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怎样选择成长股》读书笔记(2018-05-05)

足够多的有效信息有利于投资决策判断。怎样获取公司的有效信息?一种笨办法就是长期跟踪,通过时间积累获取有效信息。我们如果只是根据招股说明书或年报看一个公司,看2-3个小时只能得到一个大致印象,据此做出投资通常很不靠谱。如果我们只是根据市面上常见的研报看一个公司,受误导的概率通常会更高。冯柳说在跌的时候研究,如果一片悲观情绪还能得出乐观的结论,通常会更靠谱。涨的时候研究,独立思考能力极有可能被外部力量所影响,得出非常不客观的结论。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明白一个公司,看明白一个行业,需要系统的方法论支持,需要时间,需要先做加法后做减法。时间确实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系统的方法论,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先来看看波特的五力模型: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进入的能力。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讲述的“闲聊法”是一个很好的法门:通过和公司内部人员、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行业专家闲聊获取第一手的有效信息,同时用寻找优良普通股的15个要点来评价公司。

获取有效信息,前辈介绍的方法:广泛阅读,读各类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读公司的历年财务报表;读相关行业分析、公司研报;读人物传记;读历史学、管理学。。。读得多了,时间长了,积累多了,自然会有感觉。当然,实地调研有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如果没有方法论支持,实际地调研也极有可能是低效的。

如何看团队?

有前辈分享经验:搜集领导人公开的谈话(几十年),看他人品及做事是否靠谱?另外要找到对的人(更了解),看他们的评价;看人需要人生阅历,需要综合性的知识;做人做事,需要系统性训练,而这些学校里其实是没人教的。

还有前辈分享经验,非常精辟:怎么看团队?看领导人有没有梦想?有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如何通过闲聊法获取公司的有效信息?

找到熟悉一家公司特定面向的人,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人手,获知该公司在业内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大部分人,特别是如果他们肯定自己不致祸从口出时,喜欢谈论他们从事的工作领域,并且畅谈竞争对手。你不妨找一个行业的五家公司,问每“家公司一些问题,如另外四家公司强在哪里,弱在哪里。全部五家公司极其详尽和准确的画面,十之八九可因此获得。不过竞争对手只是其中一个资讯来源,不见得是最好的资讯来源。从供应商和客户口中,也能打听到他们来往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所获资讯之丰富,一样叫人称奇。大学、政府和竞争公司的研究科学家,也能从他们身上获得很有价值的资讯。同业公会组织的高级主管是另一个资讯来源。

警惕前员工的认知偏见:这些人对前雇主的强弱势,往往拥有一针见血的观点。同样重要的是,他们通常不负责任地信口谈来,不管对错。所以务必仔细探讨为什么那些员工离开你所研究的公司。只有这么做,才有可能确定他们内心的偏见有多深,并在听取以前的员工所说的话时,考虑这件事。

警惕公司员工的认知偏见:福耀相当多的员工多半不会长期投资福耀,茅台和鲁泰的员工也未必会投资自己公司的股票,毕竟员工所处的岗位各不相同,对公司的认识所站的视角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认知。

寻找优良普通股的15个要点

要点(1):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数十年来始终如一,不断有突出成长率的公司,以分成两类。由于没有更好的用语,我称其中一类“幸运且能干”,另一类“能干所以幸运”。两类公司的管理阶层都必须很能干才行。没有一家公司光因运气不错,一而能长期成长。它必须拥有,而且继续拥有杰出的经营才能,否则将无法妥善掌握好运气,并保持自己的优势竟争地位不受他人侵蚀。

美国铝业公司是“幸运且能干”的例子。这家公司的创办人怀有远大的梦想。(老师说要有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能力)

不管是“幸运且能干”还是“能干所以幸运”,投资人都必须时时留意,观察管理阶层目前以及未来是不是一直很能干;若非如此,营业额将无法继续成长。对投资人来说,正确研判一家公司长期的营业额曲线,极其重要。肤浅的判断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要点(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改善旧产品和开发新产品。乍看之下,要点(2)似乎只是要点(l)的重复。其实不然。要点(1)讲的是事实,用以评估一公司的产品目前存在的销售成长潜力。要点(2)谈的是管理阶层的态度。这家公司是否体会到,总有一天,公司几乎肯定会成长到目前市场的潜力极限,如要继续成长,未来某个时候可能必须另行开发新市场?一家公司必须在要点(l)有好的增长率,同时在要点(2)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吸引投资人最大的兴趣。

要点(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对于研发费用,各公司的做法差距很大,要小心研发费用造假。企业各项主要营运活动中,以研究开发领域的成本效益差距最大。即使管理最优良的公司,彼此的差异,比率可高达二比一。一个比较简单,但往往有效的方法,是仔细探讨一段期间内,例如过去10年,研究单位的成果对一公司的营业额或净利有多大的贡献。这样一段期间内,和活动规模相比,研究单位如能源源不断推出高利润的新产品,则只要根据同样的一般性方法继续运作,将来可能仍有等量齐观的生产力。

要点(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要点(5):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要点(6):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要点(7):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要点(8);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要点(9):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够吗?

要点(10);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得如何?

要点(11):是不是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此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

要点(12):这家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要点(13):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要点(14):管理阶层是不是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唾沫横飞,有问题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要点(15):这家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无庸置疑?控制公司经营大权的人,有无数方法,能在不违法的情形下,假公济私,牺牲一般股东的利益,为自己和家族谋利。其中一个方法,是给自己更不要说是亲戚远高于正常水准的薪水。另一个方法是用高于市价的价格,把自己拥有的财产出售或租给公司。公司内部人为自己谋利的另一个方法,是要求公司的供应商透过某些经纪商出售产品给公司。这些经纪商的股东是这些内部人或他们的亲友,没提供什么服务,但收取一定的经纪手续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卷有益:《怎样选择成长股》读书笔记(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