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挡剑,是《诛仙》一书里经典镜头之一,多少读者因为碧瑶在诛仙剑下惊天动地的一挡,而彻底爱上这个人物,认为其为了拯救恋人张小凡,宁可‘三生七世,永堕阎罗’,其爱情可歌可泣。
然而‘碧瑶为爱挡剑’这一节,我认为疑点甚多,现有一个大胆的观点,欲与各位道友研讨一二,望诸君轻拍。
首先,根据现有描写,我们仅仅知道两点:
1碧瑶不是死于诛仙剑,而是痴情咒的副作用。
2张小凡最后能在诛仙剑下活下来,是碧瑶念了痴情咒的结果。
但我认为,这个结果,不能证明碧瑶驱动痴情咒的目的就一定是为了救张小凡。
因为碧瑶在驱动痴情咒之前,根本就不能确定痴情咒一定能挡住诛仙剑,并顺势保住张小凡的命。
原文当中,痴情咒在碧瑶之前,没有人用过,既然没有前例,碧瑶怎么知道痴情咒的具体功效如何呢?
她仅仅只知道这个痴情咒是以驱动者的一身精血、三生七世,永坠阎罗为代价,威力绝伦,具体怎么个威力绝伦法,书中没写,也不确定她知道不知道。
她如果不知道痴情咒的使用结果,单凭驱动痴情咒这个行为本身,我们又怎么能断定碧瑶使用痴情咒的动机是为了救张小凡,而不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反驳:
“碧瑶虽然不知道痴情咒的功效,但是使用痴情咒的代价她是知道的,因此目的如果不是为了救下张小凡,她念这个会让自身付出惨烈代价的痴情咒干嘛?”
我认为,正是因为碧瑶‘不知道痴情咒的功效,又深知该咒的使用代价’,才让‘驱动痴情咒’这个行为,在‘救张小凡’这个动机之外,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而碧瑶在诛仙剑下驱动痴情咒,可能存在的动机有哪些呢?
1:自救。
2:救人,让张小凡活命。
3:死在张小凡的前头,避免再次体验被抛弃的痛苦和恐惧。
4:跟道玄来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
许多得出‘碧瑶是为爱挡剑’这个结论的读者,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是由结果出发,反向排除其他可能性。
但我认为,还有另外一种思路,从动机(原因)出发,归纳动机的可能性,然后再根据结果逐一排除。
好处是不会遗漏任何一种(因为动机就那么几种),再结合调查结果,很容易锁定事情的发展脉络。
正所谓排除掉一切可能性之后,最后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么不可能,都是唯一的真相。
那么这些动机中,哪个才是碧瑶使用痴情咒的真正目的呢?
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自救。然而原文当中,碧瑶是知道使用痴情咒,自身需要付出哪些惨烈代价的,因此‘自救’这条要排除。
第二个,救人,让张小凡活命。
如果想要救人,那么碧瑶必然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怎么让张小凡活下来。
诛剑仙的威力,她是见识过的,而痴情咒她只能用一次。
退一万步说,假设她知道痴情咒有这个‘替对方抵挡致命一击’的功能,那么她必然也知道,痴情咒并没有‘抵挡伤害之后,让对方获得不死之身’的效用。
道玄这一剑她用痴情咒挡住了,那接下来呢?她怎么确定道玄没有余力再劈第二剑呢?
即便道玄没有余力再劈,谁又能保证侥幸活下来的张小凡不会随后被正道的其他人擒获,以“叛徒”和“临阵投敌”的名义当场击杀呢?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魔教大军包括鬼王在内,已经全面撤退了,碧瑶和张小凡是跑得最后面的那两个。这样的大势已去的关头,她能指望谁去而复返,对张小凡伸出援手?
(有人提议说鬼王,可碧瑶若是这么相信鬼王会救张小凡,她在通天峰上干嘛还要自己单枪匹马出来抢人?)
如果张小凡在她念了痴情咒之后,随后马上就跟着命丧九泉,那么她念痴情咒又有什么意义?
因此以上这个矛盾是无解的。
倒不如像她现身的时候说的:一起死。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碧瑶争取爱人的性命不行吗?哪怕对方只能多活一秒,也要试一试”
话是没错,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碧瑶是这种人吗?
碧瑶是这种“宁可牺牲自己一身精血,赔上‘三生七世,永坠阎罗’也要让对方多活一秒的人”人吗?
如果碧瑶是这么一个敬畏生命,珍惜爱人生命,宁可牺牲自己一身精血,赔上‘三生七世,永坠阎罗’也要让对方多活一秒的人,又怎么会默许鬼王对张小凡进行构陷,并主动参与推动整个计划?
难道这个计划对张小凡的凶险性,会低于诛仙剑吗?
(为什么我说碧瑶不是这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让对方多活一秒’的人,请参看百度诛仙吧一位大神的分析,传送门:【图片】浅谈通天峰上碧瑶出现的时机【诛仙吧】_百度贴吧)
基于前文里,碧瑶选择参与并推动鬼王对张小凡的构陷计划,以及通天峰上现身阻止法相夺棍等种种行为,我们可以知道碧瑶的为人和三观:为满足个人私欲,可将自己以及爱人的性命置之度外。
因此‘救人’这个动机,在碧瑶身上,根本禁不起推敲。
如此,能够能站得住脚的动机便只剩下2个,即第三和第四:避免再次重温被抛弃的痛苦,以及想要跟道玄(正道)来个鱼死网破。
我先说第四个。
碧瑶身属魔教,对正道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恨意,这些读者都知道,而且她作为鬼王宗未来的继承人,与鬼王等人是利益共同体,因此自己接受到诛仙剑即将当空劈下的死亡威胁时,想用痴情咒的威力与道玄来个你死我活,同归于尽,从人物的行为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这里我便不再细表了。
至于为什么说第三个,既‘死在张小凡的前头,以避免重温童年时期被抛弃的体验’,也是碧瑶驱动痴情咒的真正动机之一呢,请看原文:
【这声音震动四野,天地变色,唯独那诛仙奇剑却仿佛是诛灭满天神佛的无情之物一般,依旧毫不容情地向他击来,眼看著张小凡就要成为剑下亡魂,粉身碎骨。 忽地,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连诛仙剑阵的惊天动地之势也瞬间屏息…】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读者把痴情咒的生效时间搞错了,认为生效时间是在后面的,‘仿佛沉眠了千年万年的声音,在此刻悄然响起,为了心爱的爱人,轻声而颂’这句之后。
事实上,痴情咒不是法宝,而是一句咒语。它一直记在碧瑶的脑袋里,只有碧瑶轻声吟念的时候才开始生效,如果说天地突然安静还能是发功前的异相,那么在诛仙剑的攻势瞬间屏息的时候,意味着这个咒术已开始生效。具体分析,请看本文的后记部分。)
从以上原文,我们可以知道,诛仙剑锁定了张小凡,即将当空劈下,给凡瑶两人带来了死亡的威胁,在这里,碧瑶当即就使用了痴情咒。
碧瑶想不想用“魂飞魄散,永不超生”的代价救下张小凡一命,也许想,也许不想,这些已不可证。
然而对‘自身将被抛弃’的恐惧,是否能强烈到让她不顾一切使用痴情咒?
我认为能。
这里就要追溯前文:
【碧瑶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点微笑,道:“我不想死,但更不愿意在这山洞死寂之中,对着一具骷髅和另一具渐渐腐烂的死尸慢慢等待着,那样的话,还没等人来救我,我自己怕先发疯了。”】
【他越说越怒,但嘴舌间却不大灵光,“我我我”“你你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不过他这般反应,却似乎早在碧瑶的料想之中,她也不生气,也未讥讽,只是怔怔地看着他半晌,待到张小凡大口喘着的粗气渐渐平服了下来,才慢慢道:“吃不吃我,那也随你,不过你一定要先杀了我!”
“又来了。”张小凡勃然怒道:“你不要妄想我会和你们这些魔道同流合污,你给我些干粮,我便用这肉身还你就是了,要想拉我下水,断断不可!” 碧瑶缓缓摇头,道:“不是的,我是害怕。” 张小凡惯性地道:“胡说,我决不会上你的当……咦,你说什么?” 仿佛是在这生死关头,碧瑶的心情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只见她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脸上浮现出一种张小凡从来不曾在她身上看到过的畏惧,然后,她重重地甩头,似是要甩开什么念头。 “你知不知道,一个人等死的滋味,是怎么样的吗?”她低声地道。 碧瑶缓缓转过头,看着张小凡,张小凡被她的眼神望到,忍不住一阵心寒,“你知道一个人在那里等死的滋味么?你知道娘亲的尸体就在你身边慢慢腐烂的气味么?你知道一个人永远看不清周围永远生活在恐惧中是什么样子么?”】
根据原文之前的铺垫,可知碧瑶由于幼年时期的食母丧母经历,极度没有安全感,‘害怕被他人丢下,抛弃’的恐惧之心由来已久。
当时在滴血洞中,凡瑶两人不过是数面之缘的陌生人,碧瑶就告诉对方:一旦面临绝境,对方务必要先杀了自己。吃不吃自己的肉倒无所谓,就是别让自己一个人陷入独自等死的黑暗中。
可知一意求死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救对方,让对方活下去,而是让自己免于重温被人丢下,被人抛弃的恐惧体验。
对一个陌生人,尚且如此害怕被对方丢下,那么被心心念念的‘恋人’抛下,所造成的痛苦和伤害是否比陌生人更甚,碧瑶的反弹也就更激烈?
结合碧瑶在通天峰的所作所为,不难推断出她的全盘计划:抢人。
抢得过是她赢了,抢不过,大不了她和张小凡一起死。在两人都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她不要比张小凡后死。
关于一起死,也有原文铺垫:
【张小凡怔住了,这是碧瑶第一次这么亲暱地叫他。 他缓缓转过身子,风雨横在他们之间,彷彿又大了些,于是碧瑶的面容,也显得有些模糊了,但她的声音,却是这般清晰地传了过来。 “刚才我一个人站在这里的时候,心里想着,其实若是我们两个人就死在滴血洞中,逃不出来,那也不错。” 张小凡身子一震,随即强笑一声,道:“你别乱开玩笑了。”说着,快步走了开去。】
道玄那一剑,对准的是张小凡,如果不念痴情咒,先死的一定是他。如果张小凡比她先死,某种意义上,也等于是,她被对方‘抛弃’了。而如果她成功驱动了痴情咒,那她就一定比张小凡先死(或者同时死),魂飞魄散了,自然就不用再体验被对方抛弃的痛苦。
有读者对以上说法表示质疑,认为:
碧瑶的目的如果只是想死在张小凡之前,避免被“抛弃”,办法其实很简单,直接把张小凡推开,然后自己用身体挡在张小凡身前,就足够了,压根儿就没必要用痴情咒。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的碧瑶能推得开张小凡吗?她能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张小凡的身前吗?
【而同时天空中的道玄真人也是精疲力尽,身子一歪,险些从水麒麟身上掉了下来,好不容易才支撑的住。他向下看去,只见这一会工夫,魔教之人已然逃去大半,但仍有少数还在通天峰上,而这最后一人,正是张小凡,碧瑶正拉著他急切而飞。】 【那一道惊天巨剑,当头击下,未到地面,咯咯巨响已然发出,张小凡附近一丈方圆地面尽数迸裂,狂风呼啸,将他笼罩其中,已是必死局面。 张小凡瞪红双眼,人为无形剑气笼罩,挣脱不得,心中悲愤恨意难以抑止,眼睁睁看著天空那柄恐怖巨剑带著无边杀意迅疾落下,张口狂呼。】
根据原文的描写,诛仙剑的威力范围是张小凡附近一丈方圆,且张小凡当时被无形剑气笼罩,因此挣脱不开,拉着他的手一起飞的碧瑶,这个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在诛仙剑的威力范围内,也被剑气笼罩束缚呢?
张小凡都尚且挣脱不开,碧瑶肉体凡躯,又怎么突破自己的禁锢,推开并扑过去挡?
而诛仙剑阵,从描写看,明显是先锁定了张小凡,也就是说,一旦砸下来,先死的人一定是他。
在这个情形之下,使用痴情咒搏一把,就成了她唯一的选择。
还有部分读者认为:
在那短短的一瞬间,碧瑶可能没想这么多。而且如果碧瑶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才驱动痴情咒,作为人的正常的反应不应该是躲避逃跑吗?干嘛驱动痴情咒?
关于第一点:我认为人的潜意识反应远比你想象的要精妙和复杂。
我们看到一则“妙龄少女为情自杀”的新闻标题,脑袋里崩出的第一个念头很有可能是:这女孩子好傻!
你不觉得自己的大脑在这一刻进行过思考,但是你的潜意识在接收信息的那一刹那,本能地将你的价值观如实的呈现上来:生命的价值大于爱情。
在两者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比起失去爱情,失去生命更不值得,选择了爱情放弃了生命,在你的价值观看来,是一个很傻的决定。所以你才会觉得,她好傻!
第二点:大家知道,通天峰上,三堂会审张小凡偷学功法一事,面对道玄的暴怒和即将到来的死亡惩罚,张小凡有没有吐露真相?
按照常人的价值观,张小凡出于自身利益,应该第一时间说出真相,而不是不愿违背对普智的承诺,决定守口如瓶。
我只能说,那只是普罗大众的利益、以及价值判断。
而对于当时的张小凡来说:‘活着,但是违背对普智的承诺’会破坏自我形象,降低自我的评价,而‘为了遵守诺言而死’却能增加自我价值感。
也就是说,‘违背对普智的承诺’所要付出的代价比‘守口如瓶’所要付出的代价更让他难以接受,所以两权相害取其轻,他选择守口如瓶。
作为人类,趋利避害是天性,权衡利弊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本能,没有这种天性和本能,人类存活不下来,只不过每个人衡量利弊的标准不同。
权衡利弊的判断效率是与你的身体机能,以及价值观巩固程度成正比的,当你的身体应激系统越完善,价值观越巩固越精确,那么你在进行权衡利弊的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低。
到了碧瑶这里,也是这样。
碧瑶为什么用痴情咒?而不是她更熟稔,用得也更顺手的伤心花或者是其他法宝?
因为在那极短的时间内,她的潜意识告诉她,伤心花根本不具有能拦下道玄那一剑的能力,但是痴情咒的效果却未知,不妨赌赌看。
也就是说,使用痴情咒是一个经过思考的结果。
她既然能做出合乎情势的判断,那么在选择方案的时候就必然经过利弊分析,痴情咒的效果也许她不知,但是代价她知道,这个利弊的选择也许常人无法理解,但对于碧瑶本身而言,与其活着忍受被抛弃的痛苦,不如死。
也就是说,她对‘被张小凡抛弃‘的恐惧,已经超出了对求生的渴望,能不能免于体验被抛弃的痛苦才是最重要的当务之急。
至于念了痴情咒之后,张小凡能否活下来,能活多久,甚至活下来后会受到什么待遇和惩罚,已经不在她关心的范围了。
因为她从默许父亲对张小凡的构陷计划,以及潜入通天峰到中途现身阻止法相夺棍,到最后驱动痴情咒,每一个行动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想避免自己重温被抛弃的体验’,而不是‘想救张小凡’。
在驱动痴情咒那一刻,张小凡已经不仅仅是张小凡,还是她童年时期,撒手而去的母亲的替身,无论他们抛下她的理由有多冠冕堂皇,有多迫不得已,对碧瑶来说,被抛弃的痛苦才是她最害怕的,是真真实实的切肤之痛。对‘被抛弃’的恐惧,让她在生死关头驱动了痴情咒,在滴血洞里要张小凡在撑不住的时候吃掉自己,也是出于这种恐惧。
看似壮烈牺牲的举动背后,竟然包含着这么浓厚的难以察觉的愤恨、恐惧和绝望,只怕很多人都没看懂。
(完)
本文只讨论痴情咒生效之前,让碧瑶决定使用痴情咒的动机,生效之后的内容与本文既不矛盾,也不影响,这里也不做讨论。
后记
该文在百度-诛仙吧首发的,引发了众多书粉的争论,其中争议最激烈的一条,是痴情咒的生效时间。
部分读者认为,痴情咒的生效时间应该是“为了心爱的爱人,轻声而颂”这里,而不是上面的“ 忽地,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连诛仙剑阵的惊天动地之势也瞬间屏息…”,并辩称它只是‘写作技巧里的修辞’。
但是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里所有的技巧都是为‘想表达的内容‘而服务的。
如果萧鼎是铁了心的要表达‘碧瑶是为了救张小凡才驱动痴情咒’,那么,他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痴情咒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相关描写。
而不是模拟两可留下了两个疑是时间,供读者猜疑。
要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点偏差,都会让读者的观感产生天差地别的变化。
并且,“忽地,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连诛仙剑阵的惊天动地之势也瞬间屏息…”,这句话只能作为人物(张小凡)的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现实当中的诛仙剑阵根本没有受到影响,毕竟诛仙剑阵已经朝张小凡砸下来了,作为客观发生现象,没有强大的外力干涉或者影响,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就‘屏息’了,或者干脆删掉不写,那么后面的‘为了心爱的爱人,轻声而颂’作为痴情咒生效时间,才能被读者顺理成章的接受。
但是请看,‘忽地,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连诛仙剑阵的惊天动地之势也瞬间屏息…’,这句话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能让读者把整个句子归类为‘人物主观的、但是现实中并没有发生’的词汇,整个句子都是平实直白的客观现象陈述。
由此可见,这句话,是作为客观事实来描述的,‘屏息’这个词是将诛仙剑阵‘拟人化’了,要表达的意思是:原本势不可挡的诛仙剑阵被某种力量所影响,暂缓了攻势。
目的在于告诉读者,碧瑶已经驱动了痴情咒,并且痴情咒已经生效,正因为生效了,才能暂缓诛仙剑阵的攻势。
反观‘仿佛沉眠了千年万年的声音,在此刻悄然响起,为了心爱的爱人,轻声而颂: 九幽阴灵,诸天神魔,以我血躯,奉为牺牲… ’这一句:
1:这个声音是碧瑶吗?她不过十来岁的少女,她的声音又怎么会是‘沉眠了千年万年’?
2:这个声音如果不能证明是碧瑶的,那么这句话作为痴情咒的生效时间怎么会有说服力?
听说萧鼎常玩网络竞技游戏,我本人也接触过网游,从我个人的观感上,我觉得‘仿佛沉眠’这一句,其描述更像是游戏里常见的法术背景音效,这种音效一般伴随着法术的施展过程,恰好与《诛仙》里的描写不谋而合。
玩过网游的读者应该深有体会。
并且,痴情咒的创始时间是在金铃夫人之前,由魔教一位女祖师发明出来的,金铃夫人是魔教千年前的人物,那么痴情咒的创建时间只会比千年更久,而且书中也明确表示,这个痴情咒,在碧瑶之前,是没有人使用过的,因此这个声音只有是痴情咒本身自带的背景音效,才能与描写的‘仿佛沉眠了千年万年’相吻合。
萧鼎作为专业的作家,文辞素养远超旁人,其作品也是经过专门的编辑团队审核校队才出版的,并且《诛仙》一书也修订过多次,我认为,如果他真的有心肯定‘碧瑶是为了救张小凡才驱动痴情咒’,就不可能犯以上这些低级错误。
为求严谨,我甚至特意去萧鼎的新浪微博下,针对‘痴情咒的生效时间,究竟是‘忽的,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这里,还是在‘仿佛沉眠了千年万年的声音,在此刻悄然响起’这里?’,对其进行付费提问(100块一次)。
但萧鼎却没有回复我,7天之后,这个钱自动回到我原来的账户上,但是这个期间,我留意到萧鼎本人是有更新过微博的。
明确了痴情咒的生效时间,我们再来看:
这声音震动四野,天地变色,唯独那诛仙奇剑却仿佛是诛灭满天神佛的无情之物一般,依旧毫不容情地向他击来,眼看著张小凡就要成为剑下亡魂,粉身碎骨。
忽地,天地间突然安静下来,甚至连诛仙剑阵的惊天动地之势也瞬间屏息…
诛仙剑下,碧瑶驱动痴情咒,是她个人形象最光辉灿烂的时刻,然而大家注意到没有,作者在描绘碧瑶下决心使用痴情咒之际,给予的描写是空白的。
我们仅仅知道,诛仙剑马上要劈下来了,然后痴情咒就生效了。
碧瑶到底为了什么原因才使用痴情咒,以及驱动痴情咒前的个人描写,一片空白,如果真的想让读者明白,她为了想救张小凡才驱动的,不是应该像陆雪琪那样明确刻画,极力渲染吗?(有心的读者自己看书对比吧)
甚至对于痴情咒,这个专门为碧瑶量身定做的法术,作者也借着张小凡的口,道出了他的看法:
碧瑶叹了口气,道:“这段咒文传说是当年一位聪慧女祖师从《天书》上领悟而出的,但只能女子修炼,听说这是以女子一身精血,化为厉咒,威力绝伦…”
她还未说完,张小凡已然打断了她,眼中大有鄙视之意,道:“那就叫做‘厉血咒’好了,还说什么痴情咒,邪魔外道,附庸风雅!”
这听起来可像不是一个正面的评价。
这篇文章刚在百度贴吧发布,就遭受了不少书粉(绝大部分是瑶粉)的反驳,以及对我个人的强烈抨击。
他们认为这个文的结论是在黑碧瑶,认为若‘为爱挡剑’之说不成立,等于‘毁了碧瑶最光彩动人的一面’,没有了‘为爱挡剑’这个光环,碧瑶这个人物就只剩下了“自私自利,偏执任性,为求个人私欲而差点害死男主人公”的负面形象。
但我认为,作为读者,我们在评价故事和人物之前,应该对人性要有着清醒而准确的认知,不应该造神,也不应该把人(角色)妖魔化。
我们要明白,在人类的每一个自发性行为当中,在利己和利他的排位中,必然是利己为优先,哪怕对于一个“专门利人”的人来说,利人就是他所选择的,就是利己。
而无论是为了避免被抛弃,还是打算跟正道鱼死网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都表明,碧瑶她是为了她自己,而不是为了张小凡,更谈不上‘为爱献身,为爱挡剑’。
承认‘碧瑶驱动痴情咒的动机是为了她自己’,我不认为有什么好愤怒的。
人人都追求真善美,可是在美之前,真要排在第一位,不真实的形象,即便美丽,那也是假象。那样的假象对碧瑶也没有什么意义。
碧瑶驱动痴情咒,或许没想过要救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个行为的结果是张小凡因此得救了。
一个本来没有救人意愿的人,却阴差阳错救起了人,她仍然应该被感激,却不应该再套上‘为爱挡剑’,这个神圣的光环,然后用这个光环外的阴影,去笼罩其他本没有错的人。
这对其他人不公平。
(有不少读者持有‘因认为碧瑶‘为爱挡剑’,从而推论出:男主人公张小凡欠了她一条命,就该终身不娶,只能爱碧瑶,用自由择偶权来偿还这份恩情,且女主人公陆雪琪最后和张小凡成婚生子是小三上位’等观点)
‘为爱挡剑’一说,多少人把她当女神看,但是在我这里,我只愿意当她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幼年缺爱导致性格缺陷,最后因惧舍生的悲情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