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吸收的理念:一个妈妈的职能,最好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观察家,用欣赏的眼光给孩子自然兴趣的空间,少些干预和安排,必要时才伸出手来接一把。
岁末,总结了儿子在过去一年的成长,或许这种清单是列数不尽的,生活中情感的体验当如清风长流,细细缓缓,就当作是一记笔录。
2016年,是儿子两岁到三岁的阶段
首先想说的是,陪伴过程很多自然使然的情感收获,恰是我们觉得宝贵的人生体验。
1、从两岁开始,儿子就不单单满足接受信息的状态,即由我们来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学会了自己做主,不止有个人想法,还要坚持捍卫自己的阵地。
记得夏天去游泳池,儿子喜欢在游泳池下水的台阶上慢慢走下来,最后脚触碰到水池底,轻轻一蹬,感受身体悬浮的感觉。尽管怕他滑倒,说了他好几次,故意问他是不是想回家了,老是上下台阶,终于他不急不缓地说“妈妈,我不是想回家,只是想这样慢慢滑下来,我觉得很好玩”。听他这么一说,就只想在旁边默默守着他,看他自玩。
哄睡前为增加他对书的兴趣,会故意说“晚安宝贝,我想做个很多书的梦”,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妈妈,我想做个西瓜梦,因为我喜欢吃西瓜,嘻嘻”
两岁时儿子看以前的照片会说这是羊宝弟弟,现在说的是,“妈妈,我想看一下我小时候的照片,很小的时候的”。
在一起玩觉得有意思的游戏,完全克隆我们的口吻“妈妈,我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
2、国庆带他去了成都,有了旅行的经验,收拾行李箱,坐飞机,飞机餐,机上和前后座小朋友玩,看日出,看大熊猫,和乐乐哥哥在公园玩了一下午泡泡枪,各种经历都引起了他的兴趣,但也经历了儿子闻到辣火锅翻江倒海吐到让我心疼的情景,到最后两三天嘟嘴说“妈妈,我想回家,好想家里的玩具。好几天都没有玩玩具了”。儿子第一次觉得离家的不好了。
下班回来,经常会边吃饭边问他一天的活动,顺便锻炼一下他描述事情的逻辑。有次跟我说“妈妈,有个姐姐去抢小妹妹的玩具,小妹妹哭了”
“你觉得小姐姐这样对吗?”
“不对”
“没关系,我们不理她就好了,以后你看到小妹妹哭,你要安慰说妹妹不要哭,姐姐那样是不对的,好吗?”
“嗯,好的”
3、有时会有意让出空间,让他与粑粑单独相处。佩服我家粑粑发明的睡前扫床活动,真是他俩的专享技能。拿着枕头一个大床一个小床在那里,把床拍的啪啪响,火热场面像是小时候听的南泥湾大劳动;粑粑会与他玩顶头的游戏,两人头顶头,比力气,但每次儿子都要赢,没让着他,就使出哭的绝招。尽管我会在旁唠叨“没关系呀,输了也没关系呀,下次努力赢就行了。可能是男孩,爱赢,还不会接受输的结果。
4、最多的还是一家人的体验。三个人一起刷牙,一起吃早餐,一起做家务,尽管只会添乱。有时带盒酸奶回家,儿子会问“妈妈,你为什么会给我买酸奶呢”“因为妈妈在超市里看到这个酸奶,就想到宝贝你肯定会很喜欢,所以我就买回来给你呀”马上收到嗲声嗲气感觉很受用“谢谢妈妈---”。
包括最近下班回家,都不去玩他的玩具,总跟在我的屁股后问东问西,爬上爬下,偶尔恩准帮我洗洗白菜,玩水龙头流出的水,说像瀑布,很好看;不够高要抱起四十多斤的他看锅里的菜是什么;也常会在婆婆面前“打击”说“我妈妈煮的菜最好吃”。
5、儿子因是九月出生的,还不能上幼儿园,至今也还没上过一节早教课。一直对各种名目的早教课不太感冒,认为很多父母是把那些课程替换了花时间用心的陪伴,让人设的教具和场景替代了孩子对自然和生活观察力的培养。
儿子三岁,学背了几首诗,会问,“妈妈,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什么意思?”,知道可爱的企鹅住在南极洲,北极洲有北极熊,能准确在地球仪找出我们计划下一个旅行的地方,像小船一样的台湾,背得出爸爸妈妈的电话,家里地址,轨道火车翻车了会说“妈妈,快点打110报警,还要救护车快来救援”,喜欢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很多水果都是长在树上的呀”,“为什么要睡觉呢”“为什么要早上才不睡觉呢”“为什么不能看那么多电视呢”“为什么看电视眼睛会坏呢”“为什么晚上太阳会不见了”“妈妈,我吃一个棒棒糖可以吗”……
让我印深的,是上次生病,吃了好久的药。有个口服液我试了一点,很苦,开始是拿棒棒糖哄着儿子喝,后来是他自己闭着眼睛一口气喝完,因为爷爷跟他说,闭着眼睛喝药就不苦了。病好后过了好阵子有天突然对我说“妈妈,生病了需要吃药,药是苦的,因为生病才要吃药,吃了药病才会好”。
深圳的冬天多数也是晴朗,晚上下班进了小区,抬头就会望见几颗光亮的星,悬空高挂,彷佛心也受到感染,顿觉明敞许多。
我家的小星星,如高塔明灯照亮我们爱情里的菜米油盐,让很多困扰和烦心像褪去的黑暗,即使劳形受累,心却充盈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