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系统能力

13 怎样用系统能力给人提供确定性

当你说要做一个产品,你需要的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就像你想拥有好的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一样。

产品和服务

在腾讯,不说产品,而是服务。

比如,我们生产一个打孔机,用户要的是这个吗?

其实用户不需要一台打孔机,用户需要的是墙上有一个洞。

如果你定义自己在做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服务的话,你的逻辑就会变成:我需要提供怎样一种服务,让用户墙上有一个洞?

第一个就是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给用户;

第二个就是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借给用户,或者提供一个服务,用户需要的时候,我就上门去给他打孔。

以用户得到这个孔为目的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着我要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出去,这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却别。

如果大家总是在谈产品,会很容易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就想着要做一个产品来改变世界。但是,如果出发点是提供一个服务,就会以用户获得和用户满足为中心来做设计。这两种方式的目的和实现途径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确定性这么重要?我们都是有感觉的,人生如此不确定,所以当你看到有一个东西非常确定的时候,是让人留恋的。

我们为什么会留恋自己的家?因为自己的家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但如果两人天天吵架,动不动就会把离婚、分手挂在嘴边,这就会产生不确定感。 不确定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让你投入时间或者持续依赖的。

ATM机的确定性

ATM机提供的确定性就是验证ID之后给现金,围绕ATM机系统能力的设计和建设,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保证这个确定性。

所以如果问ATM机有什么特点?怎么设计?从答案你就可以分辨出,一个产品经理是不是上道了。

如果让一个不上道的产品经理来说,他就会花过多的时间在ATM机的显性特性上。比如这个ATM机长什么样子,是长的还是宽的,界面是红的还是蓝的,是先出卡还是先出钞,等等。这个产品经理所有的观察和兴奋点,其实只是非常表面的一部分。

刚才说了,ATM机的核心服务是取钱。一台ATM机里要放20万的现金,如果一个银行提供100台ATM机的话,就意味着要把2000万的现金放到外面去。 就是说当你在提供核心服务的时候,也分流了企业的核心资源。

ATM机是红的还是蓝的,这不是服务的本质,我们是需要回到服务本质来看的。

基于这个服务本质我们需要有几个流程:

第一步,首先需要有一个战略判断,战略部门需要做出一个决策,为什么要提供这个服务?提供这个服务对于企业,对于用户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时候ATM机有两个价值点:

第一个是放在营业网点的旁边,分流取钱的压力,我们看到所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旁都会有ATM机。

第二个价值点是放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以服务用户,增加企业的曝光,增强用户黏性,提高好感度。

第二步,运营部门要对每一台ATM机有没有实现战略诉求来做价值评估。

比如,钱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被取掉,那可能说明人流过少,这个点就应该拆撤;这个营业网点旁取现压力过大,一台ATM机不足,那就应该增加一台。

第三步,在运营部门对每个点的战略价值做完数据分析和价值评估之后,需要哪个点存在,我就要保证它的服务可用。

为了保障服务可用,还要做哪些事呢?

最首要的肯定是现金,一台取不出钱的ATM机就是个铁盒子,是毫无意义的,就像无数个App都做得很漂亮,但用户真正需要一个漂亮的界面吗?不需要。

就像我们在《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那一课说的, 用户需要的是即时满足。 我要取现马上给我钱,有源源不断的钱,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步,维护ATM机还要做很多其他事,比如说硬件管理。 要保障ATM机不能间断电源,打印机要能打印凭条,还得有油墨、纸张,打印机的硬件不能坏掉。

第五步,要有客服管理。 比如机器突然吞卡了,出钞有问题了,用户要投诉,这得有人处理。

所以ATM机是一个最简单的产品,因为它提供的确定性就是出钞。钱是最简单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用户区分,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拿到钱,他就是满意的。

除了钱之外的任何一种商品,可能都是有用户区隔的。男性需求、女性需求、老人需求、孩子需求可能都不太一样。所以ATM机是不需要有用户区隔的,只需要能够保证确定性的供给,用户就会满意。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最简单的产品,你要能够保证服务,提供完整的系统能力需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

如果说每次取钱ATM机可以收两块钱,一台ATM机总体回收成本大概是10年,这就是整体的服务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死了,而一些看上去页面很粗糙,做得不怎么好看的网站和App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稳定出钞,这个是最关键的。

持续地提供用户可以依赖的确定性,这个是关键。

如果你把过多的热情花在了诸如ATM机应该是什么形状的,是红的还是蓝的,可不可以再精美一点,这些显性特性的东西上,对于整体的业务效率和业务结果没什么影响。

所以,准备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可以把ATM机这个最简单的产品拿出来对照:

1、你的产品在 点线面体 的什么位置?

2、你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确定性?

3、为了保证确定性的稳定提供,你需要的系统能力都要包括哪些环节?你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来支撑所有的环节吗?

持续的满足就会产生依赖,不确定的感觉就是伤害。

14  系统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做产品是建设一套系统能力,提供并保障确定性,而效率则是这个系统能力的一个核心指标。

1、小米打OPPO和vivo,看上去是手机的产品战争,但实际上背后是它们的效率之争。

小米展现的至少是两方面的效率:一个是小米组织里个人的特殊效率;另外一个是,小米系统性地搭建了智能效率。

2、当你决定要做一个产品,准备搭建自己的系统能力时,先问自己一句“我应该从哪个点建立我系统性的效率优势?”因为没有效率优势,这个系统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系统。

15  系统世界观:微信、米聊、陌陌

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先放出来,不断优化,小范围试错。

让互联网产品在互联网上生长。

产品设计要直至人心

版本规划能力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

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是否厉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判断他设计的产品第一个版本有多简单、直接、切中要害,能不能直指人心。

系统能力让微信赢了米聊

微信2011年1月发布,比米聊晚2个月,二者定位基本一样,应用场景定义为熟人间的通讯工具。

微信刚上线时,只有四个主要功能:

1、导入通讯录;

2、发送信息;

3、发送图片;

4、设置头像和微信名。

备注和黑名单功能是在微信1.2版本才加入的。1.0和1.1版本时,加好友是不需要备注的,因为我不会加陌生人。

微信2.0版本时,用户有400万,而米聊有1000万。所以在微信1.0时代,不管在功能上还是在用户数量上,微信一直在追赶米聊。

但是,微信2.0的时候,很快就追上了米聊,并从此一骑绝尘。

为什么?抛开前端体验,就系统能力而言,微信的运维能力比米聊强的太多。

张小龙在做微信之前,做了10年的腾讯邮箱,那是全国最大的邮箱服务平台。它有一个很强的功能是超大附件,要有强大的服务器功能保证,超大数据定点传输中负载均衡,系统不崩溃。

微信背后有数十万台服务器支撑微信的数据流量,这样的系统能力建设对于当时创业初期的小米是不可能的。

所以两个前端体验一致的产品,用微信,就会觉得很快,而米聊就会慢、卡,偶尔系统崩溃。两个产品的区别就在这里开始拉开了。

微信、陌陌、米聊的不同路径

微信赢了米聊,仅仅是靠系统能力吗?绝不仅如此。

迭代中,重要的是次序,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

微信2.1版本里添加了一个新功能,叫做“好友验证”。2.1版本之前,都没有好友验证。随后2.2版本推出一个核心功能,叫做“查看附近的人”。

戏剧化的是,同一天,App Store上线了陌陌,同时开始了基于位置的陌生人语音社交。

增加了“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后,微信的用户从400万达到了2000万,与仍然专注熟人社交的米聊拉开了差距。随后的迭代里,微信3.0推出了 摇一摇 功能。3.0之后,微信用户上亿。

微信的3.5版本,与陌陌也拉开了差距。3.5版本的微信先做了功能前置,加了扫描二维码;3.6版本的微信加了微信公众号。

从3.6版本开始,微信和陌陌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陌陌继续连接陌生人,而微信选择去连接线下更多的内容与商业,去连接广阔的物理世界。

微信的迭代其实有两个价值:

1、对外部,可以快速得到用户的反馈,让用户反馈去驱动产品;

2、对内部,建立了开发团队的节奏感和确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16  系统迭代:微信红包的意外与刻意

迭代中,核心功能最重要。

微信的1.0版本,就是一个在熟人之间可以免费发文本和图片的工具。

微信的2.0版本,增加了微信的语音功能和 查找附近的人的功能。到这里,微信成为了陌生人语音社交的工具,但还是个工具。

微信3.0版本的时候推出了扫一扫、服务号,这个点开始,微信开始连接世界。

4.0版本的时候,微信推出了 朋友圈,也就是说微信从通讯工具开始进化,变成了社交平台。

微信在推出 朋友圈 功能之前,做了两个前置工作:3.5版本加了扫描二维码;3.6版本加入了微信公众号。

这两个前置动作的价值在于,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供朋友消费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两个前置功能,朋友圈会非常难看。

4.0版本的时候,你在朋友圈发照片,如果朋友评论,你是没有办法回复评论的。这个功能直到4.2版本才做出来。

这说明什么呢?没有必要憋大招,没有必要把所有功能做好再放出来。

所以产品的核心功能有效比什么都重要,基于核心功能附件的其他功能点没有那么重要,可以一步步来。

接着就是微信的4.5版本,推出的就是今天的内容公众号,推动了一大批媒体人创业。

微信红包的发布

微信的5.0版本,对微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跃升,就是加上了“绑定银行卡”。

在5.0之前,微信是不沾钱的。如果不加“绑定银行卡”这个动作,没有把微信和钱连在一起,微信就是一个移动版的QQ空间,绝不会成为今天的移动生活场景,甚至是移动商业帝国。

5.0版本的第一个挑战是什么呢?那时微信已经有了4.7亿用户,大家平时用社交功能已经够用了,为什么要升级到5.0版本,又为什么要把我的银行卡绑在微信上?关于这一点在6.0的版本里再谈—微信红包。但是微信得先拥有绑银行卡的能力,这个能力点是在5.0版本提升的。用“打飞机”的游戏化运营手段,微信完成了5亿用户的升级。

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

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地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及你的人生。

17  系统生死线:猎豹和它的关键任务

阿里巴巴如何定义领导力:把握客观元素,把事情做成的能力。阿里巴巴对领导力的定义就是带领大家穿越生死线的能力。

在日常状态下,大家做流程、分工、项目进度、质量评估,这个叫项目管理。

但是,在面对巨大压力,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时间点时,在一大堆事情里找到关键任务,带领所有人穿越生死,这个是领导力。

腾讯用分控能力区分职级

普通员工,明确知晓常见风险。

项目经理,具备风险规避意识。比如,安排活动路线的时候,有危险的地方就放弃,绕过。

总监,有风控能力。我有风险规避意识,明确知道长线风险。避不过的时候,我知道应该怎么组织大家,以及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

总经理,能操作有风险的执行。常规水域安全但竞争激烈,僧多肉少。有个地方鱼很多,但是要穿过一片风高大浪的地方,我有本事跨越大海,带团队去资源丰盛的地方打大鱼。

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

面对生死考验的时候,你能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领导力。

领导力的核心,是甄别关键任务,然后动员大家穿越生死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宁产品思维30讲之系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