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时间,我有幸拜读了阿伦·拉奥(Arun Rao)和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的著作《硅谷百年史》。现和各位书友分享一下书里书外的心得体会。
该书主要讲述了1900-2003这一百年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历程。建议各位书友购买纸质书:下侧左图为中文版,全书495页,可以从京东或当当购买,售价约80元人民币;右侧为英文原版,全书554页,可以从亚马逊中国商城购买,搜索“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Wealth in the History of the Planet”,售价为240元人民币。
全书共34章,具体内容可以参看该书目录:
该书对1900年—2013年发生在旧金山湾区的、以硅谷为核心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进程做了全面的研究,深入地探讨了 “硅谷”现象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促成要素。不同于诸多单纯讲述某些高科技企业或某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的书籍,该书是第一部按年代顺序系统地演绎旧金山湾区百余年来的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著作。作者试图从人文、思想、文化、艺术、教育、地理、体制和历史机遇的全视角阐述高科技产业在这片热土上产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突破。作为历史文献,该书讲的不仅仅是结论,对重要的发明、创新和初创企业,书中都详尽地记录了其发展过程中各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人物,力图给每个曾为后来的人类科技成就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以应有的地位,包括那些带有悲壮色彩的失败案例的教训。
该书内容分两条线讲述:基本的一条是按编年时间顺序,从斯坦福大学的创立一直讲到Facebook公司时代; 另一条平行叙述的线索讲述了不同产业或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包括无线电技术、惠普公司、半导体业的 “老母鸡” 仙童半导体公司、生物科技、风险投资、施乐硅谷研发中心、软件技术、苹果电脑、互联网和环保技术等。硅谷不是凭空出世的,它的创新和创业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其充满活力的体制, 而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因此, 该书也浓墨重彩地探讨了湾区周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在以西部淘金热为标志的开发 “西大荒”的时代,湾区成为机遇的摇篮和冒险者的乐园。无政府、乌托邦、言论自由、独立精神等各种思潮的自由撞击使湾区在前硅谷时代就产生了引领全美的文化潮流, 以摇滚乐、嬉皮士为代表的文化艺术潮流几乎伴随着硅谷起飞的全过程。该书每一章的后面都辟以专节讲述那一时期所伴随的文化、社会事件。
硅谷作为地名,近几十年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闻名遐迩,它是知识经济的代名词,以占美国1%的人口,创造了13%的专利,拥有超过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是创业和创新的中心,风险投资占美国的30%;它是优秀企业的生长栖息地,世界100强科技企业,有20家在硅谷,包括:苹果、甲骨文、惠普、Google、Facebook、Twitter、思科、英特尔、eBAY、雅虎、Adobe等等,可以说明星璀璨、富可敌国。然而,在1900年,硅谷还是一个遍地果园和农田的地方。人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硅谷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科技之都?
为什么没有横征暴敛、没有巧取豪夺,反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多年以来,自称为这样或那样“硅谷” 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直到今天,真正成功的几乎没有。硅谷到底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以至于它的模式如此难以复制?
对于这些问题,书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与那些把硅谷描述成什么都是这里创造发明的作品不同,该书作者认为,实际上大部分重大的发明创造并非源自硅谷。硅谷的贡献在于其能慧眼识别那些可能对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发明,从而对他们进行商业性开发,然后用它迅速地创造财富。硅谷有独特(近乎魔鬼般) 的嗅觉去理解一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比之于科技发明,硅谷更善于科技的培育 (使之企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硅谷的那些研究中心从来就不是真正的 “研究”中心,而是 “研发”中心。它们更偏重于 “开发”而不是 “研究”。这才是当人们谈论硅谷作为一个 “发明工厂”时的确切含义。
前瞻性的教育,开放的人才流动,宽松的移民制度,活跃多元的思想文化,加上完善的法律、财务、人力资源、市场等辅助服务系统,这些共同构成了硅谷飞速发展的基石。风险投资毫无疑问为创业、创新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动力。该书揭示出,实际上美国政府才是硅谷最大的风险投资者,也是硅谷最有影响力的战略师。美国政府致力于投资高风险、长周期的项目,而风险投资家倾向于跟进短期项目。虽然活跃的民间资本已成为风险投资的主力,但它实际上对硅谷的形成并非关键因素。
对我个人来说,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硅谷的创业精神和容忍失败的文化。硅谷能成功,是因为它鼓励明智的失败。一句耳熟能详的忠告是:“失败是常事,但要失败得快些。”正如 《麻省理工学院创业评论》的共同创办人在访问硅谷之后所发现的,在硅谷存在着“试错法”,或者是“失败可以创造机会和更好的创新”这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再就是,失败者受到的是“鼓励而很少是惩罚”,这说明美国西部的开拓精神依然存在。
但是失败并不是全部。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的合伙人道格·列昂(Doug Leone)如是说:“成功和失败应该是平衡的。如果你还没有失败过,那说明你还没有尝试;但如果你只是失败过,那说明你还不知道怎样正确地做事。”
BEA Systems公司 (2009年被甲骨文公司以85亿美元收购) 的共同创办人比尔·科曼(Bill Coleman) 对于失败有着更透彻的见解。科曼认为,硅谷的秘密是“失败,容忍大量的失败,20家公司中只有一家能在这里成功。但是你若是失败了,那就重新再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其他一些地区的商业文化严厉地惩罚失败,企业家得不到第二次机会。科曼自己就有过多次失败的创业 (Visicorp和estSystems) 经历。所以当他创建BEA Systems时,他招聘的高级管理层,都是由那些至少曾经在一个失败的公司里工作过的人们组成。科曼相信:“你所学到的不仅是失败和如何才能成功,还有在心理上如何应对失败。”科曼以SUN公司为例,它在创造新产品时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但是它改正得很快。在他看来,“一个初创公司不是一个技术公司,而是一部学习机器”。
世界上几乎没有像硅谷这样宽容失败的商业文化。只有经历失败并从中学习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他们成为聪明的冒险者,知道如何抓住机遇、创造财富。或者正如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印度裔企业家2010年年会上所言:“一个初创公司就像一部能把一元钞票变成二十元的机器——如此而已。” 该书有三章讲述失败,因为硅谷失败的公司更能告诉人们:是什么使硅谷及硅谷人成功。
我对该书印象第二深的是硅谷对移民的吸引和包容。
硅谷是一个吸引人才的磁石。它吸引人才的范围,不仅是加州的3700万人,也不仅是美国的3.1亿人,而是全球的68亿人 (尤其是总共拥有20多亿人口的中国和印度)。更重要的是,硅谷是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吸引人才。2009 年,移民占全美人口的比例仅是12%,但他们占美国科技工作者的比例是24%,占科学和技术博士人数的47%以上。这一点意味深长。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娜·李·萨克森尼安 (Anna Lee Sexenian)1999年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国外出生者占硅谷熟练的科学和工程工作者的三分之一。印度人和华人占多数,约占总数的75%之多。萨克森尼安发现,1998年,中国和印度移民经营着硅谷四分之一的高科技企业,销售额总计为168亿美元,提供了超过58 000个就业机会。更具体地说,1980年到1984年成立的硅谷科技公司有13%由华人或印度人任总裁,1995 年到1998年成立的公司的这个比例是29%。在2008年的进一步研究中,她和她的团队估计,硅谷所有成立于1995年到2005年的公司中,25%的公司至少有一名共同创办人是移民,这些公司在2005年创造了520亿美元的营业额,雇用了45万名员工 (其中三分之一的创办人来自中国和印度)。有趣的是,美国出生的硅谷公司的创办人,多数来自加州以外的五个州:新泽西州、密歇根州、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
允许更多的熟练技术移民的进入对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一项研究,每增加10%的外国研究生会增加4.5%的专利申请数,增加6.8%的大学专利授权数,增加5%的非大学专利授权数。请注意,是政府的干预增加了移民。尤其是1965 年的《哈特·塞勒法案》 和1990年的 《移民归化法案》,两者都新增和扩展了授予具有高度技能的移民及其家属的特别签证。后者把高技能移民的数量增加了超过2 倍,从每年54 000 人增加到每年140 000人。
华人和印度移民也长于结社交往,他们创办了20多个工商和行业协会。印度移民萨蒂什·古普塔 (Satish Gupta) 创办了SenSen Networks公司,他是硅谷印度裔社交团体TiE的一个早期成员。他感到,对于新移民创业者来说,“关系最重要”。他认为,非正式的移民团体靠的主要是信任。“信任关系到一个人的可信度、肢体语言、行为表现和文化背景” 及其他因素,甚至包括社会等级或财务状态在内。
少数族裔社团是很重要的。正如SUN公司的共同创办人、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所说:“族裔社团在这里确实在起作用:人们相互交谈,探索各自的创意,他们介绍自己认识的其他人,这些人可能同他们属于相同的族裔。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如此相似,信任感也得以加强。” 并且,一个成功的印度企业家投资一家公司,会给创业者带来倾听本地区较大的风险投资基金意见的好机会。
对于读者来说,学习硅谷就需要学习它的精髓,而不是它的现象。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硅谷的发展历程和硅谷的很多传奇故事,非常生动有趣,值得一读。但是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深刻思考,其中一个就是分配制度。
从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来讲,分配制度经历了通过血缘关系、直接暴力、威权统治等方式的逐步演化。直到资本主义时代,人们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资源配置,但是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由资方获得大部分剩余价值。硅谷的先进之处在于它创造出了一种相对公平的利润再分配方式,就是在世界范围内率先通过股份和期权让每个人获得他所应得的那份财富。
——各位书友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利益分配的制度?
(文:贾国强)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