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愿会有来生,祈祷我们安好|我所读的《邮差总按两遍铃》

只愿会有来生,祈祷我们安好|我所读的《邮差总按两遍铃》_第1张图片
《邮差总按两遍铃》

1.

一开始不明白《邮差总按两遍铃》这个标题的含义。

也不知道这是本犯罪小说,更从未听说过它的作者詹姆斯·M·凯恩(James M. Cain)的名字。

我是在图书馆里偶然翻到这本书的。墨绿色的书壳,封面什么都没有,只是在书脊上写有书的名字(中英双语珍藏本/邮差总按两遍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如此简洁的设计吸引到了我,忍不住要一探究竟。我还在想,是什么样的书才会设计得连个书皮都没有?后来我想明白了,大概是图书馆在上架这本书的时候,书皮不慎丢失了之类吧。否则图书馆的书签又怎么会贴在本应该是内壳的上面呢。

再看一眼,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中英双语版本都只有300页左右的厚度,读起来应该不会太费力。

2.

邮差为什么要按两遍铃?阅读前这么思考着。这肯定是一个信号。看起来好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翻开,正文前面是整整21面的导读,提示我“不知道小说剧情及相关细节的读者请在读完小说后再阅读此文”。好吧,我照做。

通读完整本小说。什么?根本没有出现邮差,也根本没有门铃响过。那么标题的意义何在?于是,很明显,是该在导读当中寻找答案的时候了。

引经据典的导读告诉了我一些我所不了解的侦探小说世界。是的,这是我第一篇完整通读的侦探类小说。尽管三番五次听说过一些侦探小说的名字,但目前为止都没有开始品读。或许,《邮差总按两遍铃》无意中替我打开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3.

小说的名字有过改动。据说最终来源于小说本身所借鉴的故事原型。那是一桩发生于1927年的轰动全美的谋杀亲夫案。真实案件中的女主露丝为了顺利得到她瞒过丈夫所买下的保险单,与邮差约定好来时按下两次铃。

不过小说中并没有按门铃的情节。但是,抓住原型故事里的这个细节,来定下这个让人好奇又完美契合小说内容的神秘标题,也是值得感叹和佩服的。至少,像我这样学识尚浅的小年轻,大多数时候的确是被标题吸引而打开一本书或阅读一篇文章的。

4.

先读译文版,因为了解小说情节很重要。没有琐碎的细节描述,甚至字里行间都弥漫着高冷的意味。可这正是引人入胜而坚持读下去的精妙所在。

谁也不会提前想到,第一人称的叙述者竟然正是犯罪者。也只有读到最后,才明白这十六章的故事其实是弗兰克在死囚牢房里的最后陈述。

简洁的对话模式,没有向你交待这句话是谁说的,而是要自己仔细地读才能判断那是谁说的一句话。所以经常不得不回头重读来分清人物的台词,然后放在心中描绘出一个有人对话的场面。

而所有关于谋杀和情欲的描写,更是以精简得毫无天花乱坠的笔触,让你知道事情就是那样直接而冷静地发生着。

5.

流浪汉弗兰克遇上年轻的小店夫人科拉,发酵出了想要得到她的自私的欲望。年轻的科拉在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里不快乐,陷入了与弗兰克的情欲里而萌生出杀死丈夫尼克的念头。

第一次策划的完美谋杀没有得逞,第二次的伪装车祸终于达到了目的。两人侥幸脱罪,甚至还骗到了尼克的保险金。可是剧情永远会有反转。弗兰克和科拉在脱罪的过程里所得到的,是在考验面前互相背叛的绝望,还有杀死对方的冲动。

即使两人结婚,迎来了新生命,也没能让命运重新洗牌。突如其来的真实车祸,夺走了科拉的生命,也终究意外而讽刺地落实了弗兰克当初的谋杀罪名。

6.

简短而不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着种种人性的不堪。

生而为人,往往事不关己,就自然冷眼旁观。

就好像对于犯罪者,渴望熬过黑暗重获新生,却逃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命运安排。

而他人,常常不会为之叹息。

但是,弗兰克最后的心声,也许上帝和我们一样都听见了吧。

只愿会有来生,祈祷我们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愿会有来生,祈祷我们安好|我所读的《邮差总按两遍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