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一个小人物引发的蝴蝶效应

一只身处婺源乡下的蝴蝶,挥了挥翅膀,竟层层递进影响到了北京。蝴蝶效应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经过了中国电影浮躁的几年,现在的电影人都开始从百姓入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记录,使电影不在那么虚,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

抛去构图音乐,我想说说情节。

1.讽刺离婚分房,生二胎

电影围绕离婚分房这个情节开始,在其实是生二胎中结束,这两个问题是中国这几年的痛点。上海居民为了多分一套房,全家高高兴兴去离婚,奇葩!二胎开放以前,又有多少人为了逃避高额的罚款,而离婚生孩子?可叹!

2.围绕官僚作风进行了批判

李雪莲上访的事情不断被地方政府推脱,从镇,县,市,最后到北京,层层递进,没有人愿意出手解决,永远打的是太极,采取的还是迂回战术。

3.话传多了,味道也就变了

电影中,市长传话给底下的干部,叫他们让李雪莲离开政府门口,结果话一层一层传下去,指令到达公安的时候,变成了拘留她。就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妇女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进了拘留所。

4.对你无故好的人,永远要有防备之心。

电影中的大头,为了儿子能够转正,与贾聪明勾结,假意为李雪莲结婚,实为防止她进京去上访。当李雪莲真心为大头的时候,却换回这样的背叛,实为寒心。


最后李雪莲准备寻死的时候,范伟扮演的园主出来了,说了一番足以点亮全篇话,“俗话说的好,别在一颗树上吊死,换颗树,也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如果电影中的人物全部换一种方法思考的话,情节也就不会这样发展吧。


                                                      西斯科

                                                      结 16/11/20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潘金莲》一个小人物引发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