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319-利比亚内战
作者:德米特里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利比亚战事又一次升级。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麾下的国民军(叛军)推进到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并一举拿下原本属于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政府军)的大片领土。
美国、北约、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
地盘真是越来越小了
(底图来自:google map)▼
利比亚打得热闹,却有一个邻国坐不住了。
此前,土耳其已经和利比亚政府军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以求抵抗叛军。如今叛军势如破竹,作为政府军盟友的土耳其也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要出兵利比亚支援。从总统埃尔多安对利比亚事态的关注程度看,此次出兵干预几成定局。
卡扎菲时代前后的利比亚格局
利比亚位于北非地区,是南地中海沿线国家中的一个,也是其中绿洲最少的一个,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与零星的沿海港口,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国家。
相比东边的埃及和西边的阿特拉斯山三国
利比亚在北非真是最荒凉寥落的了
但却因为石油改变了命运,只是不一定是好运
(底图来自:google map)▼
利比亚的概念则形成于奥斯曼土耳其时期,苏丹们在这里规划了三个行省:西北部以的黎波里为中心的的黎波里塔尼亚,东部以班加西为中心的昔兰尼加,以及西南沙漠地带的费赞。
的黎波里塔尼亚、昔兰尼加与费赞
曾经是三个主要行政区(不过具体分界也多次变动)
现在这三个省已经细分为二十几个省
(底图来自:google map)▼
19世纪末期,意大利趁奥斯曼帝国衰弱,逐步将自己的力量渗透进利比亚,并于1911年意土战争之后,将整个利比亚划为自己的殖民统治区。这是意大利为数不多的海外殖民胜利之一,也给利比亚带来了深刻的南欧烙印。
意大利是欧洲列强中比较晚实现统一的
世界上已经没有多少地方留给意大利来殖民了
在英法的默许下抢到一块贫瘠的利比亚海岸
也算是向复兴罗马帝国踏出了第一步▼
然而随着二战意大利的战败,利比亚也在战后独立,这却是利比亚三省在历史上的首次统一。一直在民间抗争意大利殖民统治的塞努西教团登上利比亚政治舞台,其首领伊德里斯成为了利比亚国王。
利比亚的长者,也是唯一一位国王(伊德里斯一世)
(图片来自:wikipedia@Al Iza'a Magazine)▼
但教团的统治并不稳固。1969年9月1日,由穆阿迈尔·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起九月政变,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后改称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发动政变时的卡扎菲还不到三十岁
却要当上一国的首脑
或许心里认定自己是改变阿拉伯世界命运的那个人
(图片来自:wikipedia@Stevan Kragujevi)▼
为减少西方在利比亚的影响力,卡扎菲执政后,首先驱逐了境内约12000名意大利人和大部分犹太人,没收了所有意大利人的资产。这一行为契合了利比亚当地的复仇文化,驱逐意大利人的这一天更是被人们称为“复仇日”,举国欢庆。
对意大利人的驱逐
其大背景是北非国家的反殖民浪潮(主要反英法意)
对犹太人的驱逐
其大背景则是二战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持续不断的战争
很多阿拉伯国家的犹太人最终去了以色列
(图片来自:wikipedia@Zoltan Kluger)▼
卡扎菲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政变上台的军政府不仅踩准了民众对意大利的怒火,也赶上了70年代的石油价格飙升。利比亚是石油探明储量非洲第一的国家,就此搭上了能源产业快车,经济迅速发展。
OPEC14个成员国,超过半数都是阿拉伯国家
石油确实为阿拉伯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意外又宝贵的资金
但这同样也成为一种资源陷阱▼
从1977年起,该国的人均收入增至11000美元以上,在非洲排名第五,人类发展指数更是非洲最高,超过沙特阿拉伯。最惊艳的是,这是在没有借任何外国贷款的情况下实现的,从而使利比亚保持了无债务的状态,还为大学奖学金和就业计划提供了财政支持。
这沙漠海岸上的都会,地基是石油铸成的
(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TheRunoman)▼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卡扎菲政府甚至还有一定的进步性。利比亚曾在1970年出台法案,保障男女平等和同工同酬;1972年还通过了一项法律,将和16岁以下女性结婚定为犯罪,并确保妇女的同意是结婚的必要先决条件。
或许仍然生活在卡扎菲的旗帜下
或许社会习俗的改变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有进步,总比没有好
(背景为卡扎菲时代中后期利比亚国旗)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Millenius)▼
在伊斯兰世界,这些社会改革都堪称创举,不过顺风顺水的局面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时作为非洲石油第一大国,同时还有巨量黄金储备的利比亚,尝试过构建一个泛非货币体系,以黄金结算石油交易,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对北非的领导权。可这触动了石油美元的根基,也因此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强烈反对和封锁。
准备好要动手了
(奥巴马就军事干预利比亚发表讲话)
(图片来自:wikipedia@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同时,卡扎菲四十多年长期把控利比亚政权,政敌众多。他个人的穷奢极欲也成为了道德上的软肋,不满情绪在外部封锁、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如野火般燃烧。
此时的卡扎菲仍然踌躇满志、稳如泰山
然而都21世纪了,政变与内战仍然接连不断
利比亚不是第一个出问题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odel Vladyslav)▼
2011年,反抗突起,卡扎菲战败,从此,利比亚国内彻底失序。
结局也很惨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McCarthy's PhotoWorks)▼
负责重整局面的是国民代表大会,他们在三年后通过选举主导了利比亚政局。但在反抗过程中积极参与的军事组织“利比亚黎明”并未得到想要的权力分配,于是占领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扶植国民议会再次上台。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则迁移至东部的图卜鲁格,从此形成了利比亚东西两个政权割据的局势。
在两大同盟之外,还有以苏尔特为中心崛起的“伊斯兰国利比亚各行省”、割据南方和西南方沙漠地带的图阿雷格等跨境部落联盟等势力,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可谓各方盘根错节。
实际上的阵营要更加复杂
国民代表大会和大国民议会都只是前台的政治组织
站在后面的是各派正规军、散兵游勇、部落民兵
而他们身后则是非洲、中东各国,北约的支持
(底图来自:google map)▼
失控的利比亚
其实利比亚的政权割据算是这个国家的传统。
第一代独立政府塞努西教团,就以东部的班加西为老巢,逐渐向西部的黎波里进发;而在教团西部化以后,卡扎菲则又在东部崛起,以昔兰尼加(拜尔盖)卫队为班底,再次向西进发;2011年利比亚爆发反卡扎菲的内战,反政府武装的策源地和大本营还是东部的班加西,对抗西部的黎波里的卡扎菲。
从现代历史来看,利比亚的军事对抗全都发生在西部的老政府和东部的叛军之间,并且均以东部叛军的胜利而告终。
从班加西到的黎波里
这仿佛就是一个“反叛者走廊”
而南方广大的沙漠国土只是一个不存在的旁观者
对利比亚权力之争更关切的,可能是对岸的欧洲
(底图来自:google map)▼
这或许是由利比亚独特的地形地貌决定的。
利比亚全国有95%的领土属于沙漠,尤其是南部深入撒哈拉地区的领土,人烟稀少,在发现石油之前几乎没有经济和政治价值。这个国家的人口都集中在北部狭长的地中海沿岸平原。
利比亚沙漠中也是有零星绿洲的
但也只能支持沙漠游牧部落艰难生存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Denis Burdin)▼
而这狭长的沿岸平原地区,又被苏尔特海湾分割为东西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位于西北的首都的黎波里的影响力很难覆盖到东部的班加西、图卜鲁格等城市。
苏尔特湾东部
除了在同一块海岸绿洲上的兄弟城市
其他地方的领导,估计是不认的
(图片 2008-2020Chelys srl)▼
并且在二战之前,利比亚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统一过,不仅在奥斯曼时代被分为三个地区,在意大利殖民时代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之间隔苏尔特海湾对峙,在利比亚是很自然的割据形态。
苏尔特湾南岸的一段海岸公路
虽然公路已经打通了利比亚的海岸线
但仍然无法阻止这个国家走向割裂
(底图来自:google map)▼
当年卡扎菲强人上台,以高压手段将松散的利比亚维系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被人诟病为“卡扎菲上校的私人领地”。但客观地说,在东西部对立严重,部落、教派混杂的利比亚,这几乎是维持统一唯一的方式。
他虽然是个“大军阀”
但想取而代之的人,也未必高明多少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John Copland)▼
没有强人的后果,在反卡扎菲战争结束之初就初现端倪了。由民兵和叛变政府军组成的利比亚国民军,是战后利比亚的主要武装力量,但是其内部严重分裂,一度到了中央政府无法节制军队的程度。而在中央军之外,不隶属政府的民间武装势力林立。
如今,利比亚民兵已超过30万,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枪械,而这都来自内战期间的武器流通。
各路反对派唯一的共识就是打倒卡扎菲
卡扎菲倒台后,他们的矛盾就盖不住了
而大部分武装人员其实没有特定的效忠对象
事实上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内战中的“叛军”武装)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Rosen Ivanov Iliev)▼
在这种情况下,民选政府很难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同时赢得东西部人民的支持,对立迟早会出现。
最终,位于西部首都的黎波里,在立场上亲欧美、限制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石油开采活动的民族团结政府获得了联合国的承认。而作为美国盟友、北约前哨的土耳其则与之签订了“关于限制海洋管辖权限的谅解备忘录”和“安全与军事合作谅解备忘录”两项协议,负责在近处提供军事保护。
而东部的利比亚国民代表大会和利比亚国民军,则是当时受法国支持的推翻卡扎菲的原班人马,背后有法国、俄罗斯、埃及、沙特等国的支持。
土耳其人的介入
2019年4月初以来,利比亚东部武装“利比亚国民军”不断向首都的黎波里挺近,12月已经兵临城下,民族团结政府岌岌可危。
国民军还趁各路亲政府的地方武装增援首都时,袭击亲政府地方武装的根据地,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利比亚国民军已然势如破竹
(底图来自:google map)▼
眼看利比亚国民军要统一全国,土耳其人坐不住了。
东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而这里的传统玩家是以色列。对于以色列来说,掌握该地区的天然气,对突破周边伊斯兰国家的限制大有裨益。于是,以色列联手埃及、约旦,进而做通东地中海国家塞浦路斯、希腊的工作,建立了地中海天然气合作联盟。
而土耳其,则通过与民族团结政府签订的海上划界协议,也参与到了东地中海开发当中。如果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失败,土耳其在东地中海的最后筹码也失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土耳其确实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
并且,除北约的不稳定因素法国外,叛军的支持者,沙特和俄罗斯也是土耳其的对手。打击叛军,也是土耳其对抗沙特和俄罗斯计划的一部分。
土耳其看着就挺忙▼
然而土耳其的介入,短期内虽然能直接改变利比亚的实力对比,但是未必能使民族团结政府坐稳政权,因为利比亚的割据问题植根在这个国家的内部,并非一场胜利能带来。而且,直接干涉他国内战,也会让地中海及中东地区国家对土耳其产生警惕。
况且在利比亚极有可能实现统一的前夕,土耳其强势改变战局,更是让利比亚恢复和平变得遥遥无期,这是与利比亚隔海相望,且为难民接待焦头烂额的欧盟所不能接受的。利比亚的连年动乱,已经导致200万人流离失所,其中大部分涌向欧洲,许多其他地方的非洲难民也趁利比亚局势混乱、无人管制,取道利比亚偷渡欧洲。让利比亚恢复和平,是欧盟的共同利益。
已经在战争中度过童年
希望不要在战争中度过青年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thomas koch)▼
土耳其人的介入,只会让战事变得更加复杂。还可能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2020年,世界离和平依然遥远。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Rosen Ivanov Iliev
END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