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

《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_第1张图片

影片前半段为了贺岁片的喜剧效果,金句和段子频出也好,搞笑桥段的串接也好——其实蛮周星驰的,有些还是挺好笑的——加上叙事几乎全看沈腾的旁白串联,导致节奏上没能更好,电影感也不够,觉得没有《乘风破浪》好看;后半段从巴音布鲁克的决赛开始,很燃,拍得很热血,还有结尾对各种失意人生(群)的抚慰,都弥补了或者说让你忘记了之前的那些缺点,影片才真正开始变得好看起来,最后张驰觉得自己心里有数,情况在他可控的范围内,可实际还是超出预估,在赛道上、在人生的赛场上,荣誉什么的都无暇顾及,不是想赢,只是不想输,赛车最终飞出悬崖,迎着朝阳,真正的飞驰人生——你全身心投入进去了,飞蛾扑火般的热爱——电影就是造梦工厂。

《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_第2张图片

作为一部励志片,一般都会拍些——如何克服困难:身体上的、心灵上的,努力训练找回感觉,恢复和提升水平——这样的热血、励志桥段,但影片除了找赞助的困难——张驰唱完歌把麦架往地上一杵,然后模拟造出一台完整的新赛车那一幕有点酷——就直接到了决赛阶段,形式上显得很简洁,只是时长上这么简短,你甚至觉得就这样结束了,看得还不够过瘾呢?但也避免了好莱坞大片那种没完没了的视觉疲劳,据说这样的时长会带来排片上一些优势和好处。

《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_第3张图片
《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_第4张图片

虽然喜剧部分还能看出不少韩寒的印记,但已经没那么韩寒了,有部分像周星驰,我还是更希望看到全然韩寒式的;由于时长短,整个电影和故事给我的感觉是不够完整,像个应景之作,个人觉得不如他的前两部作品,除了赛车部分,我更喜欢前两部,感觉电影质感更好、故事表达更完整;不过,作为一部贺岁片,还是挺好看的,看完轻松、愉快,得到的是正面的信息,挺好的。

《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_第5张图片

我一直很喜欢韩寒,有个性,人也很nice,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写作、赛车……并且确确实实地做出了成绩,还都成绩显著,爱玩,玩得很嗨,玩得很好,让我佩服!

后来他拍起了电影,从一开始就有很多人质疑他,我却还蛮喜欢的,觉得挺符合他的一贯作风的,有正面的导向和好的情怀,能一直不变地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和看重的情感,这样的人在现在为数并不多。

那些质疑的声音有一部分,是觉得他只会耍小聪明,像是在说这都是些小伎俩、有什么?我想如果他真的只会耍小聪明,也无法一直走到今天,三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能那么稳定,说句实话,这样的小聪明还真不是想耍就能耍的,这是他个性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一直以来对他的质疑,多半都是出于偏见和过于苛刻,是这样的,真正有个性和张扬的人,基本都会被很多人不待见,他们总是对他轻易就口出苛责之言,没有兴趣去多了解些事实,或者干脆就视而不见。这些有个性的人,通常还得为自己曾经的张扬,而被一直误解和贬损,甚至人身攻击,韩寒是,老罗也是。

反倒是那些表面做做样子,刻意讨好人群的人,会受到追捧,你甚至不知道都在追捧些什么,他们同样不会去了解更多事实,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并且变得格外宽容,无所谓追捧的这些人三观有没有问题,或者分辨不出三观的问题出在哪?还会愤怒别人提出那些缺点,然后去诋毁、攻击提出缺点的人,大声嚷嚷说那些优点你们都看不见吗?甚至说:不管怎么样,至少人家成功啊,赚了很多钱啊……他们“据理力争”的这些话同样适合他们自己,你们怎么尽说那些缺点,而看不见那些优点呢?

即使是那些平时看起来三观很正的人,也会在这问题上存有偏见,这样的悖论,我一开始特别不能理解,后来看多了,也就接受了,我想也许人性就是如此,倾向于更不宽容那些真正有个性且张扬的人,不知是不是源于某种自卑,因而愤怒、贬斥他们而达到自我安慰,从而获得存在感和安全感,希望看到他们失败,以此得到莫名的快感。

不鼓励个性会变得无趣,但宁愿忍受无趣,甚至反而在平庸中感到自在。只是,那些少数真正有个性的人,总是那么熠熠生辉,这就是能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驰人生》飞蛾扑火般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