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喝八两喝一斤": 官场酒文化分析(一),让领导认识

酒文化是中国非常流行的文化,"能喝八两喝一斤"的官场酒文化更是具有特色。接下来要写一系列官场酒文化的文章。文章中引用了许多领导和下级的话语,通过这些话语,你才能更深刻的认识这些文化。

第一篇:"能喝八两喝一斤": 官场酒文化分析(一),让领导认识。

说到官场酒文化,高层的咱不清楚,县处级的还是知道一些,于是就以县处级为例子来说。县处级及以下乡镇是中国治理的基层组织,也是高度白酒消耗的重要地方,这些地方的酒文化最能体现“能喝八两喝一斤”的官场酒文化。十八大以后,这些官场酒文化基本消失。官场酒文化存在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那么各级官员为什么拼命喝酒呢?

说到各级地方官员为什么这么拼命喝酒,最主要的就是让领导认识。

首先,看看领导如何说的,他们的认识比我们更深刻:

我分管领域的科级干部都认识,但有些副科干部并不熟。而对乡镇和不分管的委办局,正职我能对上脸,副职很多对不上号。不是说我官僚,一个县上千科级干部,很难都熟悉。可是,干部任用的时候,我在常委会上是要表态、投票的。(某县县委常委)

县级政府管理的正科级干部平均有一二百人,加上副科级干部有近千人。他们的考核和晋升由县级政府掌握,而拥有这些权力的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只有14-18人。十几个县级领导对应近千名科级干部,两者间的信息交流显然是不足的。信息不足会影响下级的考核和晋升,县级领导可能都不认识许多需要他评价的科级干部。

而且,在干部使用中握有最大权重的三位县级领导(书记、县长、组织部长)信息缺乏的困境更严重,因为这三个岗位“异地任职”。也就是说,本地成长的县级领导还有时间慢慢了解本地干部,而他们却没有多少时间充分掌握干部信息。

信息不对称,对于领导造成的主要还是履职困惑,但对下级的成长就是致命的。领导连人都不认识,就更别谈信任。因此,下级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让上级认识自己。当然,在工作交往之外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很多,例如私下交往,通过中间人牵线搭桥或老乡会等方式挤进领导小圈子,甚至搞违法利益输送。这些手段一般能给下级带来较大收益,但问题在于其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相比之下,“喝酒”虽然收益不高,但其优势在于风险很小、操作简单,所有下级都可以用。

其次,看看下级如何说的,这是他们的深刻体会:

在地方光干得好不够,领导管的人太多,可能都不知道有你这号人。我们在乡镇平常见领导机会有限,多数还是开会,这种场合也不可能有接触。好在书记一年总得来我们乡调研一两次,其他领导也会来,来了总得吃饭。酒桌上,我敬领导一次,领导回一次,随便再来几次,一场酒总有三四次接触。喝了酒都放松了,机会把握得好,拉着手和领导说几句真心话,能留一些好印象。(某省某县某乡党委书记如是说)

相比正职,酒桌上的机会对副职更为珍贵。

我这样的副科级干部,全县有好几百。我们局长偶尔还能去书记办公室,我一般只能见到分管县领导,很少接触书记,其他县领导就更少有工作上的接触。但在酒桌上,谁都有敬酒资格,敬酒时自我介绍一下。领导要是有兴致,多聊几句,对我能有些印象,总不是坏事。我又不会钻营,那样风险也大。我不求大富大贵,只图安安稳稳,有点进步希望就行。(某省某县某副局长)

在饮酒过程中,下级传递两层信息:第一,努力让上级把自己的名字、职务和脸对上号。第二,依靠酒精的作用和酒桌氛围,传递某些性格特质,例如豪爽、实在、真诚等,并以此和上级构建起初步信任。需要指出的是,这样构建起来的信任非常有限,但总比不认识强。

不同酒桌有不同规矩。乡镇和其他委办局干部我不熟,平常也没接触。所以在酒桌上,有人冲到我面前来个“拎壶冲”,那我一般能记住,觉得“人不错,实在”。(某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这就是"能喝八两喝一斤"的最典型由来,你不喝的与众不同,领导能记的住你吗?

但是,在部门内部的酒桌上,下级要是喝得太猛,反而可能留下负面印象。

人在机关里,单位领导天天见,有心表现机会多得是,不需要在喝酒上费劲。要平常啥事都干不好,光喝酒积极有啥用,这不就等于跟领导说“我是酒囊饭袋”嘛。(某县某局局长)

因此,能喝敢喝,拼命喝也要分场合。

这篇文章说了酒文化之下级为了给领导留下印象,拼命喝酒,其实领导有时候也需要拼命喝酒讨好下级,是不是很奇怪。

如果,你想想了解为什么上级要讨好下级,请关注“黄河沙”。看黄沙官场酒文化之(二)领导讨好下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喝八两喝一斤": 官场酒文化分析(一),让领导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