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认知升级变成热词,在追求进步的人群中传唱度很高。这一概念的最大推手应该是罗振宇。
2018年元旦,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中用六大脑洞解答了让中产阶级最焦虑的六个问题。
罗胖旁征博引,纵横四海,把规律、新知、洞见和案例揉到一起,在4小时的时间里,听众受到了一场枪林弹雨般的信息洗礼。
记得我当时在五台山跨年,听完之后久久缓不过神来。一方面觉得他讲的好有道理,一方面又觉得这些趋势性的大话题似乎对自己生活也没什么实际的帮助。
1
「普通如我,到底需不需要认知升级?」这个问题困扰我挺久的。
后来,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解决了我这个纠结。这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是从薛兆丰老师在得到的课程中学到的。
根据薛兆丰老师的解释,机会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也就是说,一个资源有若干选项,被选中的那个选项的成本就是所有落选的选项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套用这个概念,再去看看我的问题。假如我不去学新知,不去搞什么认知升级,我的时间会用在哪里呢?看剧、淘宝、刷八卦论坛、看看时尚类公众号。看来看去,这些活动也不能创造什么价值,反而特别容易花钱。
所以说,搞认知升级这件事情,机会成本是很低的。反过来,它的潜在收益有可能会很高。我也不去想什么凭借认知升级就能跨越阶级壁垒,单纯从获取乐趣这方面来讲,就已经回本了。当然,我是那种好奇心很强的人,每次发现能够用一些知识顺利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就会乐不可支的high上半天。
2
认知升级可能是个新概念,不过其中的内涵也并不新鲜,不就是「思路决定出路」嘛。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也能得到一些启发。
比如说我老公,之前在体制内媒体工作,周围人都觉得这是个特别理想的工作。但他自己有不一样的想法,他觉得在这边已经没有新东西可以学习了,成长性很低。像成长性这种概念,听起来都能明白,但其实很少人真的有勇气为了它放弃眼前的稳拿到手的利益。
但他比较坚定,真的按照这个思维进行决策,辞职进了某家互联网公司。现在来看,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互联网这个行业属于上升期,而且正在向所有行业渗透,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所以在互联网行业中可以积累到高度浓缩的经验,成长速率和之前的媒体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差距也直接体现在薪资水平上。
再比如说周围的两个朋友。她俩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嫁了有钱老公的闺蜜,区别是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不同。一个朋友总是心理不平衡,吃的、穿的、玩的,事事都要攀比,比不过就酸溜溜。另一个朋友完全没有这样的情绪,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帮了两夫妇好多忙,然后机缘巧合获得了很多不错的机会。
这么看,大家发展道路不同,都是思路决定的。所谓的认知,也不过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每个微小选择背后的思维模式。
3
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不是外在条件,而是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到的教育、父母亲戚的灌输、周围朋友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种种思考框架。比如说公务员家庭可能会重视稳定,相反做生意的家庭会特别看重机遇,在这两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看待同样的事情,必然会有不同的角度。
说到这,我也想起来一件小事。我和朋友聊起来中药这件事,她说吃中药几个月了,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在纠结是不是要继续吃下去。她这个话题刚好让我想到「可证伪性」这个概念,就特别兴奋的和她分享:其实从商业角度来说,「不可证伪」的事儿赚钱最容易,比如说中药、身心灵、星座之类。如果吃西药,3天不管用,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个药不管用的结论;但是中药呢,没办法,吃三个月不管用我们也不确定到底是药没用,还是说我们吃的姿势不对。
听完之后,她回说:中药和西药的原理不一样啊。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get到这个点。我们两人的对话,其实讨论的完全不是一件事。因为她头脑中没有对「可证伪性」这个概念的理解,所以我发出的信息她是接收不到的。这些信息经过她大脑内部思维模型的过滤,扭曲成了可理解的样子。
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自然,也很正常。就像你怀孕了,就会发现街上多了很多孕妇。那真的是孕妇增多了嘛?并不是,只不多你的关注点在那儿,和那个点相关的信息就会很容易进入你的大脑。
这件小事让我细思极恐。第一,由于愚蠢,我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第二,由于愚蠢,我不知道把多少人的话曲解成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4
虽说就是个普通人,我也有不愚蠢的权利吧,那我到底怎样认知升级呢?
我想最关键的是拓展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既拥有消费者心态,又拥有生产者和创造者心态,这样一来我们会看明白很多事情,在消费的同时享受到创造者的乐趣,同时还能避免自己被当作韭菜收割。
如何扩展角度?《穷查理宝典》中提供到了一种不错的方式:跨学科知识。
芒格说:如果你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那么你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多的人,我觉得这是很好玩的。再说,这样还能赚到很多钱,我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既然是普通人,那跨越这么多学科,到底hold不hold的住?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根据芒格的说法,我们只需要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科最重要的几条原理,并不是说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科。
根据我自己的体验,了解并掌握这些模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比如说在芒格100多个思维模型中,有一个来自物理学和化学的「临界点」概念。根据百度百科的概念,临界点指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前,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例如临界温度便是气体能液化的最高温。后亦用以形容事态发展的待变状态。
在这个基础概念基础之上,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比较重要的是在「制造流行」方面。比如《异类》作者巴尔科姆·格拉德威提出的引爆点理论,其实就把临界点理论拓展到了人文社会领域。
那在我决定要不要继续更新文章时,也可将这个思维框架纳入决策过程。我积累的文章是否足够多,质量是否足够好,能否构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条件?
5
这样看来,跨学科思维模型能给普通人带来更多思维的乐趣,能充实我们的工具库,还可能带来更多机遇。更重要的是,它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
所以,我将在今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目标是写完100个思维模型。我会从中文、英文资料中,归纳总结出这些模型的定义,分析这些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方式,并尝试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应用场景。
很开心的一点:国家二级翻译没有白考,总算找到我很感兴趣的点可以结合了。
至于是否能坚持下去,要看有没有同路人的支持啦。
欢迎关注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