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书我最喜欢的就是《呐喊》。而《呐喊》里,最喜欢的是《阿Q正传》---无论读多少次,我都迷醉于他那冷峻的笔调,那入骨的悲凉,那手术刀一样的精确。
他写过的最长的小说就是《阿Q正传》。对现实的深沉关切,让他无法完全沉入文学世界创作一部类似《战争与和平》那样的长篇巨著。但他是鲁迅,无论从文学地位和创作水平来说,《阿Q正传》也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至少于我,迄今为止,尚未在近现代中国的文学创作中读到过比《阿Q正传》更有力更深刻的作品---而这是一部不足两万字的中短篇小说!
当我还是中学生时,读第一遍《阿Q正传》,觉得阿Q的可怜可悲和可笑;30岁时,读出一点苍茫,那时想,在生活的重压前,阿Q是我们每个人;如今不知是多少遍地读它,发现那样一种昏昏噩噩的生存状态,那个无意识的踉踉跄跄的身影,随时都可能出现在我们身上。
曾经着迷于一种精英腔调,说“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无意识算什么呢?阿Q的“无意识”还更彻底些。在被押去杀头时,鲁迅写道:“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虽然对于生的意义无意识,阿Q却也不是完全怕死。他就是昏的,稀里糊涂地就丢了命。
从衣食住行到言行举止,阿Q一例是浑然不觉到了可怜的地步,他是社会最底层的“虫豸”一样的东西,他不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活着的意义。他只知道那小小的未庄,此外不及其它,只知道困了睡,饿了吃,饱了玩,没吃的找活干,再没有活干,就去偷---他又胆小软弱,总是受人欺侮;脑子里想的,就是眼前看见的这些,极度不平时,就用“精神胜利法”---“我们以前比你阔得多了”,再不平些,就在村里大叫“造反了!造反了!”稀里糊涂地被拉去堵了枪眼。
他是个很简单的单细胞动物,欺软怕硬,胸中的怨气,只知道去欺侮小尼姑---也只是口头上占点便宜而已---他哪里有胆子做什么呢?饿肚皮的时候,百无办法也只有去偷,哪怕是几根萝卜,也得跟尼姑庵里的恶狗去大斗一场,那一节从尼姑庵大力奔逃的描写,精炼生动如画:
“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
对《阿Q正传》的鉴赏文字太多了,精妙之处难以言传。从我而言,正是从这部小说开始,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真正可怜---对自身的不觉察,对外界的不探究,对未知的不好奇;无尊严,无刻骨的爱和恨,无谓地追随“群体的无意识”----这样的人,真是如同“虫豸”一样地活过了一生。
西方的圣哲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而我们身边,直到今天,仍然不乏阿Q的身影---将近100年前,鲁迅将我们国民的“劣根性”“集大成”于一个“阿Q”,谁又能说,自己身上不带着一点阿Q的影子?如果活着的价值如此卑微,省察与不省察,谁更痛苦一些?鲁迅自身何尝不是一个例子,活得清醒,痛得彻骨,成为最悲凉的醒着的人,“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他的一生都是痛苦而呐喊的;虽然知道这呐喊多么渺茫;阿Q的形象,他用于警醒那些熟睡了的人,虽然最终免不了或糊涂或寂寞的一死,终是一点小小慰藉---如同照镜,至少不是浑无知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