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故事节丨山 行

423故事节丨山 行_第1张图片

原创申明:本文参加“423故事节”,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久居县城,终日在林立的高楼和奔驰的名车间穿梭,仿佛整个人都被裹挟在不停旋转的压榨机中一样,身体中的那些快乐的汁液啊,被一点一点地挤压尽了。

好友刚子看我近来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便说:“元旦放假我要回老家一趟,要不,你跟我去溜达一圈吧!”

刚子是后来调入我校的,他的老家是人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加碑岩(当地方言音nié)。虽然同属绥中县,这个地方还真没去过,爬爬山,放松放松,挺好的,但一想,肃杀的冬天,有什么好看的,又不想去了;一转念,不去,待在家里也是百无聊赖,就含含糊糊地答应了。

2018年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天空有点儿阴,灰蒙蒙的。

刚子驾车载着我出了绥中城,沿着平坦的公路向西北而行,疾驰四五十分钟后,一座巍峨的大山横亘眼前。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啊!待到近前,才发现山脚下向南、向北折出两条小路,虽然窄小了很多,但也是沥青铺就。

我们折道向南,沿着盘旋而上的山路徐徐而行,感觉像被什么牵引着,整个车和我们都在缓缓上升。但见车窗外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峰险石峻,崖陡壁峭。不看则已,一看则心生恐惧,不寒而栗。不觉间到了一个叫沟口的村子,道旁一所简陋的小学映入眼帘。

刚子说:“我二姐曾在这儿代课。”

我随口道:“现在不干了吧!”

“干!二姐说她喜欢学生,不愿离开他们。”

“咱们县还有代课教师吗?”我有些诧异。

“有,怎么没有!刚刚在山脚下如果向北折就是王家店,听说那儿也有,可是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但在咱加碑岩,肯定是有,而且还不只我姐一个呢!只是我姐代课时间最长了!一晃已经整整三十年了,哦!不!算今年已经是第三十一个年头了!”刚子说到代课时间的时候,语气非常坚定,但似乎含着一层淡淡地感伤。

“那她们家离这儿远吗?”因为是同行,我来了兴致,禁不住问了起来。

“远!怎么不远!从这儿到她家差不多有五十多里路呢……”这时,不远处曲曲折折、时隐时现地来了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因为道路狭窄,根本不能同时并行两辆车,刚子前后左右巡视了一番后,将车提前泊在一块突出的土道边,静待来车。

接着他继续说道:“咱们这儿有一句顺口溜‘一到加碑岩,一天一双鞋’现在咱们脚下的公路,是近几年才修建成的,二姐在这儿上班时,还是若有若无的山间小路呢!雨天泥泞不堪,路面不平,自行车根本无法骑行。有一次雨天路滑,爸爸和二姐爷俩同骑一辆自行车,天冷风大,手冻得都不听使唤了,结果爷俩一块儿摔倒了,爸爸的脚和姐姐的胳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那一天,他们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和沾满泥浆的湿鞋上了一天课。”说着说着,眼角有些湿润了。

我急忙岔开话题:“家叔也是教师啊!你不说,还真不知道呢!”

“已经退休了,教了一辈子书,老革命了!二姐的名字还是他特意起的呢。对了,你还不知道我二姐的名字吧?”

我点了点头。

“王继锋!”

“像一个男人的名字!”

“谁说不是呢!‘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说着说着,刚子竟然唱了起来。刚子唱歌很有味道,平时同事们都喜欢听他唱歌。

“听过这首歌吧!”刚子问我。

“《学习雷锋好榜样》吗!上学时天天唱的,怎么会不知道。”我答道。

“二姐就是在大家争先传唱这首歌的年代出生的,所以爸爸给她取名“继锋”,是希望二姐能继承像雷锋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将来能够为祖国为家乡建设做出点贡献。”

“好啊!不愧为曾诞生过辽西第一党支部的革命老区的人民,依然保留着这样朴素的革命情结。”我喃喃道,内心似乎被某种莫名难状的东西触碰了一下。

红车驶了过去,我们并入正道继续前行,十余里后我们又经过了楼房小学。触景生情,刚子又聊起了二姐,他说1994年二姐也在这儿干过,这儿离家略近一点,大约35里路。

车子继续前行,到了大横岭,刚子将车停住了,对我说:“走!下车,我带你看看大横岭悬崖,这里还有个故事呢。”

走到崖边,我站稳身形。极目远望,山高脉远,峰峦叠嶂。满山满坡的栎树挂满枯叶,好像摇着一串串青灰色的小折扇,在恬静的入睡。那山山岭岭间人们开垦出的整齐有序的梯田,层层叠叠,蔚为壮观,仿佛震撼人心的麦田怪圈。我小心翼翼的将脖子向前试探,但见崖下,峡谷幽深,一落千丈,头晕目眩,不敢直视。

我好奇地问:“这儿有什么故事?”

刚子神秘地说:“上车吧,待会儿到了咱家,自会有人向你讲起的!”

不知转过了几个山弯,翻过了几道山脊,只是感觉我们在慢慢下降。路旁斜坡下的山坳里,并排住着两户人家,石墙青瓦的人字房,虽陈旧却古韵古香。刚子说紧贴坡底的是他们家,另外的一户是他堂叔家。他还自言自语地念叨:“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十几户,少则一两家。”

将车子停在路边,我们向下滑蹭到了一块平地,之后顺着木梯一蹬一蹬向下走到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石砌井盖,不远处停放着石碾石磨。我忽然想起了儿时,我们村中也有一眼古井,我们三五个小伙伴常常跑到井旁,对着井口大呼大喊。

热情的叔叔、婶婶早已从屋里迎了出来,一阵寒暄后,我们被让进屋内,低矮的灶台,简朴整洁的陈设,略显昏暗的居室,使人油然而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423故事节丨山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