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

前言:

这一系列文章取自我在2013年出版的《一个人的出版史》一书,完整说明请参阅2012年序;您可以免费下载本书简体完整版ePub或PDF,其他阅读和下载渠道则请参考介绍网页。版完整列表在此。

寫於2010年12月5日######

最近一份新的工作,是在iPad上為紙本雜誌規劃電子化的流程、並且在轉換過程中擔任顧問。雜誌電子化的工作其實十分瑣碎、可大可小;小則直接將印刷版雜誌的排版檔轉成PDF,在iPad上就可以看,我甚至曾經看過這樣號稱電子化的雜誌,連印刷用的對位標(registration mark)和裁切線都還留著。

至於大者(我通常會建議客戶這樣做,不過目前能做到的幾乎沒有)則是針對電子化的目的和定位,重整編輯部的組織架構、指揮層級、以及工作流程,之後才是排版之後的電子版轉換和加值程式等等。

因為工作所需,我在iPad上收集了一些眾家出版品來研究,像是英文的Wired、Popular Science、Life,以及最近剛問世、由維珍(Virgin)集團大老闆Richard Branson創辦的「Project」等等,以及一些日本的類似作品。

就技術、內容、美術等方面而言,各家出版品各擅勝場;有些砸下重金自行開發閱讀軟體、有些其實是JPEG頁面圖檔的幻燈秀、有些是近乎純文字的ePub格式、有些則是畫面文字放大也不會糊掉的PDF、有些則使用出版軟體大家Adobe的解決方案。

這些手法並無高下之分,只看適不適合原來設計的目的。例如日本線上數位書店「富士山」的「e-Book Journal」雜誌電子版,頁面其實只是一連串的低解析度圖檔,一放大就現出原形;技術上照講是挺混的,然而內容紮實、版面在螢幕上閱讀也賞心悅目,照樣很受好評。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1张图片
「富士山」的e-Book Journal

這兩天剛好又透過email收到最近一期的「ATPM」(About This Particular Macintosh)電子雜誌,讓我在規劃電子版雜誌的過程中,又多出了一些思考空間。

創刊於1995年、以PDF格式免費發行的ATPM,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的電子版雜誌之一(1995年連知道「網站」是什麼的人都還不算太多);我在2002年創刊的MacZin雜誌正是以ATPM為藍本,當年也花了一筆錢購買長期使用其中文章的版權、建立編輯合作的關係。

收到這期ATPM之後,我在iPad上用「PDF HD」軟體開啟閱讀(用iBooks、GoodReader等軟體來開效果類似;只是一來PDF HD的介面比較簡潔,二來我剛好在測試它)之後,忽然有一種感覺:對我們習於靜態閱讀的人而言,或許編排良好的PDF文件,才是目前在iPad上最理想的閱讀模型。

之所以強調「習於靜態閱讀」有兩個理由:

  • 我自己習於靜態閱讀,所以這樣的感想基本上只能代表我自己;電子閱讀必須面對的客層,遠比我能代表的寬廣得多。
  • 我在近一年前寫的「閱讀蛋塔」這篇之中提過,「相對靜態的閱讀體驗」是一個好閱讀器必須具備的特點之一:「相對靜態的閱讀體驗:與同樣內容的網站相較,紙本書報雜誌的內容是完全靜態的;這是缺點,但也是最大的優點之一。大多數網站的頁面上,有相當多的部分是美其名曰『導覽』、『互動』,但其實閱讀時並不需要的內容,資訊量佔面積的比例不算高。」

也就是說,也許我們無法預測下個世代讀者喜好的方式,至少現在如果太強調互動或動態內容,可能會落入兩個危險的窠臼:

  • 互動或動態的「非資訊相關內容」會影響真正資訊的吸收,甚至危害整份出版品的資訊品質。
  • 如果一份作品動來動去的東西一大堆,但資訊量很少、或是被弄得很難吸收資訊,即使「好看」也可能本末倒置,讀完即忘。
  • 讓整部作品的成本效益變得非常低。舉例來說,某些類型的內容或許一個人花半天轉成5MB的PDF文件,就已經很容易閱讀,但現在卻得花幾個月的人力做成500MB的互動檔。後者這種狀況,有時候只是為表現而表現、或是為了可以多賣幾塊錢(或是可以收得到錢、甚至為了防拷),就資訊傳遞的目的而言並非必要。

我相信多媒體、互動、即時、電子化、網路化的書報雜誌必定是將來的趨勢,支持這個市場的讀者和廣告主的投資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才有雜誌想電子化、有書籍適合轉為電子版、而我也才會投入這個新的事業;然而,原本花一塊錢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是不是一定得花一百塊做成又酷又炫的互動電子版呢?做出來之後可以賣到一百倍的價錢、或是收到一百倍的廣告費嗎?

我沒有肯定的答案,我也在思考。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2张图片
ATPM十五年如一日的版面;或許稍嫌老套,但簡單的單欄式編排、恰到好處(以英文而言)的文字和行距大小,就閱讀資訊而言,不就是這回事嗎?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3张图片
某種程度上模仿ATPM、8年前創刊的MacZin雜誌(上圖右)。沿用了前者的基本版型,但在文字呈現方面根據中文特性做了調整;現在看來老套是有的,但整體感覺也還不太差。

Richard Branson的「Project雜誌」。這份雜誌的編排還是有紙本風格,但看得出來其實是針對電子版做的設計。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4张图片
Project雜誌

「Project」的內頁:設計還不錯,導覽方式略嫌複雜,在很多小地方額外設計了很費功夫的特效(例如照片中的大樓窗戶燈光會亮、天上的雲會跑),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被一些媒體文章或設計師批評為「華而不實」、「對讀者不友善」、「沒弄懂媒介特性」等等(例如GigaOM這篇和WebVisions這篇)。

我個人也不是很喜歡「Project」的設計,這一點也許見仁見智,不過讓我「驚嚇」的是它的版權頁: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5张图片
「Project」的版權頁

「Project」據我所知沒有紙本,所以這整篇密密麻麻的名單就是做出這份雜誌的一整支部隊。我知道Branson有的是錢,這些人事成本不算什麼;一本大型的美國主流紙本雜誌也差不多要這麼多人。甚至如果電子版經營得法,賺到的廣告費或許也夠打平開銷了。

但我的問題是:1. 電子版並沒有因為技術進步的關係,讓需要的人力變少;2. 相對於ATPM只用少少幾個人就做出來、雜誌免費、而且幾乎沒有廣告,Project這個模式所立下的典範(如果算是典範的話),會將互動電子雜誌的門檻變得多高?

或許批評者所謂的「沒弄懂媒介特性」,多少指的也是Branson用砸錢的方式做這本雜誌,把市場行情都給打壞了?

這是「Life」雜誌的電子版,簡單明瞭的呈現出以攝影為主的電子雜誌型態;圖中報導的是台灣的莫拉克風災: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6张图片
「Life」雜誌電子版

使用Adobe雜誌製作方案的Wired雜誌;沒有Project那麼炫耀複雜、也比純顯示圖片的雜誌多些彈性。由於兼具了從製作到銷售的完整流程,所以算是目前較具實用性、進入門檻也不算太高的方案。當然,工具不是重點,重點是內容、創意、編輯、以及行銷的功力和品質。

《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_第7张图片
Wired雜誌

回過頭來說,看過這麼些不同樣貌的電子版雜誌,今天(也許明天會不一樣)我覺得成本效益最高、閱讀體驗最好、而且資訊吸收最明確的,還是好的PDF版本。我所強調「好的PDF」,是相對於字比螞蟻小、一個頁面分三欄、看一頁得捲動好多次的「產地直銷紙本版PDF」;後者確實節省了製作時間,但帶來的閱讀體驗卻不理想,就像是強迫在眼睛上黏一個放大鏡。

從以前到現在,PDF出版品弱點除了互動性較弱、版面不能隨著螢幕或視窗大小自動調整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安全防拷的銷售方式,所以PDF雜誌幾乎不可能賺到零售營收;如果有人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其實Adobe已經試過很久),或許我們會看到很多電子雜誌返樸歸真,捨棄華而不實、並非必要的互動方式,回歸到來自「相對靜態閱讀體驗」的樂趣。

雖然超越PDF的新型態數位出版必定是未來的趨勢,但在新舊兩者之間,我相信仍存在著門檻更低、成本效益更佳、更為讀者吸收資訊著想的平衡點;而找出這個平衡點,也許正是我現在更應該去嘗試的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個人的出版史》對「大成本、大製作」電子雜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