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学费被骗事件,受骗者和骗人者都是“好孩子”

刚考入大学的18岁女孩徐同学,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了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得知后,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心脏骤停,不幸于21日离世,这个事件给我极大冲击,但又忙于工作,只是留心着事件进展,直到一天忙完事情打开手机,赫然看到嫌疑犯落网被逮捕的新闻照片,打开链接细看一下他们的出生年月和出生地,我内心五味杂陈,不知道什么滋味。

只所以有如此感觉,是因为受骗者徐同学和骗人者们的形象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就像隔壁家的女孩,邻村的玩伴,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以及行事风格都在脑海留有深深的印记。

徐同学的形象是很常见的邻家乖乖女形象,听话、懂事、努力、勤奋、认真学习,懂得父母的不易,自己勤俭节约,并能在高考竞争激烈的山东省以优异成绩考入邮电大学,肯定是那种刻苦努力为父母省心的好孩子。如此善良和乖巧的孩子却对这个世界毫无防备之心,高中毕业,并且考取优秀的大学,应该智商高等,却以单纯的心态信任所有人,导致自己被骗,甚至搭上身家性命,怎么想这都是一出人间悲剧。

我在见到骗子的当事者照片时,看到他们面貌以及成长环境,也是熟悉不过的身影,他们小时候的形象就是邻家机灵的小孩,聪明、活波、能说会道、胆大、调皮捣蛋,潜意识里会背认为这些都是好孩子,招人稀罕,长大有出息,等到他们稍微大一些辍学外出,每年往家拿回不少钱,直接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加验证了他们是好孩子的预判,就像一句经验话,有出息的都是当年学习不好的。

我在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之余也陷入深深思索,在童年时光里,他们都是父母和邻里口中的好孩子,怎么会经过岁月洗礼,最终蜕变成如此模样,一个不谙世事的童真,一个世故老道的狡猾。

如果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落后地区的普通民众有两种教育评判体系,一种是传统的读书考取功名的评判标准,验证的唯一尺度就是你考没考上名牌大学,就像受骗者徐同学考取的很具有专业特色的南京邮电大学也不会入了民众的法眼;第二种就是以金钱为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如果你外出闯荡一番能带回令人羡慕的钞票,也是好孩子成功的标志,也是会被民众仰慕的对象,他们的父母也会光耀门楣,教育出这么有出息的孩子。

我们看看骗子的家乡安溪县,经济水平落后,如果教育不能作为阶层上升的重要渠道时,人们会自然地转向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并在左邻右舍的攀比中,这些所为聪明机灵的孩子一步步走向骗子的行当,我敢断言在他们新形成的道德评判体系中会不自觉地对长时间受教育行为嗤之以鼻。

这其实是受中国两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一个是校园教育刻意营造的虚假氛围,那里充满理想和虚幻;一个是社会教育屡次实践的赤裸教训,那里到处都是血淋淋的现实,两个世界被校园的围墙人为地割裂开,塑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培养了两种霄壤之别的人生观。就像骗人者与受骗者年龄其实也大不了几岁,都是年龄相仿的九零后,殊途陌路,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成长,企图摆脱命运困境之时,却以这种悲剧的方式有了交集,他们是中国两种教育思维的激烈角逐,也是中国底层民众教育困局的一次残忍碰撞,是教育与成长与生存的重重矛盾的具体呈现,是无法磨合的裂痕,也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在中国虽说人人都感到教育出了问题,上至高层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一致认为,但是教育改革年年提及,每每雷声大雨点小,最后无疾而终,它已变成一个深深的痛,一个理不清头绪的伤疤,一个不愿刮骨疗治的顽疾。社会上关于教育的讨论也不绝于耳,不过大部分都只围绕着公平、应试、素质教育、高考、留学、升学率、就业率等几个关键词展开。

我感觉我们所急需讨论的应该是教育的务实性,就是教育有没有培养出一种技能、一种精神、一种素质、一种眼界、一种能力,而这种务实性才是国家与民族开拓进取的力量之源,正如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大学生学费被骗事件,受骗者和骗人者都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