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

纸质书是拟物世界的最后堡垒,可是我决定舍弃它

——飘荡的果壳留

在阅读这件事上,总是有些小纠结。

在没有入手kindle之前,纠结的是世界上的书太多了,怎么读都读不完,好多书都是急匆匆看了一半,想到一个点,兴趣点发生了转移,就把关注放到了另一些书上。

入手kindle之后,以上的纠结没有消除,反而又多了一个点,也是很多人犹疑不决的:在kindle和纸质书之间,选择哪个呢?

这个纠结,直到看了《焚毁书籍》之后,最终下定决心,投入比特世界的怀抱,正如一篇评论kindle的文章一样:《书的核心不是纸,而是光》。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1张图片
光之教堂.jpg

《焚毁书籍》讲的是什么?

初看此书书名,挺惊悚的,很容易与焚书坑儒之类的联系起来,幸好有一个副标题在那儿镇着:电子书革命和阅读的未来。

这本书的作者贾森·默克斯基有资格这样写,因为他不仅是个书虫,而且参与了kindle前三代的研发工作,这一过程中贾森一直思考kindle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而阅读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kindle产生之前的故事

说到电子书,最早可能要追溯到电子墨水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发现了电子墨水,但是找不到卖点,直到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重新发现并改进了电子墨水技术。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最早涉足电子书领域的是日本消费科技巨头索尼,那是2003年的事。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2张图片
索尼电子书阅读器.jpg

最早出发的并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就像所有销售电子消费品的公司,当时索尼推出电子书产品,就是提前准备,以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由于种种原因,索尼的产品失败了。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索尼的电子书研发团队经费少的可怜,索尼电子书阅读器售价高高在上,刚开始仅在日本发售;而索尼电子书用起来也是极为麻烦,必须连接电脑传书……

相比之下,kindle的使用就方便多了,依靠wifi、低廉的价格和背后强大的内容资源,2007年,第一代kindle一经推出,就在电子书领域获得了霸主地位。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3张图片
第一代kindle.jpg

kindle之后:有关情怀的逝去

类似kindle之类的电子书,所带来的阅读便捷性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相对纸质书的如下情怀和艺术性,电子书在这些方面是远远不能及的。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4张图片
kindleVS纸质书.jpg

纸质书会为家里增添一种庄重之感,如果屋子里全是数字媒体的话,对于作者来说,无疑跟家徒四壁差不多。

纸质书上可以偶尔发思旧之幽情。作者有个习惯:喜欢随手把收据和信件塞到还能找到的任何东西里。

像作者签名的书,就像19世纪晚期的名片,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端庄、文雅的气息。可是签名对于电子书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在网上书店,一般都是按照大众的阅读喜好排序,很难找到有意思的小众书籍;但在书店中,随时都有新发现。

在纸质书上,人们可以随手折一页,可以插入设计精美的书签,但这些都很难在电子书上呈现。

回顾历史:纸质书只是一个小波澜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纸质书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变迁。它只是人类一种储存信息的方式而已,人类对于文字呈现方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降低耐用度与提升便捷性的过程。

几千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选择泥板;埃及人选择莎草纸;中国人选择把文字刻在甲骨上。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5张图片
楔形字板.jpg

随后人们发明了纸,成本更低,但耐用性却大不如前。

有趣的是,在书写文化发明之前,在古希腊,也有一场关于口语文化与书写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主角是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从小就深受古希腊口语文化的熏陶,所受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老师的话就是要记录在心中的文本,后来挑战、质疑的也是这些文本,可以说,他是古希腊口语文化培养出来的最后一位哲学家。

苏格拉底反对通过实体文本学习,理由到现在看都很有道理:

阅读会让我们学习时变得懒惰,我们能会认为阅读让我们有所收获,但实际上,我们无暇思索、质疑。反观口语学习者,他们一边听一边自我吸收,将文本牢记在心,在此过程中,可以质疑,也可以选择接受,在我看来,这种质疑行为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有点反讽,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倒是不反对,他选择把老师的话记录下来,直到今天,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就是通过柏拉图的文字。

可以说,书籍对于教化有莫大之功,让面对面的知识成百上千的扩展,让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物种,人类文明、活力与财富离不开语言,而写作又使这一切指数级增长,无论是卷轴还是楔形字板上。

我们迷恋纸质书的什么?

电子书和纸质书,各自都可以举出多种优点,而人们之所以对书籍的电子化如此敏感,按照作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书籍让他们感觉稳定、可靠,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积累,是拟物世界最后的堡垒。”

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实体书的世界,如同赛博朋克小说家的描述:我们会完全生活在数字世界里,甩卖到所有的家具,住在简陋的帐篷里,睡在不用时可以用脚踩碎的折纸床上,住在U型锁一样的小屋里,接入电脑,只关心自己的替身和他们的穿着。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6张图片
赛博朋克.jpg

纸质书的逝去,有一点惋惜,想想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了液晶显示屏和电子墨水屏,夜晚壁炉余烬柔光下的书页反倒不习惯了。我们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晚上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看书时那种恐怖升级的感觉。

纸质书尽管脆弱,但它能比任何一款电子书阅读器的寿命都长。现在我们购买的电子书,都是从某个公司购买的。设想一下:万一这些公司倒闭了,我们购买的电子书籍怎么办?万一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数字资源消失了,人类文明还能像在物理世界中,找到它存在过的证据吗?

存在到底是什么?

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_第7张图片
超体.jpg

当我们的生活全盘转移到Facebook和Twitter,用电子邮件取代面对面交流时,拥有一件东西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的书从木质书架转到云端,存在到底是什么?当我们的媒介——书籍、歌曲、电影——不再是具体的实体,意味着什么?当我们把记忆上传到社交网络,当我们不再把照片洗出来放进相册,而是发布在网上,又意味着什么?

数字化的我,能够重构一个真正的我吗?我曾经存在过的记忆,会变成一个虚拟影像,和未来的人们交朋友吗?

听起来越来越像科幻小说或一种哲学命题,不过未来谁知道呢,则能暗谲如此自幼,脱离肉体凡胎,有种羽化成仙的感觉。

作者最后的一点也许未来的人们,可能因为我们还未实现信息植入,无法实时发送twitter而鄙视我们,在他们眼中,我们没有比猩猩强到哪里去,还要用血肉之躯在软件、邮件上指指点点,上下班路上还要可怜兮兮地在柔弱的身体上裹上破布。

多年后读到这里的人啊,请不要忘了数字化的未来并非凭空出现,书籍也不是天生就是数字化的。如果没有电子书革命,未来根本就不会发生。

一点微小的畅想

听起来越来越像科幻小说或一种哲学命题,不过未来谁知道呢?脱离肉体凡胎,有种羽化成仙的感觉,还是很爽的。一切都数字化,甚至也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方式获得永生,想想就很酷,那对于纸质书之类的细小纠结,想想也就不是什么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舍弃实物,奔向比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