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维度”和“问题”——一起跃迁02课作业

一、对“维度”还有疑义

(一)对“维度”中“坐标轴”还理解不了。

1.定义

老师对维度给的定义是:时空坐标体系下的坐标轴的数量。又进行了解释:增加了视野角度

2.理解不了的“坐标轴”

我对这个定义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坐标轴”的由来,还是理解不了。谁可以增加坐标轴,增加坐标轴的依据是什么?就换个角度就增加了维度了吗?为此进行了相关搜索。

  • 维基百科: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6%AD%E5%BA%A6

  • 维度是理论模型,在非经典物理学中这点更为明显。

  • 点是零维,线是一维、面是二维、体是三维、加上时间就是四维。

点开了一个介绍十维的视频,看完就晕了(确定睡着了),太费脑子了,反正现在的我对五维以上是没概念。
不过得到结论: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讲的多维度竞争,肯定不是物理或数学上的多维度。物理上明确定义的,超过四维的都不好理解,也就不能说明我们具有多维度竞争能力就是可以到五维空间去和别人竞争,理解都理解不了。

那么“维度”这个概念和《好好学习》里的“临界知识”,《跃迁》中的“跃迁”一样,是把物理的概念用在这里,可是维度的更普遍些,大家都讲多维度竞争。我的理解是一个理论模型,就是我多了一项能力,思考的时候多考虑了一个条件,就增加了一个维度。

增加“坐标轴”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主观的,还是发现客观的?是什么都可以加吗?还是在一定基础上,加了这个条件,引发了变化才能加呢?这几个问题是我目前还没解决的。

3.提升“维度”的方法

老师给出了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维度的方法:

  • 学习

学习掌握高能内容、信息维度高,信息密度高的。信息熵减和信息升维

我理解是找到多个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使自己构建的表征更接近真实的世界。借助高手提升信息维度,高手已经定义了维度,我们都认可高手增加的“坐标轴”,找到这些坐标轴,理解并使用,就等于增加了维度。

  • 解释

不同的解释方案,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刻意训练系统思维,增加思考中的维度

关注情绪,一个正常的人,情绪引发的问题一般在系统内。

  • 判断和决策

这部分,还是好好去追《思考,快与慢》。

(二)能借助案例理解“高维和低维的关系”

对于上述定义不能的理解困难不影响第二部分。

  • 高维信息密度高、信息量大(书中“升维”、抽象度高的概念,刻舟求剑和递弱代偿)

  • 低维是高维的切片(范例:气球、照片)

  • 高维在低维展开会导致低维量级无限扩张(圆柱休压缩、三体-二向箔、降维打击)

  • 推演:高维比低维的视角更多

驴子被蒙上眼睛去磨房里拉磨,就被主人进行了降维打击。

根据吴伯凡老师的观点,我们在追求“干货”的同时,有可能对自己在进行降维打击。

因为地上有珍珠和麦粒,鸡只会选麦粒。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对它进行定义,而是在对我们自身进行定义。当你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你也在告诉别人你是什么。

二、什么是问题?是什么问题?

(一)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吗?

问题是系统之间出现了悖论,理论上讲,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升高维度都可以解决,也有可能就不存在了。

我用这个思路想了一下比如永动机、公平、死亡等问题,当升维到一定的高度,还真没有了,上节中虽然对高过五维的概念没看懂,但是对高到一定程度就变的什么都没有了还是理解了,最终都是一个点。

得出一个结论,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升不到的维度。当然升维需要的能量如果具备不了的话,只能在这里受着。这样的解决问题有点太极端了,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书里要解决的。

(二)只解决“复杂问题”

那还是回到“问题”上,我想这里的“问题”应该是有前提的,是值得我们努力后,能解决,并带来进步的。书中并没有给我们讲,只说了“复杂问题”。这里就要回到系统思维,也就是在复杂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这里“问题”的前提应该是永澄老师总结的,多维度的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的长期问题和困难问题

这些问题是有解决的关键方式的,打开系统,确定各维度的目的和目标,找到复杂系统中的控制点,单点可控。解决不了的先干再说。

三、实践

要说解决的问题,还是家庭的问题,在读这本书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家庭是个复杂系统。但是还没有系统的思维和对系统的理解。

以前觉得面对的是人,每个人是一个系统(S1、S2),人和人再组成一个系统(S3),家庭和外部又是系统(S4)……。你对的其实是系统,有的反应是系统的反应,通过人的反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就会适当地停止争论,也许她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这不是我的真实反应,是系统的反应通过我表达出去……并不是真的在意些什么事。如果我带着负面情绪去参与,只是增加了负面的输入,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目前看这样的思路,解决了几件事,效果还好。



我的幕布笔记https://mubu.com/doc/1MH64agdfU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理解“维度”和“问题”——一起跃迁02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