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01

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01_第1张图片

0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逝者如斯,历史也如是。

读『三国演义』是高中的时候,图书馆里边有那种泛黄的版本,古香古色,且十分老旧。

仔细一翻,书是用麻线缝好的,竖线繁体,文字至上而下,从左到右排开,别有一番味道。心想,古代的版本应该就是如此,想来这种书也应该这样来读,不禁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喜悦感。

然后那段时间头脑中,都是从东汉末到西晋初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兵荒马乱,聚散悲欢。语文课上亦是爱不释手,这种体验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过。看完一遍之后,仿佛已过完一生,那种感觉恍如隔世。经典的东西就是这样,历尽岁月的洗涤,依然毫不褪色,然其光彩却历久弥新。

历史,总是那么吸引人。越动荡,越精彩。

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01_第2张图片

02

第一次听说『浪潮之巅』这本书是刚毕业那年,因为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初入互联网行业,想要对互联网的历史脉络有一个了解,也一直有前辈推荐读吴军老师的这部『浪潮之巅』。阴差阳错,直到2014年,终于捧起这部互联网兴衰史,相见恨晚。

互联网的兴衰起伏,群雄逐鹿,远远要比『三国演义』中的魏蜀吴更激烈。

想起自己当初选择大学专业时,对未来一无所知,仅仅在心中的一个念头是,比尔盖茨凭借windows把微软做到了世界最高估值的公司,成为世界首富,而自身也是微软的首席架构师。架构师是什么职位,那个时候的我,完全没有概念,只知道世界首富是说这世界最有钱的,那架构师也肯定是很厉害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比尔盖茨的神话,世界首富的名头都是人尽皆知的。最终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点,软件这个东西很高科技,很值钱。所以,我把第一志愿的填了计算机,其次是电子信息自动化。那一年计算机专业顺利入选。

所以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进行,朝着当下无限逼近。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纵然做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淡然,但也希望能摸清历史的脉络,能看懂我们在行业历史当中的起伏和进程。更希望能预见我们未来的时代,甚至说得更奢望一点,有幸能成为互联网的弄潮儿。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一生赶上一次这样的浪潮就足够了。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


时间有限,本次先分享这套书扉页上的三段话。

03

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戴着厚厚的眼镜,言语木讷,不食人间烟火,在英语里叫Nerd。其实不然,书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科学家,都是在商业上非常敏锐的人;而很多商业巨子,自己也是科学家。

第一段说的是,国内大众对于工程师的误解。

近几年互联网兴起,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一度火热,大众通过各种渠道和段子,对这类人群有了一定了解。由于这种段子多是行业内的自黑,所以大众的了解其实也是存在不少误解,基本上认为IT这类人群智商高,情商低;厚厚的眼镜片,目光呆滞,永远油腻的头发,甚至直接就聪明『绝顶』。其中优秀的可以成为专家、架构师,而更多的是底层的码农和程序猿。

吴军博士自己却用行动证实,技术行业从业者可以是很全面的。他在谷歌、腾讯的工作经历证明了他技术层面的实力,而《浪潮之巅》这本书让千千万普通人能够了解这些美国公司的发展历史,例证丰富、语言质朴、发人深省。更何况他还有一些列《X之Y》系列著作:《数学之美》等。技术行业从业者除了能干好活儿,能干得还有很多。


04

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Google早期的时候,创始人拉里.佩奇经常一边和我们一起吃晚饭,一边研究着某个公司的财务报告,一边和我们谈他的体会。Google不少早期的员工后来成了成功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其中包括Twitt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而佩奇自己也从一个技术专家成长为商业奇才。

第二段说的是,国内大众对于商业的误解。

大家更偏向以为商业头脑都是天生的,写代码的人和搞商业的是两拨人。

吴军博士举的就是谷歌CEO拉里.佩奇,曾经在午饭的时候和他们讨论其他公司的财务报表的例子。拉里.佩奇是搜索引擎方面的专家,要说天赋,估计也是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谷歌最早的CEO是佩奇,后来因为公司需要,他们请来施密特来做CEO,施密特从2001年干到2011年,然后佩奇又做CEO。

我想这十年间,佩奇除了看财务报表,还做了很多商业方面的学习,这样他才做能稳谷歌CEO这个职位吧。况且,他吃饭的时候在看财务报表,我吃饭的时候在干啥?有实力的都在努力。


05

对任何人来讲,时间才是最大的财富,每个人都应该把他的时间投入到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地方去。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我认定这样一个规律,就是:科技的发展是不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都应该看清楚浪潮,赶上浪潮,如此,便不枉此生。

第三段是点题——浪潮之巅。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的。』吴军博士认为IT行业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像浪潮一样,有潮涨潮落。

在书的结尾,吴军博士在2011年写下了对阿里巴巴的预测,以及对腾讯、百度的分析,吴军博士认为阿里巴巴能够在互联网2.0时代占领一席之地,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条,超过eBay。而腾讯能够具有半个席位,因为腾讯的业务还不能充分走出国门,而百度除了国内的中文搜索,基本无足观之。

国内现在连广场舞大妈都知道BAT,但是对比三家公司2015年12月18日的市值,阿里$2099亿元,腾讯$1841亿元,百度$688亿元,从这个角度看,这三家公司不是并列关系了。逝者如斯,浪潮始终在向前推进,可能不知不觉中就被后来的浪潮所淹没。


06

互联网,是我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另外一个窗口,他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即我们虚拟的现实世界。我们漫游其中,伴随着他的兴衰起伏,更多充实的是我们的内心。读书亦然。

之前网络上有篇文章说,有个年轻人十分崇拜杨绛先生(很多人知道他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但是其实杨绛本来就是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很智慧的一位老人),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对杨先生的仰慕,并倾诉自己的人生困惑。

是的,困惑一直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在身边随处可以听见,考大学选专业的困惑,毕业考研的困惑,找工作的困惑,职场工作的困惑,婚姻的困惑,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是困惑。

后来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关于读书杨绛是这样比喻的: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干脆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 ...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得情趣会思考的人。

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读书的影响是潜在的,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是指人的情商积累和阅读相关。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心和阅历,自然能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落。

对了,吴军老师的《数学之美》已经到了,继续读书吧。


最后,六一儿童节,附赠彩蛋一枚。

祝各位节日快乐!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01_第3张图片
读书笔记脑图

爱的轨迹@成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