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天的信」生活在“这里”

「第229天的信」生活在“这里”_第1张图片
图 / Tom Chen

戈叔:

你觉不觉得呢?当内心充满对于远方的“期待”时,一场旅行就已经开始了。虽然距离真正出发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你的心却早已跑在了路上。

这次旅行前的准备是你最有参与感的一次。兴冲冲地和我一起做攻略,把自己想去的地方一一写在本子上,还偷偷买了用来拍摄的APP,一整天都是欢欢喜喜的小表情。

大概因为临时决定的缘故吧,很像是捉住了从天而降的额外假期。你那个欢喜样子里,又带点不能十分相信的惊奇,好玩极了。


昨天信里,你问我期待不期待旅行。当然会期待了,不过,我的理由可不是“生活从来都藏在别处”之类的。

我胆子很小,不喜欢独自旅行,老觉得有人结伴的话,玩和吃都会更开心一点。所以,比起旅行的目的地什么的,我更在意旅伴这件事情。

哈,你夸奖我擅长做攻略,我也很想夸奖你一下。

你呢,是那种很完美的旅伴。从拉着行李箱走出家门开始,就会完全信赖我。住在哪儿,去哪儿玩,每顿饭吃什么,都依照我的安排,特别乖。又很容易满足,一切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都要真诚地赞美至少一遍。

只要是跟你一起,去哪里都觉得会有趣,会快乐。如果必须说一个期待旅行的理由,就是这个了。


也只有你吧,可以把又宅又懒的我忽悠出家门。

我算不上喜欢旅行的人,要是一直碰不到合适的旅伴,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地方,也觉得没什么不好。

今天我最开心的事情,是你刚刚走过来跟我说:等这次回家之后,我们也把自己当成旅行的人,好好逛一逛北京吧。

我说,好啊。一秒钟也没有犹豫。

比起所谓的远方和更大的世界,说不定,我更期待这件事情呢。


之前我读过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是一个法国人。

1790年的春天,德·梅伊斯特在他的卧室里进行了一次长达42天的旅行,并且把所见所想写成了一本书:《我的卧室之旅》。

他锁上门,换上粉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在房间里四处游荡,赞叹沙发高雅的支脚,回忆依偎在靠垫上度过的时光,又仔细地欣赏了他的床,说起他的爱人和狗……总之,写了很长很长的文字。

你是不是在想,这听起来真是一件奇葩的事情呢?


尼采可不是这么想的。

80年后,尼采读了德·梅伊斯特的“游记”,发表了如下感想:

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

而其它一些为数众多的人,则只会逐命运之流,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上面漂来漂去。

前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后者却会化神奇为腐朽。

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评价,可谓高得不能再高了。


后来,在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中,我再一次读到了德·梅伊斯特的故事。

阿兰·德波顿这样写道:

德·梅伊斯特的作品来源于一种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己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此处也有风景。只不过,想要看到的话,你得有拥有一种旅行的心境、一双旅人之眼。

人们总喜欢流连在陌生的街道上,对当地人习以为常的风景感到惊叹。走在自己的城市中时,却只肯想着怎样尽快到达地铁站和当天的晚餐。

多可惜啊。


我的初中地理老师很有意思。他不爱说东南西北之类的方向词,每次指给我们看地图上的某一点,他会说“这里”或“那里”。

你看,不管那个地方的名字是“北京”、“苏州”,还是“大海”、“南极”,都只有这两种可能。

不是这里,就是那里。

戈叔,我期待我们的每一次旅行,每一种旅行。

愿我们可以去很远的“那里”,也懂得做“这里”的旅人。


阿心

1月15日


阿心与戈叔的一年之约,为你而写的365封信。 

都收录在公众号:不如写信

(谢谢你来看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29天的信」生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