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教师备课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内班与班之间均衡发展,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不可不重视。不要停留于简单备课数量、教案书写质量和备课记录上。要重备课的实质,看备课的含金量。
一、备课是教研的一种形式,但不能用备课代替教研。教研包含了备课。备课是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方向明确,目标单一,直接为课堂教学撰写预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写教案是备课的标志之一。
教师上好课是学生学习好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最本职的工作所在。教师要想上好课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无论怎么讲,备好课一定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备好课同样也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无论怎么讲,备好课一定要写好教案,或文本教案,或超文本教案。不然的话,无论怎么优秀的教师也很难上好课。从另外的角度看,教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上课前不断修改和完善。写教案是对教师上课的一种要求。
前不久,了解到有教师上课不写教案。对这种行为,有人说这是不备课就上课。我个人认为,批评这位教师没有备课就上课,可能人家不完全服。没备课是没有法上课的。换个角度看问题,没写教案不等于没备课。再说,即使没写教案上课,也可能是以前曾经讲过的课,那时备过课也写过教案。也可能是非常熟悉的内容。我这么谈问题并非是有意为没有教案就上课的人辩护。不管怎么说,教师上课不写教案是不正确的,作为教师必须做到一课一教案。不写教案就上课,最起码是备课不规范、不完善,没按要求上课。
写教案是备课的标志之一。不备课一定没有教案,备课了没有教案又怎么证明备课了呢?有的教师可能这样认为,备课的教案写在书上。写在教科书上的所谓的教案,不能取代教案。其原因至少有三点:其一,写在书上的“教案”不规范。其二,教科书上的空白处太小,写不了更多的课程资源。其三,修改教案不方便。但是,备课的一部分内容允许并提倡写在教科书上,即可以在教科书上书写备课或讲课的内容。在教科书上书写,是对教案的补充,或教案的内容摘记在课本上,是为讲课提供方便。有电子教材的那就更方便了。
写教案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教师备课了,而是为了上课。写教案也可以说是备课的前提。教案,是记录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上课中教授知识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预设方案;是教师上课的基本方案;是上课后教师反思的条件。
二、教师备课现状和思考。从目前教师编写教案的情况看,主要有五种现象。第一是每一次上课前都认真备课和写教案,并有一定的提前量写好教案不断修改和完善。教案写得规范,详细,课上得也深受学生欢迎和家长的好评。当然,这种情况值得称赞不需要讨论。第二是抄其他教师的教案,包括正式出版的教案汇编。抄别人的教案是不对的,也不适合自己的教学需要。作为教师不应抄别人的教案。抄是一种偷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教师应该把优秀教案作为备课的参考,不是照抄的文本。从教学角度看,抄来的教案是不能开展有效教学的,也不符合备课规律。第三是写简案,也是备课,是写教案的一种。如果每一篇教案都写简案,那么只能得出这样结论:可能不认真备课。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一人教两个以上学科的,可以有一种学科课的教案详写,其他科略写。有的教师只教一门课,这种情况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需要编写详案或简案。第四种情况是集体备课,几个人共用一份教案。对这样的教案,我个人认为也不合适。几个人共同备课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教平行班级。课程标准相同,教材相同,但是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教师的个体备课。第五种情况是写“电子”教案,即不写文本教案。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电子”教案这种新的教案形式,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个人同意教师编写“电子”教案。但怎么管理这种教案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和研究。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到管理的实践中和教学的实践中去找答案,从而对“电子”教案的管理趋于完善。无论怎么讲个人观点认为,就目前看写“电子”教案应该鼓励。电子教案也有不足之处,如上课前复案可能不方便。
在了解教师备课过程中发现教案有喜有忧。同样,教师在用教案过程中也有喜有忧。喜,我们暂且不谈,就从用教案的“忧”的方面看,主要表现有二点。一点是上课前教师不修改教案。作为一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对教案认真、仔细地阅读,有的方面甚至应该做些修改。这样谈问题可能有的教师不信。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教师在评优课前看不看教案?回答是肯定的,看!为什么要看?因为有专家听课。通知教师,明天校长要听课,作为上课教师事先看不看教案?回答也是肯定的,看!为什么要看?因为校长要来听课。专家和校长要来听课教师就看教案,每天学生都在听你的课,为什么不看教案,这些学生是最重要的听课人,要比专家和校长听课重要。道理很简单,就是学生是学习者,不是监督者。因此,我认为,教师课前看教案是备课的一部分内容,应该作为规定要求教师。二点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用教案。有的教师不按照备课的预设方案教学,课堂教学随意性强,这种做法显然是不重视备课的表现。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既要为教师传授知识做准备,又要为学生创新学习做准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用教案,教案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不是百分之百地按照教案去上课。尽管如此,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有的教师机械地按照教案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他们认为既然要求认真备课就应该按照教案一丝不苟地上课。这样做也不合适,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受各方面信息的影响可能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恰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呵护,并且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当老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冲突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启发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从另外角度看,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允许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是不矛盾的。备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尊重学生课堂中的需求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因此,这两者是统一的。尊重学生需要,而改变备课中预设的个别内容不等于不认真备课。这样的课可能是不流畅、不完整的课,不一定不是好课。
有的老师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可能认为自己是在改革。改革是大力提倡的,但不能违背严谨的教学要求。如有人看到别人不写教案,研究写教学设计,他也学人家开始写教学设计,结果是学到了皮毛。有的教师看到别人不写教案,研究写学案,他也学写学案,结果忘记了写教案的基本作用。我并非反对探索写教学设计和学案等的改革,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改革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所强调的是无论怎么做都要有理论做支撑,有实践做依据,有成功经验可学习,有渊博的知识能驾驭,才能胜任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值得肯定,学习的精神值得倡导,但科学的品质和备课作用不能丢。写教案不是简单的名字叫法不同问题,涉及教学的方式变化。教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地适应改革需要。如现在备课写教案就要写进去信息技术应用的环节和条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教案的呈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如写电子教案。这里有个转变管理方式问题。普及电子教案,怎样保证对教师备课质量的监督。还有评定职称是否要求有手写教案等。
三、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认真写教案。这样的要求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
首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备课写教案是有理论依据的。许多学者在谈到课堂教学时都提出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而没有人提出教师课堂教学可以不备课。有的特级教师上公开课时,表面上看,没有教案,实际上人家或者上课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或者早已将教材体系和要上的课了如指掌了。李一帆先生早在80年代初,就对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总结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好。李一帆先生提出备课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即:(一)学期(或学年)备课;(二)单元备课;(三)课时备课;(四)课前备课;(五)课后备课。
学期备课。在新的学期开始前教师要订出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教学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考虑教学方法;做好教学(包括教具)准备。学期备课,应该写成文字或列成表格。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教师应该认真钻研全册教材。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知识范围,明确各个单元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掌握重点,分清主次,作出课时划分。
单元备课。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认真备课,拟出一个单元的教学计划。这样做教师能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的教学目的要求;妥善处理教材,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确定主次、先后、详略;以单元为单位,把讲、读、写、练、实验和实践恰当地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时备课。这是在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基础上的具体备课。教学任务都是通过每一节课去完成的,因此备好每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的人重视课时备课,忽视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这种做法实质是忽视备课的表现。没有整体的备课,又怎么能做好具体备课呢?课时备课重要,学期备课和单元备课同样也重要。课时备课的主要任务,李一帆先生总结为: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板书计划、课内外练习。
课前备课。李一帆先生说:“教案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备好课了呢?不是的。有的教师误以为写好教案或讲稿,就是备课工作的结束,讲课就不成问题了;也有的教师自恃讲课多年教材比较熟悉,无需再花时间熟悉教案或讲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做进一步思考,李一帆先生的认识是正确的,教案写好了并不等于课备好了。教案没写好或没写能说备好课了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没备好课或没备课。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要求,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也不管是否有经验,都应该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做好课前备课。李一帆先生总结说,课前备课要备方法,就是每次讲课前,想想选出最适合教学的方法;备感情,教师走进教室时,是兴奋、愉快而且信心百倍,学生就会全神贯注,讲课的效率就高,因此,教师上课前备好思想感情也是上好课的重要条件,老师应该在走进课堂前收收心,养养神,做到感情充沛,心情愉快;备语言,课堂教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中肯、精确、形象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备教具,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如何利用教具,使讲课内容生动形象。
课后备课。就是要做好课后总结。课后备课,可以写成功经验,也可以写失误的教训,还可以写教学反思。坚持长期的课后备课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①
这些观点,我认为对于当下的备课仍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四、要求教师备课写教案是有政策依据的。本文第三部分所述内容主要是参考和引用了李一帆先生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是摘录原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信度。关于备课写教案还有一些学者的观点值得学习就不一一引述了。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再谈一下相关政策,这样做主要目的是增加文章的力度。
国家要求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校本教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师教研问题上,一定要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开展有目的的校本研修,指导学校教师备课,尤其是基础不弱的学校教师备课。各学校要发挥骨干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骨干优势,特别是指导青年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
大连市教育局于曾以文件形式提出,初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这份文件中对于教师备课提出的具体意见如下 :
1、开学前,教师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各单元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前一周,在掌握教材前后联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具使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教学后记等。
3、教师备课应先以个人钻研为主,同时要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研究。
4、对教师个人已用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但要结合不同班级学生实际及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教授两遍以后,学校可根据其教学情况允许写简案。
对于初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中提出的备课意见,其解释权在发文机关。我仅就该意见简单谈谈体会。
第一,教师上课前,要提前一周备课。为了教学早做准备,准备要充分。教师备课早做准备,不是准备简单地就知识传授知识,而是需要教师在把握知识整体基础上具体为备课的内容定位;考虑教学中的目标;以及备课中的各项要求。这些要求,不是一些简单的条文,而是需要教师把这些条文具体转化为教学实践,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提前一周备课,还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应该不断地修改完善教案。提前一周备课,重点在于强调备课要有足够的提前量。
第二,备课必须写教案。我个人体会,教案写得是否工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做得充分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益。又因为是预设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出现,预设方案就要随着学生的发展发生变化。
第三,教案是教师个体使用的。全体教师都使用一种课程标准,一种教材,参与集体备课,最终写出教案应该是教师的个体行为。
第四,畅导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有平行班的集体备课;没有平行班级的,也要集体备课,如村级小学可以采取跨年级集体备课;还可以采取跨年级、跨学科集体备课。
总之,教师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备课的形式和内容,以及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如,多媒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为备课增添了新的内容。无论怎么讲,教师备课写教案是必须的,这是由政策、教育管理理论和课堂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因此,学校对科学管理教师备课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O一八年七月八日 修改
①参考李一帆的《教学环节与方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