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原创】 作者| 陶广顺


        导语: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开创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派,也打造了陶氏文学的顶峰。他少时崇尚自然,修习儒家经典,播种下“真我”的种子。中年不识时务,仕途生涯易隐,“真我”成了最大障碍。归隐生活恬淡,自作诗文辞赋,“真我”成就文学顶峰。不但开创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还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著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开创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经过时间的打磨,历史的检验,这块中国文学名牌,越磨越亮,现在还成为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文学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理想化反映,陶渊明的所有作品都是自己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展示,少时生活富裕,崇尚自然,饱读经典名著,种下了“真我”的种子。从此,这颗种子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丰茂成长,“真我”成了他一生的理想追求,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中年仕途生涯易碎,不识时务,在官场做不来“官我”,“真我”成了仕途最大障碍。此后,归隐田园,生活自然恬淡,吟诗作赋写辞,“真我”成就陶姓文学的顶峰。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少时崇尚自然,修习儒家经典,播种下“真我”的种子

        陶渊明出生在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在邻近长江、鄱阳湖、庐山的柴桑乡村度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自小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山水田园之中。少时家庭还富裕,生活悠闲自在,亲近自然。儿时的山水树花,虫鱼鸟虾都是他游戏的对象,都是他真情的寄托,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灵魂深处铸就了崇尚自然的烙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③,就是最好的见证。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八岁时渊明的父亲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④。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⑤。少年时代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迹会成为一辈子的影子,陶渊明少年时候受他外祖父的影响,使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子》《老子》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第3张图片
桃花源


        在《与子俨等疏》提到:“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该文是诗人自况之作,萧统《陶渊明传》中曾说:“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⑥。《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年时代就生活在农村,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朋友小伴;村里的鸡鸣狗吠,炊烟缭绕,迷藏游戏;还有春种秋收,夏凉冬雪,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农村生活风貌都深深地刻在他的头脑里,渗透到他的灵魂中,种下了自然的“真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渊明对老庄学说很感兴趣,读了许多老子庄子的著作,从书中又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崇尚自然,崇尚逍遥,在书中找到了人生的豁达、闲适、妙趣,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神仙生活,真实自然的惬意的真心生活,从而在心中种下了道家的“真我”。这个“真我”就是热爱自然,服从大自然的规律,在自然中找到人生的乐趣。这个“真我”就是自由自在,不受羁绊,其乐融融,活出人性,活出自然,活出真实的自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人也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二、中年不识时务,仕途生涯易归,“真我”成了最大障碍

        陶渊明家道中落,在他年轻时家里经济就比较贫困,无法生活了,为了谋生,也为了实现少时心中的梦想,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出去做事,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看看这诗,年轻时就没有什么虚伪面子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朴实的语言描述自己出去是因为饥所驱,为谋生为生存。真实自然,就是人世间最大的美,最朴素最真实最自然的美。这首诗就是回忆他年轻时的游宦生涯,多么艰辛苦涩。但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陶渊明20岁时就开始游宦生涯,是为了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而29岁后的出仕大抵是因为生活困难,无法生存才出仕的。从 29 岁到 41 岁,他都过着出仕——闲居——出仕——闲居的动荡摇摆的生活。在这13年中,陶渊明四次出仕,四次退隐,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次出仕。29 岁,出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在家里闲居了五六年。这时他对统治者的幻想并没有完全破灭,他的壮志也没有完全消失。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⑦。

        第二次出仕。36 岁,他来至江陵,做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陶渊明对桓玄扮演的丑剧很憎恶,又不肯同流合污,便又萌发归隐闲居的打算。 37岁那一年,他母亲去世,陶渊明就丁忧辞官,回家了。从 37 岁到 40 岁,陶渊明在家乡过了 3 年隐居生活。这时他心情抒畅愉快,写了不少的诗,开始参加劳动,开始躬耕的生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于此时,表达了作者亲自躬耕时的欢欣。但这时只是“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还没有下决心彻底归耕,因此才出现了第三次出仕。

        第三次出仕。在陶渊明 40 岁时,刘裕讨伐桓玄克复京师,为镇军将军。陶渊明怀着幻想与疑虑的心情,担任了刘裕的镇军参军。但刚去上任,就已作了再次归隐的思想准备。不久,由镇军参军改为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又不久(约 )便辞职归家了。

        第四次出仕。公园405年8 月,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⑧。遂授印去职。这是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就彻底弃官归隐了。最后作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辞中还叙述了归田后的心情与乐趣。

        陶渊明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在反反复复中选择、甄别,最后终于作出辞官归隐的决定。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纵观陶渊明的一生,“真我”始终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地生长在他的心中。他不想入世,不想出仕,但为了谋生,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去。每次出去做官,都是因为生活所迫,但去了之后,又觉得不适应。看见官场的黑暗腐败,那污浊的环境、勾心斗角的场面就觉得恶心,不想在,不愿在,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在了一段时间,实在呆不下去,就只好走人,回归顾里。按照正统观念来说,这是陶渊明不识时务,不懂官场,不入世,不积极进取。但从陶渊明少时的情况来看,完全是少时种在他心中的“真我”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了他的人生面价值观。“真我”成了他做官的最大障碍,他不愿违背“真我”,去做“官我”或者说“伪我”。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只想以真我生活,以真我做人做事,因为真我自在,朴素,真实,自然,是最高境界的生活态度,是每个人终生追求的幸福真谛。

三、归隐生活恬淡,自作诗文辞赋,“真我”成就文学顶峰

        陶渊明从41岁归隐田园以后,尽管在晋末曾征他为著作佐郎,在宋元嘉时江州刺史檀道济也劝其出仕,但是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的陶渊明,为了避祸,决心不再作出仕之想了。陶渊明隐居后,就生活在他喜欢的“真我”世界中,成为了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庄稼为伴,与青山绿水为邻,自由自在,无羁无束,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意,对劳动的享乐,真正体会到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劳动给人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他将这种自然恬淡的快乐生活用朴素的语言,呤成诗写成辞作成赋,将这种“真我”描摹出来,就是一个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就是人类社会永远追求的桃花园,令后世文人墨客叹服不已,而又永远无法企及的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归隐后在他的诗上赋予了鲜活的自然气息,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仿佛在告诉世界他的归隐像他的诗一般素雅而义无反顾。“真”可以说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全部,真的自然,真的自我,真的劳动,真的语言,真的写作对象……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矫饰,没有虚伪,没有违心。一切都是“真我”的再现,自然本真、生活本真、人性本真。一切真的东西本来就是美的,并且是最真实最高境界的美。因为身在自然,因为躬耕田野,有真切的感受,才能把平凡朴实的自然生活、劳动情景,用平实智趣的语言表达出来,将平凡真实的“真我”的一切学习生活劳动艺术化、情趣化、和谐化,才创作出至真至情至美的诗辞文赋来,开辟了田园诗派,成就了陶氏文学的顶峰。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表现“真我”。“真我”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也是陶姓人思想文化的精髓。其作品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散文辞赋四类。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以“醉人”的语态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反映仕途的险恶,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散文辞赋。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并不亚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首创。《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呈现在读者面前。欧阳修曾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片而已。”《桃花源记》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战乱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够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活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陶渊明诗文共137首(篇),引用《列子》《庄子》典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对老庄思想接受甚深⑨。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我”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⑩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不但开创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先河,还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作者:云南省宣威市委党史研究室    陶广顺)

注释

1.袁行霈著,《陶渊明研究(修订版)》,中华书局出版,2009年版,第205页。

2.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3.古诗文网,网址http://so.gushiwen.org/view_70896.aspx

4.《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陶渊明在其母孟氏去世之时,为外祖父孟嘉所写的传记。此传记表达了陶渊明对桓玄在京师的显赫一时的极之向往。此传记虽然说的是外祖父的事,表现的却是自己与桓氏集团的亲密关系。

5.此语出自《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6.袁行霈著.《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版,第848页。

7.《陶渊明传》是《昭明文选》的一篇。《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501~531年5月7日)组织编纂的。

8.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就去做了县令。但县令的俸禄只够买五斗米。一天,上级派督邮来督察。为人骄横的督邮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这则故事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的人。

9.北京大学中文系,《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版,第2页。

10.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有一篇文章“谁最会享受人生”,就是这样评价陶渊明的。

11.《陶渊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王菁黛、王俪桦、王妙花著,提到 《大英百科全书》曾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誉渊明为“第一个伟大的田园诗人”,颂赞陶诗“朴实无华,直抒胸臆”。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渊明——中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