再不然就是三五好友雅集时互相听赏。所以古琴音色优雅,声音细小。

现代西方钢琴是沙龙文化的产物,是表演性的乐器。所以声音洪亮,音乐宽广。

文化决定了音色音量,音色音量决定了受众的多寡。

这是一个热闹的时代,宣扬自我的时代,古琴文化的本质就是这个时代边缘化的、小众的一种雅文化。这决定了钢琴适应主流文化,古琴适应小众文化。我问过一些朋友,稍微了解古琴的会说,古琴太深沉了,不懂。

原因之二在于两种琴的教学体系差异太大。

古琴从汉代以来,不仅形制未变,教学方法也较少变化,以口传心授十多首琴曲为主。并不适合大面积传播,

钢琴的教学不仅有严密的步骤和体系,还有海量的教程、曲目,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技术理论、创作理论相关领域都是浩瀚的文献和广泛的实践。当前还流行各种教程的教学培训,各种结合互联网产品的教学工具。这远非古琴圈子可以比拟的。

作为古琴的粉丝,我深深地希望古琴能够发扬光大,但同时,我又希望古琴保持自己高雅的本色。可是雅文化一般都是曲高和寡的,这是否可以解释、可能古琴文化自身并不愿意和钢琴一样成为一种“流行”的古典音乐文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琴和钢琴的小众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