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一狗”扔出去

2017年4月28日/29日,首届中国引导大会在上海举办。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大会,也许是带着空杯的心态来,所以收获颇满。

学习的笔记可以整理,但是我想写写其中一个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侧面——Eileen Dowse女士,她是国际引导学院的主席,CMF(认证专家级引导师)。


“您认为引导师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在4月30日后工作坊“设计有效的引导过程”,上午的部分是由Eileen 女士给我们分享。在最后的提问环节,马岩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您认为引导师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当时我内心嘀咕,昨天在CFC最后一个环节,帕布和Eileen 不是用演示的方式,告诉了我们CMF的六项核心能力吗?这有什么好问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谁知道老太太想了许久,却是这样回答:“throw your ego out of the door.”

注:ego由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法中的心理学名词,即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中的自我。

翻译过来就是:把你的“一狗”扔出去。


图片发自App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随着引导经验的增多,会慢慢发现,引导不仅仅是一些工具和流程。客户的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必须从组织和系统地视角切入来思考,这就把我做管理咨询和诊断的功夫调动起来。

但是在精准地诊断,合理的设计之后,看起来漂亮的流程,就真的是一个美好的作品吗?


把你的“一狗”扔出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记得在今年一个大型世界咖啡结束的时候,我的co-facilitator给我反馈说,当有一个参与者问你问题的时候,你回答的表情近乎面目狰狞。我其实有觉察到我当时的情绪和状态,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深思,才发现一直以来我把完成每一次工作坊当做完成自己的一个作品。

那个参与者的问题,触动我的哪根神经?就是我听到他的问题之后,认为他不该问那样的问题——因为破坏了我的作品!这不是我剧本里应该有的!

其实就是那个“一狗”在作怪!我在那个时候的信念就是:“You are here for me!”

其实,应该是:“I m here for you!”

“I don't know。”

在CFC的第一天上午,由Eileen 带领的第一个工作坊,期间有个学员问了个问题。Eileen 的回答居然是:“I don't know。”


图片发自App


我很惊讶,一个如此资深的专家,在这么大的场合,居然敢于承认不知道。我那个时候深感惭愧,我真的做不到!

于是在午餐的时候跟Eileen 谈到这一点:It is really impressed me!

她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去看医生,那个医生跟你说,这个问题我可能不大清楚我要去查阅一下,你会怎么看这个医生?”

我很自然地说:“我会认为他不够专业。”


图片发自App


她却说:“我会很信任他,因为他不是表现的无所不知。”

我忽然发现,又有谁能无所不知?我的自然反应,其实就是我内心的投射,我要表现的无所不知。

我说:“其实这是我的一狗在保护我自己!”

我才发现,这只一狗无所不在,当他无形中越来越大的时候,我就会失去中正,失去好奇,失去“放松地专注”!

所以我想起来,在Eileen第一天那个工作坊中,有一个环节并不理想,有位参与者在说翻译的问题。Eileen马上说:“I will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It is me ,not John.”


图片发自App


设身处地,我的一狗早就偷笑了,好在不是说我呢!


放松地专注

任何学问最后的修炼,都是自我的修炼。不是把“一狗”修炼得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用Janice老师的话来讲,就是“egoless”。


图片发自App

这又再次让我想起教练的经典书籍《内心竞赛的规则》中那个例子,猫抓小鸟的例子。(如有兴趣,可看拙作《“歌手”启示录(三)》)

技术和工具其实无穷无尽,方法可以砥砺,但是状态才是根本。

但是状态的修炼,也真的急不来,借用今年“真爱梦想”公益基金的主题来勉励自己——慢慢地就快了。


图片发自App

《“歌手”启示录(三)》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你的“一狗”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