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便小姐的咖啡摊在这里咯
吐槽和药一样,不能停——
自从星巴克推出馥芮白以后
知乎就出现了一个很热火的讨论帖
是问到底costa和星巴克谁先出的
Flat White
以及哪家的才是真正的小白
我就是想摊手翻个白眼
Who cares!
作为普通消费者
反正也喝不出馥芮白和拿铁的区别啊!
而大概业内人士也不能挺着胸脯说出
什么才是真正的Flat White吧!
所以只要看做这是个市场推广行为就好了
认真你就输了!
在澳大利亚也不过10天时间,但真的吃喝玩乐到忘我境界。在悉尼和墨尔本,分别吃了些国内不太吃到的东西,尤其是喝了很多起源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特殊品种咖啡,分享给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去试试啊!
Flate white
在澳洲期间,我本来就是冲着澳大利亚人城会玩的咖啡花样去的,在前面几天还没有熟悉环境时,在悉尼的餐厅中点了一杯大份的Flat White。结果,你们看到了,他们让我喝大碗咖啡汤。真想端起碗给他做个揖说,我干了你随意!
后来在墨尔本,也点了几次Flat White喝,基本上和拿铁的口感差不了多少。
但也许墨尔本咖啡师本身的制作水准普遍较高,几乎每一杯Flat White喝起来,牛奶和咖啡的融合特别好,而不像在国内时常容易喝到“奶咖”。
关于Flat White的问题,我专门问过咖啡师,他们的说法基本上都是,Flat White就是热牛奶加进浓缩咖啡里,并没有要求有奶泡,或者是少量的奶泡,所以浓缩咖啡占比会更多一些。由于对奶泡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更接近我们平时自己在家里做的“拿铁”。
至于究竟Flat White从哪儿来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人、悉尼和墨尔本人自己都还在争呢,我们就不用替人家操心了。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只要咖啡的可选择品种变多,咖啡本身越来越好喝,就已经是一件幸福的事。
Long Black
在国内每天都要美式的我,到了澳洲后发现,菜!单!上!没!有!!!
只好舔着脸问服务员没有美式我该喝什么。
这个时候,Long Black它就神奇地出现了!
一个正常的240ML外带杯中,Long Black只能装满一半,比浓缩要水一些,比美式又更浓烈一些。同行的小伙伴喝了一口直皱眉头,说这么重口味。
我也好奇这到底是什么,咖啡师们说,这就是美式反一下嘛。
一般Americano的做法是先做一杯意式浓缩,加热水,水会冲淡浓缩咖啡的那层油脂,使得口感上更清淡一点。
而Long Black就是反过来的,先加热水,再接浓缩,所以第一口进嘴巴里的感受与喝浓缩无异,从水和浓缩的比例上也能大概猜到这个口感了。
在墨尔本几天,我早上先喝Long Black,吃brunch时候就喝Flat White,潇洒得不要不要的。
Single origin espresso
有一次点Flat white,我看了菜单半天,几乎要凑上去扣一个一个英文字了,
因为完全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鬼!
正好服务员过来table service,乘机问那个“single origin espresso”是几个意思?
服务员说就是如果点意式咖啡为基底的咖啡品种,可以选择不同产地的咖啡豆。
这下更听不懂。
后来了解才明白,“single origin espresso”是对应“blend espresso”而言的。
以往意式咖啡都用各不同产地的咖啡豆拼配起来,以平衡浓缩咖啡的口感,而墨尔本咖啡馆流行的是用同一产地的咖啡豆做拼配,来做意式浓缩,这样同一产地的咖啡豆品质和风味会有相同的表现,不追求平衡感,而是追求这一产地更统一、独特和原始的风味。
果然此后在别家咖啡店喝咖啡时,点的Long Black酸味非常明显,不是一般意式的均衡感受,就是因为是用SOE豆子做的。
回来后问杭州的从业者,原来这种SOE的咖啡豆制作方式其实在国内也挺流行,只是还是业内人士的关注领域,且没有普及到咖啡店中呢。
最后!一定要强烈推荐澳大利亚的浓烈热巧克力。在墨尔本市区必到的景点之一——皇家拱廊里,我喝了一杯至今仍难忘口感的热巧。KOKO Black的巧克力品牌在本地人中也颇有名气,而这杯热巧的口感就是在喝融化了的约70%可可含量的巧克力!入口柔顺,没有人工添加剂的成分,甜而不腻,浓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