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周三齐家篇:从期末备考谈学习方法

女儿快放暑假了,最近在备战期末考试。在陪女儿总复习的同时,我也在读自己的书,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和大家来分享美国本尼迪克特·凯里所写的一本书——《如何学习》。不管你过去是怎么学习的,这本书都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关于学习,过去100多年最重要的理论是——遗忘曲线。我小时候接受的也是这种理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逐渐遗忘。但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并不准确。

取代“遗忘曲线”的,是书中提到的“记忆失用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人的记忆,由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这两个维度构成。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只要记住了一个东西,它就永远地存在于大脑中。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很多东西,是因为提取强度出了问题——记忆就存储在大脑里,只是没能将它“提取”出来。这也是人们有时触景生情,会突然回忆起好多事的原因。

学习的奥秘,不是要提高记忆的存储强度,而是要努力增强提取强度。如果不经常复习,提取强度就会逐渐减弱。反过来,每一次成功提取,这段记忆的提取强度就会增强,让我们记得更牢。就像乘法口诀,经过反复练习,我们能脱口而出;而只见过一次的英语单词,却很难被长期记住。大脑的这种运行机制是人类的进化使然。一方面,由于那些记忆暂时提取不出来,所以不会干扰现在大脑的运行;另一方面,它们就储存在大脑中,当真正需要的时候就能被唤醒,方便我们低成本、快速地重新学习。

所以说,遗忘并非学习的天敌。相反,无论是学习新技能,还是重新获得旧技能,遗忘都至关重要。这本书并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上,还提供了大量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个个都挺颠覆认知。下面,我就挑上六个印象深刻的方法来说说吧。

方法一:切换学习场景

过去我们认为,学习要养成固定的习惯,我也以为固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比较好。但实验表明:打破习惯性的行为,尝试切换不同的学习场景,比如切换学习地点、改变固定的学习时间,甚至去不那么安静的环境中……反而会让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当我们记东西时,大脑并不是只记这个信息,而是会把周边各种信息打包存储。比如在教室学习时,教室的布置、室内的光线、当时的天气……所有这些都会被编码储存。一旦遇到相同的场景,这些记忆便会浮出脑海,带你还原当时学到的内容。同样的知识,学习场景越多,记忆形成的不同编码就越多,环境能给大脑的“提示”也就越多。所以,学习不能只在校园里,也不能只在书房里,我们在陪孩子外出的时候,多联系实际给孩子出题,都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方法二: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

总学习时长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一次学完,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的方法更有效。一次把东西学完,就相当于一次性将信息存储在大脑里。面对全新的内容,大脑会不知所措,既不知道如何归类,也不知道存储在什么地方,学习效果会比较差。如果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那在每次学习时,大脑面对的都不是全新的,而是接触过的内容,存储更方便。而且每次学习,都会对前面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提取,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大大增强。所以,学习不提倡临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而应该在平时经常温习、循序渐进。

方法三:交替学习

过去人们强调勤学苦练,还提出了“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很多运动员现在还是这么训练的。但这本书认为,这种训练方法不好,因为它和真实场景相差太大,会让人在真正处理问题时,不能快速调取有用的记忆而不知所措。最好的方法是,交替练习——将不同的训练内容打散,交替进行。这会让大脑随时处于应对意外的状态,学习效果会更好。所以,高效的学习方法是让孩子劳逸结合,各科交叉进行,或者把新学的知识或技能,与过去学过的混在一起,边学习边复习。

方法四:打断

这点也和传统观点相悖。之前人们认为:要从事某个工作,就要高度专注,避免被外界打扰。但实验显示:当我们专心做事被打断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去完成这件事的强烈渴望。在这种刺激下,大脑会竭力捕捉与之相关的信息,让人产生新的思路。当思维枯竭时,不妨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做一些无关的事,反而可能会让你产生“灵感”。我想,牛顿能在苹果树下悟出万有引力,阿基米德能在洗澡时悟出浮力定律,也许就是“打断”的功效吧!

方法五:考试

大量的重复训练,更多是提高信息的存储强度;而考试,训练的是信息的提取强度。考试的本质,是强迫我们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在回忆的过程中,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得到锻炼,让人记得更牢。像背诵、做测试题、写阅读心得……还有平时家长对孩子所学知识多提问,或者“多请教”,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方法六:睡眠

没错,睡眠会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甚至它本身就是学习方式。人脑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位,主要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简单地说,一个是过滤器,一个是分捡器,一个是储存器。三者相互配合,将接收的信息变成记忆。晚上当我们休息时,大脑会对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从而深化学习成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原因。这也提醒我,让孩子早睡早起、保持良好而充足的睡眠是多么重要。

总之,本书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记忆,由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两个维度构成。我们想不起很多东西,不是因为遗忘,而是无法将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相比完全抹去旧信息,这种遗忘机制更有利于人类的进化。孩子一学期要学习很多知识,为了帮助孩子巩固学习成果,防止学了后面就忘记前面,我们对书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不妨一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6-19周三齐家篇:从期末备考谈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