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巨人》剧情全解析
--上篇: 巨人的冰与火之歌--
---------------------------
本文中的推理与脑洞,深受这两篇神贴的启发,感谢!它们是:
摇魂 进击世界的文字全解析
http://tieba.baidu.com/p/2579392101
(以下引用时简称为【文字神贴】)
NifengAC【回顾与分析】重新仔细读一读进击的巨人的剧情http://tieba.baidu.com/p/3818342647
(以下引用时简称为【回顾神贴】)
建议先看这两篇神贴。
---------------------------
我之所以要解析《进击的巨人》,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巨人》是一部草蛇灰线的作品。作者谏山创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早就构思出《巨人》的主线情节和结局,连载时只是补足细节和微调。所以《巨人》并不像那些根据连载时读者反响而随意增删大段情节的一般少年热血漫画那样打到哪里算哪里(《七龙珠》,说你呢) ,而是根据那个一开始就拟定好的脉络,在剧情中埋下大量伏笔、线索、暗示。因为有这些线索,推理才有可能。而且从目前的迹象来看,谏山创并没有打算挖坑不填(好难得)。所以我只是抢先作者一步填坑而已,我相信作者自己最后会把坑填上的(我就是这么善良)。
《巨人》可能是一部硬科幻作品。这倒不是说故事里的各种超现实事物在科学细节上都要完全站得住脚,而是说《巨人》的设定虽然一开始看起来很有点不讲理、很有点扯,但随着各种科技细节的揭示,我们有理由相信,故事真正的时间背景是在一个高科技的未来世界(或者是至少科技水平与当代相当的一个世界里)。比如——
《巨人》里超自然的那些东东,似乎不全然是作者拍脑门想出来的瞎设定,而应该都是些在这样的高科技设定下有可能出现的东东,整个故事里出现的怪力乱神的东东,在故事框架内能够自洽。下篇中对于技术方面的脑洞,正是基于这一点(上篇不太涉及)。
3.《巨人》是一部有相当的文学追求的作品。虽然很多人觉得谏山创画技糟糕,但是我觉得他所展现出的文学表现力还真是让我特别服气,比如这几个经典场景的表现力——
我男神梁文道老师对此曾经有过分析,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开卷八分钟:谏山创《进击的巨人》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104/318bc585-8470-4268-97be-4d650a87c9cf.shtml
既然有文学追求,那么它里面就会包含一些经典文学中通常会有的要素。比如说,故事主题会涉及对宿命的抗争——这正是《巨人》的主题,也是一大波经典文学的主题;再比如说,开头这一幕——
这两句开场白的口吻,有没有让大家想起马尔克斯老湿《百年孤独》的那段著名开场白呢?——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再比如说,表现手法上,经典文学善于“正事反写”,最典型的比如有《红楼梦》这样的,看着像写繁华,实际是写繁华的幻灭。也就是,实际想表现的,与表面的符号正好相反。《巨人》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手法呢?我想是有的。请出韩吉女神为我背书——
我的部分脑洞,就来自于《巨人》里有不少细节其实是“正事反写” 这一假设,我相信《巨人》中有不少东西,真相与表象可能正好是相反的。比如说,巨人的真相,可能就是一种“小东西”;比如说,艾伦的身世,与目前看到的表象正好相反。
那么,接下来,本文将用小学语文老师教给我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记叙文六要素”来简单粗暴地概括、推理、脑洞《进击的巨人》中的一些重要谜团。鉴于巨人的连载貌似已经开始接近尾声,接下来的连载内容肯定会密集发布官方谜底,所以本文注定随时被新的连载内容打脸。但是我们企业家(我最近创业了呢~)从来就不怕打脸。
上篇先分析时间、地点、人物。
一、地点
从易到难。我们先来分析《巨人》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准确的说是剧中的三重城墙,坐落于地球上的何处。线索藏在以下这些地方。
线索一:首先是【文字神贴】破译出的单行本内封上的文字——
这里得到的重要信息有:
人类爆发了世界大战,大部分人类因为战争死亡。
然后,巨人出现。
残存的部分人类开始逃亡。
方向:出海。新大陆。
三重城墙在逃难的人类到达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在采纳这些信息之前,我们先要问一个问题,这些信息都可信吗?
我的答案是,不全部可信。因为这个内封上的东东其实是现在的墙内人的历史教科书的一部分。漫画中多次出现过墙内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正是这种图文混排风格的“图画书“——
所以,上面这个神秘的内封上呈现的信息,其实是初代王修改过墙内人类的记忆之后希望人们相信的历史,并不一定全部都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以上五点信息,哪些是可信的呢?我认为除了5,前4点全部可信。理由是,只有城墙的真正来历——墙是由墙内巨人初代王所造——是初代王和雷斯王族极力隐瞒的,因此需要篡改。其他4点,似无必要。
所以,城墙所在地,是一处海外的大陆。换句话说,一个很大的岛屿!
线索二:
阿明爷爷偷藏的禁书——
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产生误解,以为阿明爷爷私藏的这本书是人类进入到城墙之前流传下来的一本古代地理书。其实不是!如果是的话,那么从书里能解读出来的信息应该是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宏大、完整得多的描述,会远远多于以上这些。
而从以上几幅画透露出来的信息推断,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了解外部世界,他并没有对外部世界的知识,而只是对他在外部世界的所见所闻做了一些零零散散的记录。所以这本书应该是城墙文明开始的早期(至少比阿明爷爷早一点),某位像后来的调查军团成员那样的人物,走出城墙探险,偶然走得比较远,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游记”而已。
他曾经走到过海边,并且看不到海岸线的边缘,因此推测这个世界大半被海包围——而这一点与前面的“大岛”假设吻合。
然后,这位作者又游走到这个大岛的内陆,目睹了“火焰的水”、“结冰的大地”、“砂的雪地”,这显然是一些特殊的地貌或者地理现象,但由于这位作者并没有关于这些地貌的知识,所以他只能对这些东西做很文学的描述(而不知道它们到底叫什么)。
那么,“火焰的水”、“结冰的大地”、“砂的雪地”到底是什么呢?
“火焰的水”:一些字幕组翻译成石油,显然是过度诠释了。按照上面的解读,“火焰的水” 是游记作者亲眼看到的东西,也就是明明有火焰,在烧,却像水一样流动的东西。那还能是什么?岩浆呗!
“结冰的大地”:冰川。
“砂的雪地”:有砂,说明是沙漠或戈壁地形;但又有雪。怪了,沙漠不都是特别炎热的吗?还真不是,有一种沙漠叫做寒漠(cold desert)。定义:两极、高山或高原等寒冷气候下的荒漠。寒漠地区的寒冻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形成大量岩屑。所以“砂的雪地”其实就是寒漠。
所以目前的推理有:这个地方是个大岛,岛上有岩浆(火山),有冰川,还有寒漠。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不过我还是再补几刀吧。
线索三:
漫画中公布过城墙所在地的地形——
中间高,越到外围越低。这种地形,叫做台地。
维基百科:
台地(英语:Plateau、table land)是一种凸起的面积较大且海拔较低的平面地形。台地中央的坡度平缓,四周较陡,直立于周围的低地丘陵。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但一般而言,海拔较低的大片平地称为平原,海拔很高的山地上的大片平地,则称为高原,如青藏高原。台地则介于两者之间,海拔在一百至几百米之间。故当Plateau或tableland译为中文时,需注意该地形的高度。简言之,台地就是被推平的丘陵。
所以目前的推理变成:一个大岛,岛上有火山、冰川、寒漠、台地。
线索四:
厄特加尔堡的罐头文字:
根据【文字神贴】的分析,其实《巨人》出现过的,只有一种文字(但包含两种变体,类似于中文的横排与竖排)。上面这一段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误解,是因为中文翻译错了,其实这里莱纳并没有说“我看不懂这种文字”,而是说“我看不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他其实是说,虽然他能通过拼读读出“鲱鱼”这个音,但是不明白“鲱鱼”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见过也就无从知道鲱鱼是个什么东东。
但是,尤弥尔知道!
也就是说, 尤弥尔本来生活在一个可以看到、吃到“鲱鱼”的地方。而根据【文字神贴】的科普, 日文里的『鰊』比中文的鲱鱼所指的面要狭窄得多,基本上专指【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
而这种鱼的分布是(来自【文字神贴】 ):
——分别是太平洋东、西海岸,以及北欧海岸。
也就是说,尤弥尔本来可能生活在这三个地方中的一个。但是,太平洋东西海岸可以排除。因为“尤弥尔”正是北欧神话里巨人始祖“冰霜巨人”的名字。这个名字,谏山创肯定不是拍脑门瞎起的。因此,尤弥尔本来生活在北欧海岸。而她在墙外某处游荡60年后重新变回人,终于有机会来到城墙内隐匿生活了一段时间。这说明,城墙所在的大岛,离北欧海岸不远。
所以目前的推理变成:一个大岛,岛上有火山、冰川、寒漠、台地,它离北欧海岸不远。
线索五:
仍然是根据【文字神贴】的分析,与莱纳没见过鲱鱼类似,墙内人没见过猿类,所以当猿猴巨人出现时,墙内人都只觉得是某种野兽,而叫不出“猿”或者“猴”这样的名称——
但是,莱纳他们无疑是知道“猿”的。
所以目前的推理变成:一个大岛,岛上有火山、冰川、寒漠、台地,它离北欧海岸不远,岛上没有猴子。
好吧,可以亮出答案了,符合以上条件的地球上基本上只有一个地方——冰岛!
地理位置上,冰岛属于北欧文化圈,离北欧海岸相当近,符合靠近北欧的特征。
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岛,岛上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符合火山这一特征。
冰岛不仅是第四纪冰帽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现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积占全岛的11.5%。符合冰川这一特征。
冰岛内陆大部分地区被高原荒漠覆盖,但是这里是荒漠的原因并不是炎热,而是因为土地总被雨、雪浸润,所以植物难以生存。符合寒漠这一特征。
地势上,冰岛地形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符合台地假设。
在人类将哺乳动物带到冰岛之前,冰岛的陆生哺乳动物只有一种,就是北极狐,没有猴子。
至此,线索全部吻合。三重城墙所在地是冰岛。
所以这个故事的开头应该是这样的:人类世界大战,大量人口灭绝;巨人出现,肆虐欧亚非及美洲大陆,继续灭绝人类;初代王带领残存人类中的一部分逃到当时可能还未受巨人威胁的冰岛,筑起城墙。从此与外界隔绝。
鉴于莱纳等人从南部攻击城墙,以及南部本来就有较多无脑巨人,以及墙内气候并非十分寒冷,城墙的位置应该是在冰岛南部离海不远处。
“地点”之谜,解开!
顺便还带出了一个小结论——现在残存的人类,至少有三个聚居地。分别是:
聚居地1:冰岛某处。初代王建立。防御巨人方式:城墙。他们十分类似于生活在长城边上的史塔克家族——
族语:“凛冬将至。”
(先别急着打我,我后面会分析,墙内人真的跟“凛冬将至”这个意向相连。)
而艾伦所在的调查军团,十分类似于守夜人军团——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
聚居地2: 北欧海岸。尤弥尔的祖先建立。防御巨人方式:有可能是住在船上(这是脑洞)。这群人有可能是终身生活在海上,靠住在船里远离巨人的袭击,吃鱼维生。所以他们十分类似于葛雷乔伊家族——
“逝者不死,必将再起,其势更烈。”——咦?这句咒语说的不就是尤弥尔吗?
以上两个聚居地是比较明确的。稍微要推理一下的是第三个聚居地,也就是莱纳他们的“故乡”所在地。
莱纳他们见过猴子,所以这个地方不在冰岛,而是在旧大陆,基本上也就肯定是在欧洲大陆。而他们没见过鲱鱼,所以故乡是在欧洲大陆的内陆。
那么,他们靠什么来防御巨人的呢?总不能又是城墙吧?那可是初代王的bug级能力才搞得出来的东东啊。我脑洞的结果是:欧洲多山,巨人体型庞大,适合在平原奔跑,却未必善于攀爬,所以“故乡”应该是在欧洲大陆的崇山峻岭之上,利用陡峭的山峰来阻挡巨人的。“故乡”,在欧洲大陆的高山上。
所以——
聚居地3:欧洲内陆山区。故乡所在地。防御巨人方式:山中关卡。所以他们十分类似于鹰巢城的艾林家族——
族语:“ 高如荣耀”。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莱纳和猴哥都这么能爬墙了吧?在故乡爬山练出来的啊。
(此处请脑补《冰与火之歌》主题音乐~)
“地点”,分析完毕。
二、人物
下一个问题自然就是,这三个聚居地里的人类都是什么来历呢?在这一部分,我先不把三组人类的来历全部分析完,因为涉及大量剧情分析,所以得放在“起因”部分来讲。这里我们只分析一下聚居地1——墙内人的来历。
先来看看利威尔兵长的舅舅兼师傅、割喉者肯尼与他爷爷的对话——
这段话透露出来的信息有:
1.墙内人的绝大多数是单一种族。
2.阿克曼、东洋人以及中央贵族等少数人除外。他们不是那个单一种族。
那么,这个占墙内人绝大多数的单一种族是什么种族呢?这一点大家基本上已经有共识了。看书中角色的名字就知道了。
萨莎·布劳斯 Sasha Blaus
康尼·斯普林格 Connie Springer
基斯·夏迪斯 Keith Shadis……
基本上全是德国名字。
那么,城内人如果都是单一种族的话,他们就应该是所谓的德意志民族。而且从文中强调这一种族存在某种血缘来看,这些人还不是广义上的“居住在德国的那些人”,而是狭义上的从日耳曼人传下来的那个正统德意志民族,虽然日耳曼人在历史上混入各种基因,但总的来说,可以认为他们在基因上是有紧密联系的一个种族。
(是不是感觉到好像有那么些跟种族有关的奇怪的味道渗进来了?)
墙内人是恶魔的后裔
故乡人对墙内人怀有强烈的敌意。
贝特霍尔德·胡佛被阿明用激将法激怒后, 脱口而出:恶魔的后裔。
如果胡佛这句话可信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推测,虽然目前墙内这些人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他们的祖先犯下过滔天大罪。墙内人的祖先,是恶魔。这里似乎浮现出了我之前提到的“正事反写”手法,整个故事的起始部分,最能打动读者的一直是以艾伦为代表的墙内人无以名状的不甘与愤怒——也就是说,故事一开始,正义似乎毫无疑问属于墙内。但是,故事进行到上面一幕时,我们有理由怀疑,真相有可能正好相反,搞不好真正的正义其实属于墙外一方。
这一点,后来在赫里斯塔·兰斯的姐姐、继承了初代王记忆的芙莉妲的话里得到了验证——
——芙莉妲说,墙内人都是罪人。与胡佛的“恶魔的后裔”呼应。
再来看阿尼的回忆:
对于上面这一幕,按照【回顾神贴】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到,故乡组对于消灭墙内人似乎有着极其强烈的正义感与使命感。莱纳他们所矛盾和挣扎的,是墙内现在的人是自己本身还没有犯下罪行的无辜者,对这样的无辜者下手,良心无法承受,这与必须消灭墙内人的正义感与使命感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为什么墙内人非死不可
那么,为什么还是非弄死墙内人不可呢?
表面的原因似乎就是胡佛说到的:墙内人是恶魔的后裔,他们的祖先犯下过滔天罪行。祖辈的血债,由后辈来还。
但这个理由太不充分,“父债子还”这样一个狭隘的复仇逻辑并不足以支撑起故乡组那股强烈的使命感。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
墙内人的祖先曾经犯下过的那个滔天罪行,现在的这些后裔们将来还会再犯!也就是说,墙内人不但是恶魔的后裔,而且他们自己也注定会成为新的恶魔!!
这就是阿尼爸爸那股强烈的使命感的来源:没错,他们试图去屠杀的,的确是一帮无辜者,但是他们知道这帮无辜者未来一定会变成恶魔。
这也就是故乡组同样强烈的愧疚感的来源:为了阻止那个地狱般的未来,屠刀必须提前向无辜者砍下!
(这其实是一个著名的道德两难,有很多的变体,比如说:如果你能乘坐时光机回到19世纪末,那么你会掐死尚在襁褓中、人畜无害的希特勒吗?)
墙内人的祖先犯下过什么罪行
那么问题来了:墙内人的祖先曾经犯下的罪行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网上有过各种分析。比如有人说,故乡组曾经是墙内的原住民,他们是被现在的墙内人祖先赶出城墙的。他们之间是祖上拆迁惹下的恩怨。乍一看有道理,甚至有一些间接的证据支持。但是我觉得这种级别的罪行在故乡组那股强烈的使命感与愧疚感面前显得不够分量,太小家子气。我认为,墙内人祖先犯下的,一定是一个不可饶恕的毁天灭地级别的滔天大罪 。想来想去,我觉得这样的滔天大罪只有一条,那就是——
导致巨人横行、毁灭人类的正是墙内人的祖先!
现在这个地狱般的世界,完全就是由墙内人的祖先造就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罪行,墙内人在未来的某一刻还会再次犯下,当那一天来临时,现在仅存的人类有可能无一再次幸免。这就是罗德.雷伊斯的弟弟,上一代墙内王乌利.雷伊斯口中“人类的黄昏”——
墙内人在未来为什么会再次毁灭人类呢?我的推测是——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无法阻挡地集体变成无脑巨人!(这一点我在“起因”中具体分析。)
综上,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墙内人绝大多数是“纯种”德意志人。他们的祖先,也就是某一代德国人,因为某些原因,发明了巨人,导致人类几近灭绝。然后祖先中的其中一人——雷伊斯家的初代王,因为某种原因获得了最强巨人力,但是他并没有使用这种力量来消灭无脑巨人解放人类(初代王令人费解的动机放在下篇的“起因”中分析),相反,他带领了自己幸存的子民来到冰岛,建立城墙后篡改了子民的记忆,并把墙内科技锁死在前现代水平(原因同样在下篇中分析),使他们相信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低科技时代中的人。
到这里,下一个问题就来了:初代王设定的这个“前现代水平”的低科技时代,到底是什么年代呢?
三、时间
《巨人》的故事里有两个“时间”需要分析。第一个是故事中的纪年之谜,比如故乡组第一次破墙的845年——
这个“845年”是个什么鬼?
前面说到,第一代墙内人被初代王洗脑,丢失了绝大部分城墙建立之前的文明和记忆,墙内文明是被初代王生造出来并锁死在某个水平上的。按照墙内教科书的说法,城墙是在100多年前建立的。也就是说,即便在墙内王族官方授权的说法里,也承认墙内文明只存在了100多年。那么他们的纪元又怎么会是八百多年?是从哪一年开始算起的?这个纪元的元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不是从城墙建立开始算起?
是“公元”845年吗?是不是初代王把墙内文明设定在了一个公元八百多年的水平呢?肯定也不对。墙内的建筑、器物、服装至少是欧洲近代的水平,更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的样子。至少是十几世纪。所以这个纪年也不是“公元”。
那它到底是个什么鬼纪年呢?
第二个需要破解的“时间”,是故事发生的真正的时间坐标。墙内看上去像欧洲十几世纪的这个文明水平,是初代王制造的假象。人类真正的技术水平远超于此。前面我提到过,书里种种线索暗示,故事真正的时间背景应该是一个技术可能不低于当前世界的时间点。所以故事真正的时间坐标甚至有可能是在未来。
所以第二个关于“时间”的问题就是,《巨人》的故事真正的时间坐标是什么时候?这部分我们放在“起因”里分析。下面先来破解第一个谜团——纪年之谜。
纪年之谜
这个要从初代王的心理来推测——
初代王最大的愿望,似乎是想要让自己这些注定毁灭的子民过上几代人无忧无虑的日子,因此他篡改了第一代墙内人(犯错的那一代德国人)的记忆,目的自然是让他们忘记自己犯下的罪孽,同时也就意识不到自己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注定毁灭的结局。
这样一来,除了一小撮对墙外始终充满好奇的顽固分子(调查军团)之外,大部分失忆的墙内人和他们的后人就可以傻呆呆地过上了黄昏来临前最后那么点儿和平安乐的时光。初代王认为,这对于注定毁灭的人类来说,是一种幸福。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在设定墙内的纪元时,初代王自然不会设定成外部世界真实的纪元,那个真正的纪元一定会勾起墙内人对真实历史的记忆。那么设定成什么呢?
既然要让墙内这些德国人忘记自己的罪孽,既然要让他们活在一个自我感觉足够好的虚假年代里,那么索性就把墙内这个虚假时代的元年设定在德意志这个光辉的民族诞生的那一年吧。德国这个民族国家虽然是晚近才建立的,但早在德国诞生之前,德意志民族一直以另一个“类国家”的形态屹立于世界,那就是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纪年
公元962年2月2日,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为德王奥托(Otto I)加冕,称颂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德意志民族,就是在那一年,开始以“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民族共同体书写属于自己这一民族的辉煌历史。那么,如果要营造一场德国人怀旧的春梦,那么把这一年作为纪元元年不是正合适吗?
墙内纪元,其实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纪元。神圣罗马帝国之始的公元962年就被作为墙内纪元的元年。所以《巨人》故事开始的故乡组第一次破墙的那个845年,在年代上就相当于962+845-1=1806年,也就是公元19世纪初。
也就是说,初代王希望墙内人相信,自己活在一个科技水平约等于欧洲18世纪到19世纪初左右的时代。初代王之所以把墙内锁死在这样一个水平,估计是他认为这样的科技水平刚好可以提供足够的生产力让墙内人安稳度日(具体原因下篇再聊)。
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845年在外部世界的真实年代就是1806年,而是说,初代王希望墙内人相信自己生活在17XX-18XX年前后这样的一个时代而已。
上面两张图,第一张18世纪德国油画,某地市场一瞥;第二张是漫画里的希干希纳区,大家可以放在一起感受下。
惊人的巧合:真实历史上的845年
以上这个脑洞,本来是我拍脑门想到的。但我开完这个脑洞后,随手去查了一下真实历史中的845年,也就是公元1806年的德国(那时是普鲁士)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把自己吓了一跳——
作为反法同盟成员的普鲁士,那时正在与欧洲的那位军事“巨人”拿破仑打仗。结果,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轻易击破普鲁士军,攻入柏林。
柏林城墙被攻破!!
那时的柏林有城墙吗?当然有!
叫做柏林关墙(Berlin Customs Wall)——
它主要用于通行管理和在城门收税。有18个城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图中左侧的Brandenbuger Gate——现在仍然是柏林地标建筑的勃兰登堡门:
上图是现在的勃兰登堡门,是二战后重建的。它最著名的标志,是城门上方的胜利女神与铜车马——
但是在1806年拿破仑占领柏林时,原版的那个勃兰登堡门上面的,并不是胜利女神,而是和平女神。因为勃兰登堡门原先是为纪念和平而建。
1806年10月27日,拿破仑耀武扬威地从由勃兰登堡门进入柏林,而勃兰登堡门上的铜车马与和平女神作为战利品被拿破仑带回了法国。
这个在1806年破墙时被拿破仑顺走的和平女神,名叫厄瑞涅(Eirene),是希腊神话里时序三女神之一,代表和平。对应的季节为“秋”。
这是和平女神厄瑞涅的雕塑(不是城门上那个,大家做个参考)——
这是《巨人》里被铠甲巨人撞碎的玛利亚之墙上的玛利亚女神标志——
——连发型都一样啊!
至此,我几乎可以完全确定,谏山创在创作《巨人》的开场一幕时,灵感来源之一肯定是1806年拿破仑攻破柏林城墙事件!连城门上的女神这样的细节,都几乎是完全照搬当年。
谏山创应该就是以这一事件为起点,开始构建出前面提到的“神圣罗马帝国纪元”这些细节的。
纪元之谜,破解!
于是接下来,顺便就破解出了三道城墙上的女神的原型。既然玛利亚之墙的玛利亚女神的原型是时序三女神的和平女神厄瑞涅,那么剩下来的两道城墙当然就是时序三女神中的另外两位了。
(时序三女神在希腊神话里各对应一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没有冬天,因为希腊没冬天嘛。)
最外层:玛利亚之墙
女神:玛利亚
原型:和平女神厄瑞涅(Eirene)
季节:秋
象征:隔绝巨人,保证人类在墙内的和平生活。
中间层:罗塞之墙女神:罗塞
原型:公正女神狄刻(Dike)
季节:夏
象征:道德正义,人类的公义。
最内层:希娜之墙
女神:希娜
原型:秩序女神欧诺弥亚(Eunomia)
季节:春
象征:法律和秩序,并维护社会的安定;王族与宪兵团对墙内世界的统治。
从里到外,依次是春、夏、秋三位时序女神,一层比一层更靠近寒冬。而寒冬,自然就是墙外那个巨人统治的世界。
现在如果我再说《进击的巨人》的主题就是“凛冬将至”的话,你应该不会打我了吧?
巨人,不就是《冰与火》里的异鬼吗?
这里顺便又可以脑洞出故事里三大军团的原型——
调查军团=条顿骑士团
故事的主角——调查军团——当然就是德国/普鲁士军事贵族的前身,德意志的骄傲,欧洲中世纪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
这是条顿骑士团的标志:
把中间的鹰抠出来,留下翅膀,就成了调查军团的标志:
那么另外两个军团的原型,自然就是剩下来那两个骑士团了。
屯驻军团=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的标志:
像不像四片花瓣?再加一些花瓣,就成了屯驻军团的标志:
宪兵团=圣殿骑士团圣
殿骑士团的标志:
马头+马头前面的长矛这一部分抠出来,就成了宪兵团的标志:
好,上篇到此结束。下篇我们接着分析起因、经过、结果。
不靠谱预告——在下篇中,我将破解《进击的巨人》中最诡异的一个谜团——艾伦的预知梦:
文:魏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