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让我非常震惊,新闻中说的是一对母女,女儿已经30岁了,可由于一直没有结婚,母亲可能是觉得丢人又或是觉得女儿不打不成器,总之母亲因为这件事把女儿暴打了一顿,导致女儿身上多处淤青。
最后女儿报警。在接受警方录口供时,母亲说:“我打的是我女儿,我又没有去打别人。”在母亲看来,我打自己女儿,不算犯法,警察也管不着。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起“杀母案”,作为罪犯的儿子同样也对警察说:“我杀的是我母亲,我又没有杀别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了这样的误解:“只要不欺负外人,就没有任何错”,“我的家人我可以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对此,我只想说,愚昧的人很可怜也很可悲。
正是由于这种愚钝,所以这个世界上才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
01.
仔细看看生活中,30岁不结婚的子女多吗?简直太多了!但如果每位父母都用这样的“暴力”形式去解决年轻人不婚的事实,恐怕只会助长越来越多人不想结婚。
好的情感,一定是需要沟通的。
我的一位读者,今年35岁,因为一直没有结婚,前两年跟父母的关系闹到几乎决裂。她说,那几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母亲来电话,每次在电话中,母女俩都要大吵一架,有时候狠话说完,挂了电话后,她又开始后悔,觉得自己话语重了些。
可即便如此,每次母亲再来电话,她的态度还是依然如故。
当时她跟身边一些玩的好的朋友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有朋友劝她,你把自己心里想的好好跟母亲说一说,兴许她会体谅会理解你呢。
读者却觉得不可能,因为她以为母亲只是为了让她结婚,其他一切她都不在乎。
后来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读者极不情愿地去医院照顾,也是那几天,两个人平心静气好好聊了聊,母亲也终于了解了女儿内心的想法,而女儿也开始逐渐理解母亲的难处。
多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读者说,如今母亲对她的催促变少了很多,虽然偶尔还是会叨叨,但只要听到读者语气开始变化,她就会立马住嘴。
02.
对于父母来说,不管孩子多大,都只是个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会一直用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待成年人。
还记得小时候,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会在孩子犯错误时,用打的方式来解决,为的就是让孩子记住教训:这样做是不对的。从而让她改正错误。
如果说小时候的很多事有对错之分,那么长大成年后什么时候结婚,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能用简单的对错来划分的话,可能事情就简单多了。
可问题恰恰就在于,结婚不代表对,不结婚也不是错误的,对于每个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无关乎对错。
如果真讨论对错的话,我认为是母女之间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母亲觉得:女儿到了年纪不结婚,就是不孝,这就是错误的。而女儿则认为:我不想结婚,或者受我只是没遇到适合结婚的人而已,这本身并不是我的错,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一个觉得你错了,一个觉得我没错,这样的两个人即使争论一百遍,也不会有结果的。既然没法分出对错,又怎么可能仅仅凭着一棍子,就想打出对错,打出一个结果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尊重,这份尊重来自于很多方面,有家人对自己,社会对自己爱人对自己的,等等,所以母亲一味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事实上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还会滋生更多的矛盾。
这么说吧,对于新闻中的母女来说,因为自己没有结婚,母亲的结果就是打,那么女儿只会在未来生活中逃离母亲,时间久了母女关系只会更加糟糕。
对于母亲来说,如果她想让女儿理解自己,不仅不能用打,反而还要以更加柔软的方式,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吃乱不吃硬”,好好说话,一定比任何方式都有用。如果它没有用,要相信,即使是其他方式,也不会有效果。
03.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一直很需要一个度。管太多了,会讨人嫌,不管又会让人觉得父母没有尽心,所以在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不该管,其实我们心里都要有个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孩子想听的,你可以多说,他们不想听的,你说多了也没有用。毕竟不是教育年幼的孩子了,不是什么话都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即便你是她的父母,也不能替她过她的人生。
有人说,为什么我们把好脾气给了外人,却把坏脾气给了最亲的人?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门人都是带着面具生活的,而在外人面前,为了保持我们的得体,很多时候我们会尽量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可正是因为平时演的太累了,所以在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就不想再装了。
生活本身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这时候无论你焦虑,暴躁其实都没有用,唯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换一种思维了,起码这样会让大家都好过一点。
今日互动:你认为儿女不结婚靠打有用吗?欢迎留言讨论!