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对近半个月来阅读的六本书进行一个梳理。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定期的读书总结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自我省察。一本书接着一本书,若只求数量地匆匆翻过,想必有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像个骑自行车的人,为了不倒下,不停地踩着踏板向前。”
既然是读书,而不是看书。那就不能一个劲的往前而不做回溯的工作。
自从开始有意识地写书评以来,我的看书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不仅是读书过程中的联想、思考、标注、笔记需要时间,读完过后查阅书籍和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浏览一些评家的著述也需要大量时间。
真正坐到电脑前打字,则又要梳理思路、遣词造句,校准资料的准确性。
虽然耗时又费力,但经过这一番功夫,对原书的理解和体悟,自然胜于草草翻过、偶有所感、心满意足、不日忘却。
接下来谈的六部书包括三本《金瓶梅》的论著,两本民国作家的小说,以及一本外国名著。
《黄霖讲<金瓶梅>》
作者:黄霖
这本评论文集出自中国大陆金瓶梅研究学会会长黄霖之手。对于刚接触金瓶梅的读者来说,倒是本不错的入门读物。可以借此初窥金瓶梅世界的门径。
本书共收录了五十余篇评论文章,大致从人物形象、社会文化、艺术成就三部分来评析金瓶梅这部古今第一奇书。
因为之前读过几本金瓶梅的点评书籍,所以此书给我的感觉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剖析研究。有时候起了个开头,浅尝辄止做一点评析也就收束作罢,使人颇觉索然无味。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乃“只能抓其一纲而不举其目”。
我倒愿意相信是作者定位的原因。只是提供一些角度,启发读者回看或是继续研究原著的兴趣。另外,虽然这本书是2017年出版,实际上是2005年《黄霖说金瓶梅》一书的再版。后者更是在1987年其所著《<金瓶梅>漫话》的基础上扩展而成。
当然,评价一本书的价值不能看成书的年代,但是给我感觉这确实是一本无甚新意的老书。其中一些论点和视角不乏陈旧、迂腐之气。若是读到其余优秀的金瓶梅论著,则这本书难免相形见绌,弃之亦不可惜。
《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剧》
作者:孙述宇
本书是关于金瓶梅研究极其重要的且有价值的一部作品。
作者孙述宇生于1934年,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香港、台湾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这部作品成书于上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金瓶梅还只是作为“淫书”被大众所知(当然现在也不例外),连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也没有到达十分重视的程度,几乎没有相当详细的讨论。
由于作者的学力深厚,论点精辟透彻,虽可以说是最早的金瓶梅论著,但今天来看依旧熠熠生辉。后世学者也往往赞同其对于金瓶梅世界内涵的精准把握,于书中的评析方家也多有褒扬、引用之处。
这本书虽然两年前读过一遍。但是,作为学界最有价值的金瓶梅论著,读多少遍,都不为过的。
从书名来看,作者精准的把握了《金瓶梅》的精神世界。没有水浒传的江湖快意,没有三国演义的政治权谋,没有西游记的神魔乱舞,更没有红楼梦的高雅诗意。是一部讲述平凡人的自然主义写实世情小说。
诚如孙述宇所言:“作者要写一本书,这书不像以往的一般文学作品那么样,只是诉之于快感、情绪与美感,只是让读者读到大快人心的事、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情、可以细细叹赏的诗句;而是更要诉之于人的理性与是非感,要读者以整个心灵来应对,而不是流一把眼泪了事。”
孙述宇当得上是兰陵笑笑生的知音。
《秋水堂论金瓶梅》
作者:田晓菲
这本书买了好久,这番是第一次读。算是补上了金瓶梅重要的一课。
作者田晓菲堪称神童。十三岁入北大攻读英美文学专业。后赴美深造,取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文学教授。
作者坦言自己曾是“红迷”,一次偶然的机会重读《金瓶梅》后,觉得“实在比《红楼梦》更好”。
在本书前言中,她也给出了理由。
其一,《金瓶梅》看社会各阶层的各色人等更加全面而深刻,更严厉,也更慈悲。其二,《金瓶梅》能通过把古典诗歌的世界进行“写实”而对之加以颠覆。
相比于《红楼梦》的诗意,《金瓶梅》着重刻画的是《红楼梦》一笔带过的而且总以厌恶的笔调描写的“丑态毕露”的成人世界。它直接进入人性深不可测部分,揭示人心的复杂而毫无伤感与滥情。
我想,人大概都会有这么一个阅读的过程,年轻时学力尚浅涉世不深,当然喜欢唯美诗意的作品。等经历了社会的淘洗,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光怪陆离,自然更偏好洞悉人情世故,描摹炎凉事态的自然主义作品。
因为有同情之理解,所以才会欣赏与喜爱。
正源于此,才女田晓菲以其专业的学术素养,同时不乏感人至深的情感体察,逐回评点了绣像本金瓶梅。她的见识与功力当属一流,往往于字缝间读出大文章,于细微处品出世情与人心。
读她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本书包括萧红最著名的两部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若论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呼兰河传》无疑是萧红最炉火纯青的一部作品。轻盈与厚重兼备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哀婉苍凉的艺术美感。文字间流露出的是饱受人世沧桑的萧红对于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反观《生死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野性、原始的生命力。尤其是小说的前半部分,可谓元气淋漓。文字洗练,不拖泥带水。对人物、事件的刻画,宛如手术刀,字字见血地描摹出一个东北乡村里,男女老幼的生存状况,完美的展示了什么叫做“生死疲劳”。
天才就是天才,很难想象写作《生死场》时萧红只有23岁。广阔的视野,对疾病、饥饿、死亡的深刻理解,对“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冷静展现,都大大超越同时代的作家。
虽然《生死场》的艺术性比之《呼兰河传》稍显不足,但仍不为一部伟大的作品,萧红亦是凭借此书奠定其文学地位。
一部好的作品,有时候未必能确定的告诉你什么,但其给予你的视角和启示往往更有价值。优秀的作家总是提出问题,而并不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把现实的残酷血淋淋的撕碎在你面前,使你不由地不去同情、理解、思考。
《边城》
作者:沈从文
夏志清评价沈从文:“对古旧中国之信仰,态度之虔诚,在他同期作家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当别的作家正在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质疑、批判、毁灭一个“封建旧中国”的时候。沈从文是极其保守的,他能于五四时代风气的熏染之下,依旧能够独立客观的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挖掘原始、自然、淳朴的生命之美。
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边城》的故事人物和场景,是自自幼耳濡目染惯了的。加上13岁后离家辗转从军、混迹江湖的七年历练,更使他接触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物。
在这七年里,沈从文获得了不少见识与经验,丰富了历史感与对现实的体察。这样的经历当然给予了他丰富的创作素材。
但最终决定沈从文艺术价值的,实则是他以怎样的胸怀和眼光打量他所处的中国社会。
当是时,因为政治的需要,旧中国必须是“封建、腐朽、败落”的,但是能不为时代声音所左右,以自己切身的所见所闻出发,从中发现美,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边城》所描绘的正是深深烙印于作者内心的旧中国的自然、人情之美。
《老人与海》
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老人与海》的情节,概括起来其实异常简单。
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独自出海捕鱼,与一条马林鱼周旋三天后踏上归程。怎奈归途中一路遭遇鲨鱼的攻击,最后回港时只得到一副鱼骨架。
这么简单的情节,海明威却赋予了它不简单的意义。
首先,老渔夫圣地亚哥被海明威赋予了耶稣基督的象征意义。
不论是与马林鱼周旋之际老渔夫所经历的种种伤痛,还是与鲨鱼搏斗时发出的喊叫声,无不象征着耶稣的受难。尤其是最后渔船回港后,老渔夫背着桅杆艰难蹒跚上岸、一再摔倒的形象,更是暗合传说中耶稣背着十字架上髑髅地时跌倒的故事。
其次,最重要的,海明威还借《老人与海》阐明了自己的创作观。
老渔夫、马林鱼、捕鱼术和鲨鱼分别指代作家、作品、写作艺术以及评论家。
在海明威看来,作家应该像老渔夫一样锲而不舍地追求创作。即使已经面临长时间的一无所获,面对同行的嘲笑,也要毅然地坚定信念,去往远海。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一再打磨艺术手法,竭尽所能创造造出优秀的作品。
面对评论家的批评,尤其是那些拙劣的人云亦云的评点,要给予强力的回击,不能被其所打垮。
最后,谈一谈书中在老渔夫的梦境反复出现的意象——一头狮子。
在八十四天的连续出海依然一无所获时,老渔夫会梦到狮子。即使在竭尽全力一次次与鲨鱼搏斗,最后只换得一副鱼骨时,疲惫的老人入睡后依然能够梦到狮子。
狮子代表着精神动力,是力量的源泉与不屈的意志。
在海明威上一部作品《过河入林》问世后,评论家们评价不高,甚至认为海明威才思枯竭,再难有作为。
谁料,蛰伏三年的海明威于一九五二年发表《老人与海》,获得了一致好评,彻底回击了此前的种种质疑,他自己也觉得这是“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海明威用这部杰作诠释了王者归来的传奇。
一年之后,荣获普利策奖。
第二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相信,在创作《老人与海》的过程中,一定也有一只狮子进入过海明威的梦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