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读完保罗·柯艾略的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想起七堇年的一句话: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故事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个牧羊少年,他连续做着同一个梦:去埃及金字塔将会找到一处隐秘的宝藏。随后他找了一位解梦的老妇人,又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王——麦基洗德,之后他便卖掉羊群,带着一本厚书、一件外衣和麦基洗德给他的两块宝石从塔里法小城出发去寻找宝藏。

故事总是因为有了开始这个“一”后面N个“零”的精彩才得以存在。王跟牧羊少年说了什么呢?

“……你已经能够完成你的天命了。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情。”

“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类无可推辞的义务。万物皆一物。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觉得是鸡汤还是心底会被触动?

觉得寻找人生目标十分重要还是就是形式需要?

比如准备几张大的白纸,竖着放,在第一张白纸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把任何在脑海中出现的想法写下来,不断重复这个步骤。你会看到自己脑海中受社会观念和主流思想所影响的伪目标,会写到想逃,写到激情澎湃,最后写到想哭。嗯,那个让你热泪盈眶的就是答案。这是Steve Pavlina在博客中写的关于如何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

比如回忆并写出曾经印象深刻、自己感到愉悦的时刻,或者受到肯定和褒奖的事情,这些事现在再做一遍会不会和当时一样开心?

比如日常生活中留意并收集自己会心动的物件、事情、话语、氛围等等……

相比牧羊少年卖掉自己的羊群只身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拿出纸笔书写真是容易太多。试过之后自然会明白有些事情是想不出答案的,只能做出答案来。就像炼金术士对牧羊少年说的:“要想学到本事,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行动。你需要学会的一切,这次旅行都教给了你。”


在炼金术士之前,牧羊少年在穿越沙漠的商队中认识了一位一心想成为炼金术士英国人。他为此已经投入了十年寒窗和父亲留给他的部分家产。最后在沙漠里找到了炼金术士的住处,苦等而来的炼金术士却只是对他说:“去试试看吧。”于是他在自己的帐篷旁边搭灶生炉点火,眼睛比以前埋头读书时明亮多了。“我必须把硫磺中的杂质分离出去。我不能害怕失败。正式由于害怕失败,我至今都没有尝试获取元精。现在,我已经开始做十年前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了。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毕竟没等上二十年才做这件事。”英国人最后对牧羊少年这么说。

有多少人和这位英国人一样,理论或者书本知识已经积累了很多却始终觉得没有触碰到事物的本质,自认为学习了很多却没有自信说自己学会了,事实上确实还不会,因为没做过。因为害怕面对失败而用寻求权威知识或方法论来自我安慰,投入时间和成本逐渐增加,却迟迟看不到预期结果,怎么会不气馁焦虑?行动可以缓解焦虑。着手做了才会遇到各个阶段的问题,反求诸之前积累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之前的投入也有了用武之地,推动实践结果,相得益彰。


生活中一切都是预兆。根本不存在什么巧合。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决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你推向一个做决定时从来没有想到的地方。这里包括爱情。牧羊少年和法蒂玛的邂逅写得既深刻又美好。“少女的嘴角终于浮现出一丝微笑,这是一个预兆,是男孩今生今世在冥冥中苦苦期盼的一个预兆,是男孩在羊群、书籍、水晶器皿以及沙漠的寂静中苦苦寻觅的一个预兆。”之前牧羊少年去见商人的女儿前会精心准备有趣的故事,觉得遇见她之后再也不想其他的女人。而当他见到法蒂玛的时候,他理解了世上总有人在等待着另外一个人,无论是在大沙漠还是在大城市。当这两个人最终相遇,四目相对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和将来的一切全都变得无足轻重了,只有眼前的这一刻重要。他觉得早在知道她的存在之前,他已经爱上她了。所以他第二天对法蒂玛表白:“我爱你是因为我做过一个梦,遇到过一个王,卖过水晶,穿越过沙漠,遇到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我还在一口井旁边打听过一位炼金术士。我爱你是因为整个宇宙都合力助我来到你的身边。”

牧羊少年觉得法蒂玛比宝藏更重要想要留下,但在炼金术士的开导之下决定出发去金字塔,没有像水晶店老板一样将梦想作为活着的希望,忍受各种不如意的借口,从不去实现它。而法蒂玛也没有以爱之名挽留少年,她选择了坚定的等待。真正的爱情从来不会阻止一个人去追寻天命;真正的爱从来都是越多越好,不会变成害。

牧羊少年怕无法回到法蒂玛身边,炼金术士对牧羊少年说的话中有这样一段:

你将会是绿洲的顾问。你会有足够的黄金去购买很多羊和骆驼。你会跟法蒂玛结婚,而且第一年你们会生活得很幸福。

第二年你会记起那一批财宝。预兆开始不断地提示你这一点,而你则极力对那些预兆视而不见。

第三年,预兆会继续向你提示你那财宝和天命。

第四年,预兆将会放弃你,因为你不再理会它们。

……

多少人这样地生活着?有些念想一直叨扰着,趁它还没有放弃你之前要不要开启一趟属于自己的奇幻旅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