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伊始,很多小菠菜又来求书单,要立读书Flag啦。
波叔先推荐一本,《别逗了,费曼先生》。
写自传的人不少,但读费曼的自传,你一定会捧腹大笑。
如果说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那么费曼绝对是最受喜爱的物理学家。
就连《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原型也是参照了他,还经常在剧中被cue到,例如有一集谢耳朵因为见到他的车而兴奋不已。
(左:谢耳朵,右:费曼)13岁就学完微积分;
高中毕业之后进入麻省理工;
24岁就和爱因斯坦一起加入马哈顿计划天才小组,研发原子;
33岁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深受学生欢迎;
47岁获得诺贝尔奖。
费曼的生平可以说是传奇了,然而这一个大神级的人物,却有一颗逗比的心。
01.来搞事情啊!
这本传记367页,段落紧密字体紧凑,密密麻麻的一本书。
你以为是什么诺奖物理学家的成功人士的鸡汤自传?
错!这本书就是一本《费曼搞事情全集》。
喜欢物理这个苗头,在费曼小的时候就有了。
他的父亲刚好也是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商人,平时最喜欢的就是一手捧着《大英百科全书》,一手抱着费曼,一点点解释书中的内容。
在父亲的帮助下,小小年纪,费曼就有了同龄人没有的知识水平,而且动手能力极强。
普通一点的,如观察草履虫的活动、俯瞰蚂蚁搬家、与狗比嗅觉……
沙雕一点的,他跟同学们讨论:到底尿是不是依靠重力排出体外的?同学觉得是,但费曼认为不是,于是……他做了个倒立,开始撒尿……
或者折腾一下他的老母亲,把亚铁氰化钠加到洗手的肥皂里,让母亲洗手时把手变成蓝色。
当然也有一些靠谱的事情。
比如,母亲经常埋怨费曼出门不记得关灯(拉绳控制非按钮控制),他就想怎么样才可以不记得关灯又把灯关掉呢?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门的把手牵一根绑在灯的绳子上,并在灯的绳子下綁一个装着可乐的瓶子,这样每次开门,因为可乐的重力,灯自然打开,每次出门关门,因为门把手的拉力,灯自然关闭。
有一次,他妹妹过生日了,他用收音机的扬声器放在客厅,用麦克风在房间假扮妹妹很喜欢的主持人,为她做生日的特别节目逗妹妹高兴,而这一切的播音道具都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
当然,他的妹妹也是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因为费曼以每周4美分的工资雇佣妹妹,成为自己的「实验助手」,在改装收音机时,负责把手伸到冒着火花的实验器材之中。坑妹啊~
在家庭教育下,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对整个世界都充满求知欲。
发现的乐趣就是奖赏。
他拥有一张从没有受过欺负的脸,乐观、阳光、豁达,没有任何的苦大仇深。
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 招牌式的费曼微笑从来没有变过,但你永远猜不透这背后他在憋一个什么样的鬼点子。
02.物理=性爱
虽然平时爱搞事情,但是费曼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17岁那年他轻而易举地考进了麻省理工。
大学时期,是费曼最活泼,最喜欢捉弄人的时期。也是在恶作剧的大学时光里,他决定了未来的道路。
他先是主修数学,后来几经辗转,投向了物理的怀抱。有人问过他,为什么选物理。他说:
物理至于数学,相当于性爱至于手淫。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黄,但费曼也从此与物理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偷偷告诉小菠菜,费曼大佬不仅爱恶作剧,他的黄段子也是一流的~)
(中间故意提裤子的,就是费曼)转专业后,作为一名本科生,他就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随着渐渐深入学习物理,费曼开始展现了自己强烈的反权威精神。
我宁愿要无法回答的问题,也不要不能质疑的答案。
20世纪初,科学家们一直用经典的电磁理论对原子结构的模型解释。但很快出现问题,理论的推论跟现象之间发生冲突。当时物理学界群星璀璨,不同学派的物理学家经常会针锋相对地辩论。
在研究生的时候,费曼在物理界还籍籍无名的费曼,但他向导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经典电磁学的“图景”是错的,那会怎样?
后来,费曼不但提出来了,他还尝试把问题解决了。他想方设法重构量子力学,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
1947年,施温格要用一个多小时,才能讲清楚自己的电子磁矩的成果,因为其计算过程十分冗长。
而听完施温格报告的费曼,当晚在小旅馆用自己的费曼图,几分钟就推算出相同的结果。这让他兴奋不已,很快写出了一篇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上。
费曼图一开始遭到玻儿、狄拉克等著名物理学家的严厉抨击,但后来费曼图可以说明的问题越来越多,才成了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费曼最「刚」的一次是一个人挑战整个官僚主义。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天时炸毁,7名宇航员丧命。政府立刻组建调查组,邀请数名工程师、物理学家助阵,其中就有费曼。
一开始费曼是不想管这事的,因为他当时患癌了,正在接受治疗。但是他又好奇为什么航天飞机升天失败,于是又屁颠屁颠去了。
在调查中,费曼率先发现了问题所在——火箭助推器的O型环是橡胶材料,低温状态会损坏,最终造成事故。
事实上,NASA的管理层早已知道这款O型环有缺陷,但并没改进,还在低温状态下,下达发射指令。这场事故,管理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得知真相的管理层却想隐瞒事实,费曼却以退出调查组作为要挟,最终成功把真相公之于众。
在调查公开会现场,费曼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他将连接件模型上的O型环稍作挤压后置入冰水一段时间后取出,O型环材料没有恢复原形。
极简单地告诉所有人,这7条生命死于这个不合格的零件,死于管理层的疏忽。
费曼仿佛永远的少年,无畏、直接,为了自己热爱的,他热烈地付出,从不退缩。
03.开锁大王
才华出众的费曼,很快就被国家盯上了。
还没毕业的他,就被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预定了。“Duang”一下就到了一个不毛之地,加入了由当时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研制后来震慑世界的秘密武器。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实验室里,费曼还是不安生,简直完美诠释了“生命在于折腾”这句话。
在研制原子弹时,他用破解保险柜安全锁的方式来解闷。
在霍夫曼的办公室里装着关于原子弹的全部文件,放在九个文件柜里。
费曼跑去拜访霍夫曼的时候,霍夫曼刚好不在,秘书也不在,他就在霍夫曼的办公室等。
一边等一边手贱的去开保险箱,费曼先看了看办公桌,试了试办公桌的数字组合,都不对。
又想了想,觉得霍夫曼那种家伙肯定是用数学常数当保险柜密码的。然后从圆周率3.14159试到e2.71828,果不其然,开了。
尽管研究基地的安保措施堪称世界之最,但没有一个保险柜能挡住费曼,他取出保密资料后还会留下字条:“这个柜子不难开呀——聪明鬼留。”,将安保人员被吓得魂飞魄散。
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但费曼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参与研制的原子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上妻子的离世,让费曼陷入了忧郁。他形容那段时间的状态为“油尽灯枯”。
(费曼与第一任妻子艾琳)有一段时间,他开始质疑科学的价值。
战争时期,我参与了制造原子弹的工作。科学在这一结果显然是一桩严重的事情:它代表着人类的毁灭。
幸而,康奈尔大学提供了避风港。老师这个职业,重新焕发了他对物理的热爱。
对于很多人来说,上物理课就是在听天书的感觉,台上老师巴拉巴拉地讲,台下的学生听得稀里糊涂。
但费曼不一样,他有一种特殊能力,能把复杂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因为他觉得物理不是枯燥的计算,是用新的角度看到世界。
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以及物理学观察它的方法。
在学生眼中,他充满激情与活力,“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费曼的上课录像)1972年,因为他的教育成果突出,还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
费曼对这个奖章超自豪的,比获得诺奖还开心。
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得知自己获奖时态度是“呵呵”的,他不认为任何人有资格决定谁获奖。
他的获奖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已经得到了奖品,奖品就是我发现这件事物的喜悦。
虽然费曼对诺奖的态度爱答不理,但是他爱作的个性却没有因此改变。
他担心得奖后,没有人在公开场合率直对待他,为此不想出去应酬了。
有一次,一个朋友软磨硬泡才成功邀请他出席一个宴会,并打包票不会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今天没有物理圈的”。
然而,宴会不到一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费曼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了。他朋友很郁闷,找了个人一问,原来是费曼自己到处说的,大有一种“宁可我负诺奖,不可诺奖负我”的气势。
这个造作的小妖精,真是一刻也不停歇。
他好奇宗教的本质,一个个亲自的去体验了所谓的巫师;
他偷偷躲在车玻璃后面 ,带墨镜直接肉眼看原子弹爆炸;
他不识乐谱,却用他鼓声伴奏芭蕾舞,最后竟赢得国际大奖;
他瞎琢磨着古代抄本,然后成为玛雅天文学史专家;
他50岁才开始学习绘画,最后达到举办个人画展和售出所绘作品的程度:
……
与其说他爱恶作剧、爱搞事情,不如说,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他总说自己“我生于无知”,所以面对任何事情,他会永远一只脚踏进去,看看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
或许,费曼的成就跟他的智商有关,但他的人生却因为他这种爱折腾的性子而更加精彩。
他我行我素,不拘一格,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靠追逐他的兴趣指引生活的方向,以不正经的态度创造了极其绚烂而丰富多彩的一生。
他的生命中,有过麻烦,有过烦恼,抑郁过,伤心过,但也笑过,疯过,闹过,深爱过。
但那不曾被改变的,便是他对生活的乐观与幽默,对物理无比的热爱。
今日心情 折腾
只要不停的折腾,才有使生命充满气息。
更多精彩内容,后台回复下方数字
【97】喜欢一个人的4种表现,打赌你全都中
【94】全世界最倒霉的这个人,你认识:被俘2次,三次入狱,命运从不肯眷顾
【93】女人的直觉那么准,为什么不去买彩票?因为她只对一件事判断得准
【92】“养生大师”在澳洲治死2人判10年,国内却依然信徒无数 【96】8岁学8门语言,11岁考入哈佛,17岁当教授,被父母养废,一生都在躲藏Bookface
每天一个故事,笑看人生百态
为防走失,记得扫码关注
你曾经
为什么事情
折腾过、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