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师出有名,故无往而不利。
有天,四哥正在公司所在园区的一个食堂吃饭,忽然听到大厅里一个食堂工作人员在破口大骂。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大叔手里端着个餐盘,正朝着两个逐渐远去的背影怒道:“一点脸都不要!吃饭完连餐盘都不知道送,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家庭养出你们这两个没素质的人......”云云。
刚走上楼来吃饭尚一脸懵逼的人脸现惊恐状纷纷绕远侧过。
坐在不太远的另一端,四哥奇道:明明是来“拨乱反正”的人为何到最后其言行反比过错方更令人深觉难以忍受?
不该吃完饭就拍拍屁股走人的是且只是这二人,可在你的怒发三千丈之下,对方家庭及其他家庭成员都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你迁怒的是两个家庭,骂“冷”了的却是所有在场观众及听众那一颗颗原本要替你“摇旗呐喊”的心。
有些谴责是当事人爽翻了自己,害苦了一众人
初中时,因为每天要上晚自习,几乎所有同学都选择了住校。
通常晚自习结束,少不得会在自习室再磨蹭会儿,最后回到宿舍,洗漱完往往都要将近十一点。第二天还有课,想学习和想睡美容觉的人这时都希望屋里能尽快安静下来,进入美妙的睡前状态。
可每天总有那么几个聊天聊到忘我的人,惯于用实际行动尽可能去延缓这个时刻的到来。
在这种小声翼翼的窃喜中,整个寝室开始陷入一种半睡眠状态。
大约十几分钟后,正当四哥睡得迷迷糊糊,睡眠神经向纵深驶入时,有个默不作声的女生突然就咆哮起来:妈的!不想睡的都给老子滚出去!!!
声音的分贝之大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几十米开外的男生宿舍极可能也接收到了她的信号。
(妹子,难不成您这是有意而为之?!)
接着很自然地不消一秒,几十人的寝室顿时静了下来。
静到一根头发掉下来,你都能听得到。
醒着的、睡着的、半醒半睡的全都不约而同地从被窝里探起头来,齐刷刷地将饱含愤懑的目光射向某个床铺以及棉被下安然入睡的某人。
几分钟后,先前的那种吵闹会再次以几个女生相互安慰似的“睡吧、睡吧——”响起来,又静寂下去。
可这个时候,一时之间谁还能睡得着?!
然后就能听到,每张床都开始频繁传出翻来覆去的声音。
整个寝室睡意全无。
可爱如四哥更在接下来的至少半个小时里,被这“平地一声雷”吓得只能对着楼顶干瞪眼。
此后的两年及再之后的若干年里,给四哥印象最深也最坏的不是睡前那几个女生长达十几分钟的窃窃私语,而是后面的女生在两秒内制造出来惊天动地的喝止。
这种表面看似专为解决别人麻烦而生的“及时喊停”实际上真的是在为别人着想吗?她大吼的时候有想过其他已经睡着或是将要睡着人的感受吗?
恐怕还是图自己一时爽吧。
真正能为别人着想的人不会只顾自己一时“爽快、过瘾”而罔顾他人心情,更不会冒着赔上一屋子人不痛快的风险去享受自己一个人的独快。
归根溯源,这种“不当制止”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说严重点,就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
太轻易说一个人没素质,只能使你显得更没素质
还有次是跟一个朋友在家火锅店吃饭。
中途有会儿从女厕中间的一个门出来,四哥正在洗手池洗手。
看到一菇凉打开靠右的一厕所门,见便池没冲洗干净,扭头走向旁边的厕所,边走边皱着眉骂道:我KAO,用完厕所不冲洗,真TAM的没素质!
四哥回头冲她笑了笑:那个厕所我刚刚也进去过,上面的出水按钮坏了,没法用,估计人家是想冲没办法来着。
她不置可否地“奥”了一声,耸耸肩进去了。
年轻的菇凉啊:不要轻易说一个人没素质,不然只会使你显得更没素质。
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个公民责备的权限,一定不是让咱随意使用的。
谴责的意义在于及时制止不当行为而非发泄个人情绪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调查就没有责备权。事先不做任何了解就妄下断论,肆意责骂是胡闹又很孩子气的行为——缺乏对事物认知最基本的流程概念和责任感。
这就是为什么四哥一直不敢轻易去触碰,诸如“宁波大老虎”、“最美小三”、“林丹出轨”一类的“热点事件”。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指指点点,顺便骂上几句的确“很帅、很解气”。
可没有身在现场,在完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便仅凭道听途说得来的故事梗概和有限的个人经验就去对别人的生活说三道四是不是太罔顾事实了?是不是有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嫌疑?
何况即便拥有了责备权也不代表你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朝过错方肆意辱骂。
谴责的意义在于及时制止不当行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非无偿供给个人或某群体用以制造新事端和发泄自我的“工具”。
“素质”也从来都不是你可以随便拿来攻击别人的“招牌利器”,最后说一句:莫让不合理谴责和不当制止在无形中拉低了你的素质和颜值。
(四哥今天更地有点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