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无聊啊?

上课,老师讲到机器人视觉的问题,“视”即是你眼睛所看到的,而“觉”则是在你看到后的一些判断执行情况。也由此引申了飞蛾扑火的视觉问题。

飞蛾扑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无聊啊?_第1张图片
飞蛾扑火

于是下课后我百度了一下飞蛾扑火的故事起源。

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意思是可以像飞蛾一样朝火扑去,从而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当然也有人把此成语引用为知法犯法的一类人。

不过你以为它们会无聊到那种程度吗?没事做就去火里扑腾一下?我想即使你愿意去,人家飞蛾心里还不一定乐意去呢!


​<1>亿万年前飞蛾的视觉

所以呀,我们还是言归正传,用科学的分析来具体告诉你飞蛾是怎样通过“视觉”从而扑火的。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实验与观察,终于揭开了飞蛾扑火的秘密。


飞蛾扑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无聊啊?_第2张图片
月亮作为光源

在亿万年前是没有蜡烛,电灯之类发明的,所以飞蛾完全靠天然光源日光、月光、或星光指引飞行。

月亮、太阳一类的光源距离地球较远,所以它们发出的光线照到地球上可近似认为是平行直线,当飞蛾直线飞行时,它在任何位置的前进位置与光源的夹角都为一个固定值。所以直白了说,飞蛾总是使月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了它的眼里。

飞蛾的复眼则是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排列集合而成,每个小眼只接受单一方向的光讯号刺激,形成点状的影像,所有点状影像相互嵌合,即形成正立的「镶嵌影像」。复眼的小眼数量愈少,视野通常愈不宽广。

如同我们人类一样,飞蛾它经过了亿万年的系统学习,根据它复眼的结构得到了“天文导航”的办法。

​<2>亿万年后飞蛾的视觉

那么亿万年后,人类发明了蜡烛,电灯等等,而这些都是近距离的光源,它们所发出的光线便不能单纯的看作平行光,甚至由于玻璃,光线都会发生折射。

但是飞蛾并不知道蜡烛的存在呀,于是只能将蜡烛误认为月亮了。于是飞蛾的灾难就从此就来临了。


飞蛾扑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无聊啊?_第3张图片
蜡烛作为光源

亿万年的飞行习惯让它们依然坚持”天文导航”的办法,飞出的路线则不是直线。而是一条不断折向灯光光源的等角螺线或称之为对数螺线,不断接近光源(为什么越来越接近火源,这是根据其复眼与光线固定的夹角,这里不再赘述),最终丧命于火,即飞蛾扑火。

所以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应该明白了,人家飞蛾其实并不是很乐意去扑火的。飞蛾只不过是用其复眼与光线构成一定的夹角a,这也就是机器人视觉里的“视”,最后便是越来越靠近火源,这也便是“觉”。所以所谓的扑火也就是这样子喽,奈何偏偏有人要学习飞蛾扑火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也就只能默默看着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蛾扑火---你以为它和你一样无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