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迷你美帅哥儿系列3-3
根据列子的“命态原理”,神人促进新生,过的主要是灵魂生活;圣人塑造精神,过的主要是精神生活;常人追求情感,过的主要是情感生活;物人争取财物,过的主要是物质生活。人类的四种命运,虽各有功能,但在物质、精神、结局及未来发展等各种待遇方面,却有天壤之别,可谓反差巨大。那么,四类人生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03 互不了知的世界与人生
列子告诉我们,低一级生命最难得而稀贵的,高一级生命则最普遍而富足;低一级生命难以做到的,高一级生命却轻而易举、司空见惯。高一级生命本能愿意支持和帮助低一级生命,总是体恤低一级生命;低一级生命真正知道高一生命实际存在时,总是仰羨高一级生命。而高一级生命可以调控低一级生命的命运,总是先觉先悟。由于物质的属性是下聚、结实,精神的属性是上散、飘渺,所以,人类总是下沉容易,上升困难,精神升华极其不易,摆脱物质属性则更加困难。然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人生境界,才是人类最困难、也是最富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之旅。
其一、神人与圣人的不同生活与认知
在天下百姓眼里,周穆王早已是神乎其神了。为何这样认为呢?评判标准是五样东西:一是钱财。全天下的财物都归他一人所有,岂不是应有尽有?二是权力。更不必说,全天下人的支配权甚至生命都掌管在他一人手里。三是美色。亦是拥有全天下。四是利益。天下谁敢跟他争利呢?五是情感。天下人谁不想接近他呢?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天上来的化人(神人)却对他的一切都看不上,包括宫殿、美色、美食、美乐、技艺等等,对于穆王倾尽国力所提供的各种至高待遇:“犹不舍然,不得已而临之。居无几何,谒王同游。”跟本就不满意,住不下去,没过几天就要带穆王神游,急于让穆王尽快看到更高级世界的模样,尽快走上转升之路。
穆王的这五样东西,的确是囊括了人类现实中的一切,且至善至美。但是,归纳起来,还不就是两个字:物质吗?那么,物质的上级又是什么?物质(天地万物)又是谁创造的?相对于物质,什么才是更让人神往的东西呢?本来就对化人“敬之若神,事之若君”的穆王,神游之时:“实以为清都、紫薇、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为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在穆王看来,化人的宫殿就像传说中玉帝的宫殿一样美妙,再看自己的宫殿,就是一堆土块和木柴而已。于是而觉得,自己留在这里几十年都不想回去了。
可是,神人的生活境况岂止如此呢?穆王所看到的这些,仅仅只是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而已。化人继续带着穆王神游,真正到了宇宙太空,没有了日月,没有了河海,照来的光影却无法看,传来的音响却无法听,整个身体都无法适应,连意识和精神都要丧失了,之后“自失者三月而复”。这时,穆王才真正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量子界、音波界、元能界、灵魂界、高维的光界。如此而反观人类的物质世界,与大象看蚂蚁搬家又有什么区别呢?然而,问题的关键则是:我们人类怎样才能拓展自己的时空维度,修炼成为神人呢?这就是列子老人家想要告诉我们的答案。
化人告诉穆王说:“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暂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化人说,刚才你看到的宫殿和花园,跟你家里的宫殿花园有什么不同呢?不就同样是供人居住和游玩的地方吗?这些死物质的东西有什么好稀奇的呢?你是只习惯于有形的、看似不变的实物,而不适应、甚至怀疑瞬息万变的无形的无量存在,宇宙本体的幻化、念力的神奇功能、高维度的能量是什么样子,普通人又怎么能看得见、感受得到呢?至此,穆王才懂得了神人世界与地球人类物质世界的真正差别,并决定放弃物质生活,还政于民,还利于民,“肆意远游”,真正走上了精神修炼之路。
后来周穆王达到了独自神游的境界,在瑶池之上与西王母和诗时,还发出了一句感叹:“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言中之意,是说德是做人的根本,修命先要修德。穆王说自己的道德还不足,却享受到了神人的待遇,大概后人会追述我的过错吧。其实这还是在强调修德的重要。穆王的忐忑,亦有勉励后人注重修德之意。连德行都还不正,怎么能走上生命修炼之路呢?由此可见圣人对修炼神人的心切。
其二、圣人与常人的不同生活与认知
列子告诉我们,圣人与常人的生活和德行亦大有不同。圣人无知无能而无所不能,常人有知有能却常遇困惑和挫折;圣人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常人则常常忧虑或烦恼。在常人看来,圣人无欲无求。其实,常人对物质和情感无欲无求,而对灵魂和精神则有更高要求;圣人对物质和情感无欲无求,其物质和情感待遇却不求而至,不请而来,更为富有。觉悟的常人总是认为圣人高不可及,伟大神圣,而在实际生活中,圣人则更为平和、朴实、慈祥、简捷,其所谓的神圣,也就是为了自我提升而已,因为为人是为己的最佳途径,为己(自我提升)也是为人的最佳途径。
在常人看来,往往圣人只是个平常人而已,且没有特别的功德。列子说:“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语中之意,是说善于幻化的入道圣人,并不去宣扬自己有道,而是无声无息地做功。而且,像三王五帝这样的圣人,其所谓的浩瀚功德,也未必仅靠个人智慧和勇敢而取得,而是得到了化人那样的点化或暗助。如此情况,谁又能求证得了呢?
常人追求情感和智能,却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智慧表现,而往往是被情感和智能所迷惑而已。由于受到自身物质属性影响或迷惑,有的人在认知、智能或创新上有了点滴的改善,便自以为境界有了较大提升,成了圣人。其实,这反而是一个人尚未提升的证据,也正是自己与圣人的重要区别所在:不知何为未知。
其三、常人与物人的不同生活与认知
在常人的生活中,灵魂占一分,精神占三分,物质和情感占六分。在物人的生活中,空白占一分,精神和情感占三分,物质占六分。由于生命中有一分空白,所以物人常常处于警觉之中,又因为并不清除自己警觉什么,而把这种警觉和敏感都投放到了物质、情感和精神上。由于物人的精神和情感较为孱弱,所以常常变成物质的附庸或工具。物人的兴趣,也主要表现在物质层面,投放到肉体和实物上。
由于情感和物质的振动频率较低,常人跟物人之间有时难以区分,相互交叉,互不理解,互不服气,甚至相互排斥。常人常常通过感情柔软地处理人际关系,物人习惯通过争斗强硬地处理人际关系。但是,无论常人还是物人,想要提升境界,务必依靠高一级生命支持和帮助。
在尹氏与老役夫的故事中,老役夫属于常人,所以“物人”有“慰喻其勤者”(提醒老役夫稍微偷点懒),而老役夫不为所动。尹氏属于物人,“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尹氏减轻了老役夫的劳动,减少了自己的心事,两个人的痛苦都稍微减轻了。而为何是稍微减轻呢?因为尹氏仅仅是听从了常人的建议,并没有完全醒悟,依然处于物人层次。
在“蕉梦之鹿”故事中,薪者、傍人、室人属于物人,士师、郑君属于常人,所以虽然物人争鹿的案子被常人调解了,然而,“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由于没有了圣人,谁来解决常人的困惑,为他们辨明醒梦呢?“华子病忘”的故事亦是如此。华子和儒者皆属于众人,所以儒者只能治愈华子生理上的毛病,却解决不了华子精神上的问题,连子贡都不知其所由然。由于故事没有下文,所以也不知孔子是否可以解决、如何解决华子的问题。
在“迷乱症”故事中,逄氏之子与鲁之君子亦同属于常人,靠鲁之君子,根本无法解决逄氏之子的问题。所以老子感叹说:“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然而,面对“天下尽迷”的状况,貌似老子也无从做起。之后,“燕人还乡”故事又为我们提出了情感问题。但是,在当世物欲横行、崇尚智能的情况下,圣人被冷视,谁又能解决人们的意识和情感问题呢?
回顾以上,可知争功争利者,物人也;让功让利者,常人也;无功无利者,或圣人也;求之不得者,或神人也。其实,四类人生仅仅分属于生命的不同状态,难以从高下好坏处而论,且其间可以互补互促互鉴。倘若把创造作为人生的宗旨和基本目标,神人创生,圣人创升,常人创和,物人创物,则四者皆可修成美好人生。倘若以创造为乐,而毫无独占之心,则四者皆如同神仙矣。这就是人生的玄妙或诀窍所在。
人类升级难;而物人、常人向圣人的跃迁,则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宏大且最困难的一步。列子告诉我们,物人和常人生命修炼提升的基础法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阳的方面:耳目。要管住自己的“观听”等五官,挡住一切垃圾和诱惑,让自己真正“聪明”起来,让自己的“本源”激活,而不是只懂得寻求外界刺激,依赖于外,成为外物的俘虏;二是阴的方面:右脑。要放下思考,把思考权交给本能管理,放空自己,激活右脑的音波信息接收功能,获得与宇宙元神、元能等高维能量的链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